朱益強,張金輝,王元喜
南方醫(yī)科大學深圳醫(yī)院普通外科,廣東 深圳 518000
靜脈血栓栓塞(VTE)是一種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的疾病譜。在美國,VTE的發(fā)病率約為300 000~600 000/年,這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肺栓塞每年在美國造成10~20萬人死亡[2]。最早于19世紀末期,曾在術中嘗試腔內攔截[3]。第1個濾器為Mobin-Uddin,被放置在下腔靜脈內[4]。20世紀70年代早期Greenfield濾器的出現,該濾器可經皮入路放置[5]。自引入腔內下腔靜脈濾器(IVCF)以來,已有許多永久性和可回收性的IVCF被引入市場。對6項研究(102 767例患者)的薈萃分析發(fā)現,IVCF置入后,DVT風險顯著增加,未降低肺栓塞風險和總體死亡率[6]。本文將對IVCF使用情況、臨床應用、當前指南、過濾器并發(fā)癥以及阻礙濾器效果的影響因素進行回顧。
IVCF最初是為永久植入而設計的。在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中,隨訪8年的永久性植入IVCF的患者,研究提出可回收型IVCF有助于減少肺栓塞和遠期DVT復發(fā)風險,這促進了可回收型IVCF研發(fā)[7]。IVCF絕大多數是永久型濾器和可回收型濾器,濾器放置時間越久,濾器取出成功率越低。因此,一旦達成放置IVCF的目的,就應該立即取出[8]。在過去十年中,可回收型IVCF的使用顯著增加,但不同醫(yī)院之間IVCF的使用率仍然存在著顯著差異[9]。使用IVCF的適應癥仍然存在爭議,目前主要在急性肺栓塞或抗凝絕禁忌的DVT患者中使用(如大手術中),在創(chuàng)傷、骨折、神經損傷及減肥術中作為預防措施效果仍不明確。
2005年IVCF的投放量為100 434,2010年投放量為129 614,增長率為5.81%,IVCF的投放量穩(wěn)步增加。 IVCF總投放量在2010~2014年下降,下降率為6.48%。 IVCF安置在FDA發(fā)出安全通信的當年(2010年)達到頂峰[10]。該通信著重強調了長期留置可回收濾器的風險,并建議當不再需要預防肺栓塞,臨床醫(yī)師與濾器置入醫(yī)師共同負責濾器回收[11]。在研究期間,用于治療靜脈血栓栓塞治療指征的濾器放置比例顯著增加,2005年為69.8%,2014年為80.4%,P<0.001。隨著CT的普及,診斷DVT和肺栓塞的患者也有所增加[12]。已明確診斷肺栓塞和/或DVT的患者的IVCF的安置數量呈線性增長;而在未明確診斷肺栓塞和/或DVT的患者(即預防性安置)IVCF的安置數量呈超線性增長(從1985~2003年到2003~2006年,增加了近7倍,P<0.0001)[13]。預防性過濾器布置迅速增加的時間段,恰逢2003年FDA批準可回收過濾器投入市場。介入放射學會2009年專家共識指[14]。
不同地區(qū)IVCF使用率并不相同[15],這種地理差異的原因尚不清楚,也尚未明確差異是否與地區(qū)發(fā)病率不同相關,可能與缺乏統(tǒng)一的指南有關,也有可能與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有關[16]。
抗凝是VTE的一線選擇,然而,對于存在抗凝禁忌的VTE患者,IVCF的安置是預防肺栓塞的另一種方法[17]。一項關于IVCF患者抗凝治療的系統(tǒng)回顧顯示,使用濾器加抗凝劑的患者與僅使用濾器的患者相比,靜脈血栓栓塞發(fā)生率降低(12.3%vs15.8%),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41)[18]。有研究[7]評估了400位患有或不患有PE的急性近端DVT患者,并將患者隨機分為永久性IVCF組或無IVCF組,兩組均接受全身抗凝治療。主要終點是IVCF放置后的有癥狀或無癥狀肺栓塞。次要終點包括復發(fā)DVT,死亡和主要并發(fā)癥。PREPIC研究者發(fā)現IVCF組降低了術后12 d和8年的肺栓塞率,但肺栓塞造成的死亡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然而IVCF組的DVT復發(fā)的風險增加了1.5倍。最近的研究表明,不同的IVCF設備,性能和并發(fā)癥率有所不同[18]。PREPIC每年電話隨訪通過患者自訴相關癥狀,根據隨訪結果建議是否復查。許多無癥狀肺栓塞很可能未被發(fā)現,只有在經過醫(yī)生的查體才會被發(fā)現,因此,降低肺栓塞的復發(fā)程度可能被高估[19]。
一項對加利福尼亞患者的回顧性研究表明,最初表現為肺栓塞的患者,IVCF組靜脈血栓形成風險顯著增高[20]。有研究評估了全國210萬肺栓塞患者[21],結果顯示,穩(wěn)定的肺栓塞患者與非IVCF組的患者相比,IVCF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略有改善(7.2%vs7.9%,P<0.0001),對于穩(wěn)定的DVT患者,IVCF組的住院病例死亡率高于非IVCF(6.7%vs5.3%,P<0.0001)。在不穩(wěn)定患者(呼吸機依賴或休克)中,IVCF組院內病死率低于非IVCF組(33%vs51%,P<0.0001)。但是,這項研究并沒有追蹤出院后長期結果。
在創(chuàng)傷患者中,出血及VTE風險較高。如果沒有預防措施,高達58%的患者可發(fā)生VTE,18%為近端DVT。外傷患者肺栓塞的發(fā)生率在文獻中差異很大(1% ~ 6%)[22]。但CT掃描發(fā)現無癥狀肺栓塞的患者高達24%[23]。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有:年齡,機械通氣時間超過3 d,嚴重的胸部、下肢或脊柱損傷,骨盆骨折和休克等[24]。對于某些危重患者,如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實體器官損傷或持續(xù)出血的患者,由于有威脅生命的出血風險,因此禁用抗凝藥。在這種情況下,可使用IVCF代替抗凝。然而,由于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這種預防性應用仍然存在爭議。東方創(chuàng)傷協(xié)會指南建議,應考慮對高危創(chuàng)傷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8,不完全性脊髓損傷,閉合性顱腦損傷,復雜骨盆和長骨骨折以及輕癱)而不能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行預防性濾器[25]。高質量數據的缺乏可能是促進創(chuàng)傷患者使用IVCF的原因之一[26]。
肥胖患者是另一個患有靜脈血栓栓塞風險的患者群體。在全球范圍內,減肥手術中伴有VTE的發(fā)生率為0.3%~2.2%,肺栓塞發(fā)生率約為1%,是導致圍術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7]。有文獻研究了肥胖手術中的VTE危險因素[28],發(fā)現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男性、較高的患者體質量、有VTE史和吸煙史。手術相關的風險因素,例如開放式手術,手術時間超過3 h,術后吻合口漏和特定的外科手術均可能會增加這一風險。在美國,接受減肥手術的患者中約9%有術前預防性IVCF置入[29]。有前瞻性研究顯示,減肥術患者(n=6 376,542 IVCF)預防性IVCF不降低肺栓塞風險,并可能導致額外的并發(fā)癥。令人擔憂的是,圍手術期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與濾器直接相關,包括致命的肺栓塞,濾器移位或IVC血栓形成[29]。目前關于減重手術應用IVCF預防VTE的觀察性研究并未證實能使PE發(fā)病率降低,有研究結果顯示VTE發(fā)生率反而升高[30]。因此,對于進行減肥手術的常規(guī)患者,不推薦術前預防性應用IVCF[31]。
IVCF常在骨科預防性使用。一項涉及骨科患者IVCF植入的隨機對照試驗中,129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被隨機分為IVCF組(Mobin-Uddin過濾器類型)或IVCF組。兩組均未接受全身抗凝治療。該研究發(fā)現IVCF組的肺栓塞和絕對死亡率下降。然而,該研究沒有進行完整的統(tǒng)計分析,隨訪期僅34 d,這項研究使用了第1代永久IVCF,現已不再使用。一項對9 300例骨科病例的回顧性研究發(fā)現,患者中有0.96% 放置了過濾器,61%為預防性應用[32]。在預防性應用患者中,只有42%的患者有抗凝的禁忌癥,40%的患者濾器被回收,并且11%在回收過程中出現并發(fā)癥(包括頸動脈穿透和濾器斷裂)。2007年美國骨科醫(yī)師學會指南指出,藥物可作為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癥的一線治療方式,并建議IVCF用于不能耐受藥物預防的患者的肺栓塞預防[33]。由于缺乏可接受的隨機試驗或對照觀察研究[34],醫(yī)療機構無法確定預防性IVCF在骨科患者中的療效。同樣,對創(chuàng)傷性預防性IVCF的文獻進行的系統(tǒng)性進行總結得出結論,由于缺乏可靠數據,無法提出推薦或反對IVCF的建議[35]。
缺乏普遍接受的指南可能導致IVCF放置過于隨意。對于IVCF的適應癥在醫(yī)學界各不相同,仍然存在爭議。IVCF放置最常見的指征是預防不能耐受全身抗凝的患者的肺栓塞。東方創(chuàng)傷外科協(xié)會建議在存在抗凝禁忌的極高危VTE創(chuàng)傷患者中使用預防性IVCF,以預防血栓形成(III級)[36]。兩種常用的IVCF指南包括介入放射學會(SIR)和美國胸科醫(yī)師學會(ACCP)。與SIR指南相比,ACCP指南對IVCF放置有更嚴格的標準,并建議由經驗豐富的團隊實施手術[37]。美國胸科醫(yī)師學會2016年指南不建議預防性使用IVCF[38]。ACCP指南中值得注意的建議包括:(1)推薦在存在抗凝禁忌的急性近端DVT患者中放置IVCF(1B級);(2)一旦抗凝的禁忌已經過去,不論是否放置濾器,均恢復對患者進行抗凝(2B級);(3)建議放置濾器即開始對患者進行抗凝治療;(4)不建議在腹盆腔手術、骨科手術中使用IVCF;(5)建議在在創(chuàng)傷和脊髓損傷(2C級)中使用IVCF預防血栓形成。
相比之下,2011年美國放射學會(ACR)-SIR指南贊成特定臨床情況下對已經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放置IVCF。SIR指南還贊成嚴重創(chuàng)傷和高?;颊叻胖肐VCF。一個單一機構研究指南依從性證明的ACCP指南依從性差(43.5%),而對SIR指南普遍更為滿意[39]。
IVCF通常通過普通的股靜脈或頸靜脈入路放置。輕微并發(fā)癥包括局部血腫/血栓形成和出血。主要并發(fā)癥發(fā)生率:IVCF血栓形成(2%~30%),濾器置入后PE復發(fā)(0.5%~6%),濾器斷裂(2%~10%),濾器栓塞、濾器移位(2%~10%)和IVC穿透/穿孔(0%~50%),肺栓塞復發(fā)(2%)[40]。
可回收型濾器可以被取出或永久保留。IVCF通常從頸靜脈通路取出,也可從股靜脈通路取出。一項包含615名患者的研究顯示,IVCF的回收率為27.7%[41]。在嘗試取出濾器的患者中,85%濾器被成功取出 ,在放置9~12周后取出成功率最高完成[42]。延遲取出時間增加了濾器粘附到血管壁的可能性,相應的降低回收成功率和增加并發(fā)癥風險[43]。濾器回收的主要并發(fā)癥包括下腔靜脈血栓形成(4.3%)和下腔靜脈損傷/撕裂(0.88%)[44]。
IVCF傾斜被定義:濾器與下腔靜脈長軸成角大于15°。濾器傾斜不超過15°不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45]。濾器傾斜被認為是濾器回收失敗的最常見的原因[46]。對Greenfield IVCF的研究顯示,傾斜的發(fā)生率為5%。在可回收型IVC濾器的回顧性研究中,傾斜通常與型號為Recovery/G2(Bard Peripheral Vascular,Tempe,AZ,USA)和Günther-Tulip(Fort Wayne Metals,Fort Wayne,IN,USA)濾器有關[47]。對于傾斜處理是有爭議的。由于濾器傾斜可能導致過濾器嵌入血管壁或管壁穿孔,所以這種情況下回收是比較困難的。有人建議可以在放置濾器時調整濾器位置,或者放置第二個濾器,但都沒有得到相關文獻的支持。Celect濾器(Cook,Bloomington,IN,USA)能夠在放置成功之前使用剛性導絲來調整軸線[48]。部分則選擇期待療法,因為過濾器的位置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fā)糾正[49]。
濾器從最初的放置位置起至少上移或下移2 cm,稱為濾器顯著移位。多種原因可造成濾器移位。濾器尺寸過小可能會導致遷移。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過濾器直徑不超過28 mm,但是the Bird’s Nest濾器可以直徑可達40 mm[50-51]。初代Greenfield濾器與顯著遷移有相關性,于1991年重新設計改良濾器鉤以防止這種并發(fā)癥。研究發(fā)現,90%的遷移病例發(fā)生在初始放置的30 d之后[52]。在比較可回收型和永久型濾器,可回收型過濾器移位率是永久型的兩倍[53]。濾器移位到心肺系統(tǒng)需要立即進行干預,否則會造成致命的后果。血管內介入治療是首選,但在少數情況下可能需要開放手術。
濾器植入后若產生碎片會有導致潛栓塞的危險,這通常是過濾器的后期并發(fā)癥,大多數情況下在過濾器已經使用1年之后才會出,提示可能與材料疲勞有關[54]??偘l(fā)生率為1%~2%。Nicholson等[55]發(fā)表了關于濾器斷裂和栓塞的回顧性研究。在MAUDE數據庫中,可回收型濾器斷裂率明顯高于永久型濾器[56]。已有報道斷裂碎片向肺血管,腎靜脈和心臟遷移[56]。濾器放置時間越久,斷裂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適當時候要及時回收濾器以防止濾器斷裂、碎片栓塞。FDA建議植入濾器后應持續(xù)隨訪,在不再需要預防肺栓塞時,應立即移除過濾器。有趣的是,所有斷裂率較高的過濾器都由鎳鈦合金制成,而金屬疲勞可能是造成斷裂的原因[57]。
包括腔靜脈血栓形成和下肢DVT。腔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在不同文獻跨度較大,在2%~30%不等[58]。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血栓形成患者無明顯癥狀,不同地區(qū)醫(yī)療水平也不一致所形成的[59]。癥狀包括下肢疼痛和水腫,如果血栓在腎靜脈以上,則有腎衰竭的可能。腔靜脈血栓如果向上蔓延超過濾器頂部,則可能增加肺栓塞的風險[60]。
濾器放置2年后,DVT的風險增加了2倍[61],或許與濾器置入后血流動力學改變及本身基礎疾病有關?;颊呖蔁o癥狀或伴有下肢疼痛、水腫及皮膚改變。濾器回收可以解決這一復雜問題,因此,需要在濾器濾器預防肺栓塞預防和靜脈血栓形成之間尋找平衡,當肺栓塞危險期過后回收濾器。
理論上,可回收型IVCF的優(yōu)勢在于,當臨床不在需要血栓攔截時,濾器可以被取出。與永久型IVCF相比,目前沒有前瞻性隨機試驗表明可回收型IVCF更優(yōu)越?;仡櫺匝芯匡@示永久型濾器和可回收濾器之間具有相似的療效和風險[62]。可回收型IVCF的留置時間取決于臨床情況。但是大多數情況下,IVCF可能由于各種原因而不能被回收。血栓栓塞風險通常是暫時的,因此臨床上使用較多的IVCF是可回收型的。在此基礎上,有大量的文獻表明可回收型IVCF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臨床實踐中,濾器并沒有被系統(tǒng)的回收,高達25%的永久性IVCF[63]。
回收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是缺乏耐心的隨訪所致[64],濾器回收率為2%~40%[65]。在創(chuàng)傷患者中進行的一項大型多中心研究報告的回收率為22%,IVCF患者隨訪障礙可能會影響回收率。門診醫(yī)生可能會并不了解病情,難以妥善安排濾器回收進程。由于缺乏準備,可能會錯過濾器回收的最安全時間(9~12周)。研究表明,專門的IVCF診所采用有組織的隨訪策略可以提高濾器回收率[66]。
FDA在2014年申明一旦不再需要預防肺栓塞,就應該回收濾器[67]。為預防適應癥使用IVCF是有爭議的,盡管缺乏明確的共識,仍有許多濾器被預防性的用于肺栓塞的發(fā)生。目前IVCF的回收率并不高,預防性使用IVCF還只是一個次優(yōu)選擇,所以在患者出院之前就應該告知回訪事項[8]。某些可回收型IVCF與IVCF斷裂和血管壁黏連密切相關。濾器斷裂多發(fā)生在2~4年,血管壁黏連多發(fā)生在9~12周。值得注意的時,一些可回收型IVCF穿孔概率隨留置時間增加而增加[68]。顯然,對不同類型濾器進行具體分層長期隨訪(例如>2年)是有必要的。大多數IVCF失訪是在門診隨訪期[69]。即使在留置時間比較理想,由于技術原因,仍有約有15%的IVCF可能無回收[70],應該與每位患者充分討論這些風險以及可回收型濾器變?yōu)橛谰眯缘目赡苄?。我們主張使用更嚴格的的ACCP指南來進行IVCF置入,由于絕大多數可回收的過濾器都不會被回收,所以在放置之前應該仔細檢查標示。嚴格適應癥濾器既節(jié)省成本,又可解決隨訪及取回困難。我們還主張在專門的IVCF診所中對可回收的IVCF進行有組織、及時的隨訪,可以提高的濾器的回收率。
考慮到上述建議及與IVCF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穿孔、滲透、移位),IVCF與藥物預防(低分子量肝素,磺達肝癸鈉)各有優(yōu)勢,只有在高危的肺栓塞以及高出血風險的圍手術期的情況下,才應該考慮IVCF,例如短時間內有再出血的外傷患者或神經外科手術中,以及中央型DVT和/或肺栓塞的患者需要全劑量的抗凝劑。
綜上所述,盡管目前IVCF的使用率已明顯升高,關于IVCF的前瞻性研究仍然不多,大多數證據并不能說明IVCF能改善預后。因此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專門評估無法抗凝的患者,通過對不同濾器進行分層分析,評估可回收型和永久型濾器的整體有效性和安全性。仔細檢查每種IVCF的指征,避免具有較高并發(fā)癥的濾器,及時隨訪并理想時間窗回收濾器是符合患者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