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密度鳙池塘分區(qū)養(yǎng)殖浮游動物群落結構及水環(huán)境特征

2018-03-30 03:33:08李學梅朱永久龔進玲王旭歌楊德國
水生生物學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枝角類橈足類輪蟲

李學梅 朱永久 龔進玲 王旭歌 楊德國

(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chǎn)研究所, 農業(yè)部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實驗室, 武漢 430223)

鳙(Aristichthys nobilis)是典型的濾食性魚類,主要攝食浮游動物, 對調節(jié)水質和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具有重要作用[1,2]。在我國, 鳙的養(yǎng)殖模式主要有三種, 分別是池塘養(yǎng)殖、水庫網(wǎng)箱養(yǎng)殖和水庫大水面放養(yǎng)。由于大水面、大水庫養(yǎng)魚受休漁政策、捕撈方式等因素的影響, 其養(yǎng)殖模式的發(fā)展受到了制約。隨著市場對鳙需求量的不斷增加, 鳙的池塘養(yǎng)殖模式日益受到重視, 養(yǎng)殖規(guī)模也逐漸擴大[3]。近年來, 伴隨養(yǎng)殖技術的提高, 池塘高密度套養(yǎng)鳙、池塘精養(yǎng)鳙等模式已經(jīng)快速發(fā)展起來, 并得到了養(yǎng)殖戶的高度認可[4—6]。據(jù)統(tǒng)計, 全國鳙2015年的養(yǎng)殖產(chǎn)量約3.36 kg, 年增長率約5.0%, 產(chǎn)量僅次于草魚、鰱[7]。

隨著鳙養(yǎng)殖模式的改變, 鳙養(yǎng)殖密度增加, 池塘中枝角類、橈足類等天然餌料因生長周期的原因, 其生物量會迅速降低, 進而影響到鳙的生長[8]。因此, 鳙高密度套養(yǎng)或主養(yǎng)模式均需投喂配合飼料,首批放養(yǎng)的鳙需要進行10d左右的投飼馴化[6]。投飼養(yǎng)鳙, 除了會提高養(yǎng)殖成本, 多余的餌料也增加了池塘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的可能性。那么, 人為的設置攔網(wǎng), 適量減輕浮游動物種群的生存壓力, 保證其生長周期中的種源, 是否會減緩池塘天然餌料的生物量的降低?因此, 本研究在高密度鳙和黃顙魚、鰱混合養(yǎng)殖的圍隔中設置1/4攔網(wǎng)、1/2攔網(wǎng)和無攔網(wǎng)3個處理組, 通過分析養(yǎng)殖期不同處理組的浮游動物群落結構和水質特征, 來驗證我們的推論,以期為適量減少高密度養(yǎng)鳙的投飼量, 提高池塘生態(tài)效益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圍隔和實驗魚

實驗于2015年6—8 月在荊州市長江水產(chǎn)研究所窯灣池塘生態(tài)養(yǎng)殖基地進行(北緯N 30°16′1.61″;東經(jīng)E 112°18′28.00″)。養(yǎng)殖實驗在面積為54 m2的圍隔中進行, 圍隔扎設在面積為2666.4 m2的土池中, 圍隔材料、結構及建造參照文獻[9]的方法。在圍隔里設置1/4面積攔網(wǎng)(A組)、1/2面積攔網(wǎng)(B組)和不攔網(wǎng)(C組)3個處理組, 每個處理組3個平行, 共9個圍隔。

每個圍隔均放養(yǎng)體色正常、體質健壯的健康魚種: 鳙平均規(guī)格(體重)為 900—1000 g, 16 尾; 鰱平均規(guī)格(體重)為400—500 g, 2 尾; 黃顙魚平均規(guī)格(體重)為4—5 g, 800尾。攔網(wǎng)網(wǎng)片的邊長為3 cm,可保證黃顙魚自由通過, 鳙則被限制在既定放養(yǎng)區(qū),降低攔網(wǎng)區(qū)浮游動物的生存壓力。

實驗期間, 每天上午9:00和下午16:00各投飼1次, 投喂量為實驗魚體重的1%—2%, 飼料選用蛋白質含量40%的浮性顆粒飼料(正昌飼料)。每周施肥1 次, 單個圍隔每次施用量為尿素200 g+磷酸乙胺160 g+黃金肽 250 g。各圍隔水體與外界不交換,微孔增氧機每天曝氣1次, 晴天時下午1點開始曝氣2h, 陰雨天時午夜2點開始曝氣至天明。實驗時間為6月9日—8月20日, 實驗期間溫度為21.2—28.9℃。

1.2 水樣采集和處理

從2015年6月9日開始對圍隔中水質進行監(jiān)測,每2周采集1次, 到8月20日結束共采集樣本5次(4月—10月)。用5 L采水器采集圍隔四周的表層(0.5 m)水樣并混合, 用于理化指標的測定。

水溫(T)、pH、溶解氧(DO)等指標采用哈希HQ40d型水質分析儀現(xiàn)場測定; 透明度(Transparency)由塞氏盤來測定; 固體懸浮物(TSS)通過哈希2100Q便攜式濁度儀測定; 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N)、總磷(TP)、磷酸鹽(PO4-P)、硝態(tài)氮(NO3-N)、氨氮(NH4-N)和亞硝態(tài)氮(NO2-N)分別通過重鉻酸鹽反應法、硫酸鹽氧化法、消解-抗壞血酸法、磷鉬蘭比色法、鎘反應法、水楊酸法和重氮化法在哈希多參數(shù)水質分析儀DR2800(美國)完成。

1.3 浮游動物采集和處理

圍隔浮游動物定性樣品用# 25浮游生物網(wǎng)(200目尼龍, 孔徑0.064 mm)采集, 樣品經(jīng)福爾馬林溶液固定、保存帶回實驗室。原生動物和輪蟲定量樣品用魯哥氏碘液固定, 枝角類和橈足類定量樣品用福爾馬林固定。浮游動物定性、定量樣品的采集、保存方法同已有報道[8]。定性和定量樣品均在實驗室內利用奧林巴斯顯微鏡(CX41)進行觀察、鑒定, 參考已有的研究方法[10—13]。各物種計數(shù)和生物量的計算則參考章宗涉[14]的方法。

1.4 數(shù)據(jù)分析

物種的優(yōu)勢度(Y)是根據(jù)其在群落的出現(xiàn)頻率與該種類在群落中的數(shù)量百分比乘積計算[15], 當Y>0.02 時, 則認為該種是優(yōu)勢種, Y=(ni/N)×fi。式中, ni為第n種浮游動物的生物量, N為樣品中浮游動物的總生物量, fi為第i個物種出現(xiàn)的頻率。將Y>0.1的浮游動物種類判定為主要優(yōu)勢種。采用Shannon-Wiener指數(shù)(H') 分析浮游動物的物種多樣性, 利用R3.3.1軟件完成。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分析主要通過Excel 2013, 不同處理組之間理化因子、浮游動物生物量的差異顯著性檢驗通過SPSS 22 (IBM?SPSS?Statistics)軟件進行, 取P<0.05 為顯著性水平。

2 結果

2.1 不同處理組理化指標變化

不同處理組圍隔水質理化指標變化見表 1。經(jīng)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 TSS在C組含量顯著高于A、B組(P<0.05), A組和B組差異則不顯著。TP、PO4-P含量則是A和B組顯著高于C組(P<0.05), C組TN含量顯著高于A組(P<0.05), N/P比則是A和B組顯著高于C組(P<0.05)。其他理化因子在各處理組的變化沒有顯著性差異。

2.2 不同處理組浮游動物種類組成及優(yōu)勢種類

9個圍隔共鑒定浮游動物有111種屬。其中, 原生動物、輪蟲的種類相對較多, A組、B組和C組原生動物種類分別為24、26和24種, 輪蟲種類分別為45、38和33種, 分別占比為30.4%—36.6% 和51.6%—57.0%; 橈足類、枝角類的種類較少, A組、B組和C組枝角類分別為5、3和3種, 橈足類分別5、4和4種, 共占6.4%—18.0%(圖 1)。不同處理組浮游動物的優(yōu)勢種類以輪蟲和原生動物為主。實驗前期,組A浮游動物的主要優(yōu)勢種群為針簇多肢輪蟲Polyarthra trigla、櫛毛蟲屬Didinium sp.、急游蟲屬Strombidium sp.、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和廣布中劍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實驗后期, 組A浮游動物的主要優(yōu)勢種群為針簇多肢輪蟲Polyarthra trigla、暗小異尾輪蟲Trichocerca pusilla、裂痕龜紋輪蟲Anuraeopsis fissa、急游蟲屬Strombidium sp.、四膜蟲屬Tetrahymena sp.和微型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組C的主要優(yōu)勢種群與組A、組B相差不多, 部分種類如廣布中劍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微型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等不再為主要優(yōu)勢種群(表 2)。

表 1 不同攔網(wǎng)分區(qū)處理組水質指標(平均值±標準差)Tab. 1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different block partition treatments (means ± SD)

2.3 不同處理組浮游動物多樣性和生物量

實驗期間, 不同攔網(wǎng)處理方法對浮游動物物種多樣性(H')的影響不明顯, 僅在7月份的2次采樣(7月9日和7月23日)中發(fā)生了變化, 組A (1.51, 1.98)和組B (1.30, 2.15)物種多樣性H'顯著高于組C(1.01, 1.78, P<0.05), H'在組A和組B間無明顯差異(圖 2)。

圖 1 不同攔網(wǎng)分區(qū)處理組浮游動物種類變化Fig. 1 Species number of zooplankton in different block partition treatments

表 2 不同攔網(wǎng)分區(qū)處理組浮游動物主要優(yōu)勢種的優(yōu)勢度Tab. 2 Dominance index of dominant species of zooplankton (Y>0.1) in different block partition treatments

圖 2 不同攔網(wǎng)分區(qū)處理組浮游動物多樣性指數(shù)Fig. 2 The diversity indices of zooplankton in different block partition treatments

實驗期間, 各浮游動物的生物量變化如圖 3所示。輪蟲生物量變化范圍為0.52—2.72 mg/L, 不同采樣時間各處理組間輪蟲生物量無明顯差異, 但是在實驗后期, 輪蟲生物量減少。原生動物生物量變化范圍為0.16—1.32 mg/L, 7月23日樣品中, 組A生物量顯著低于組B和組C外(P<0.05), 其他采樣時間,各處理組間差異不顯著。枝角類和橈足類總生物量變化范圍為1.10—3.89 mg/L, 6月25日樣品中組A、組B生物量顯著高于組C (P<0.05), 7月9日和7月23日, 組A、組C生物量顯著低于組B (P<0.05),枝角類和橈足類總生物量隨實驗時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

3 討論

隨著養(yǎng)殖技術的提高, 池塘高密度套養(yǎng)鳙已得到了養(yǎng)殖戶的高度認可, 該養(yǎng)殖模式將進一步被推廣應用[6]。鳙密度對浮游動物個體影響的研究, 在各個水體中比較一致, 一般隨著鳙密度的增加, 浮游動物呈現(xiàn)出向小型化發(fā)展的趨勢[8,16]。如果在池塘中人為的設置攔網(wǎng), 減輕浮游動物種群的生存壓力, 是否能減緩浮游動物小型化趨勢, 保證鳙天然餌料的生物量?本研究就該假設進行了試驗性探討。

首先對不同分區(qū)養(yǎng)殖圍隔中的水質理化因子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攔網(wǎng)圍隔相對于對照組圍隔,TSS明顯降低(P<0.05), 可能是因為攔網(wǎng)分區(qū)限制了鳙的活動范圍, 減少了鳙對水體的擾動, 降低了水體中固體懸浮物的含量。另外, TN、TP含量及N/P比顯著提高(P<0.05), 說明同等投餌量下, 攔網(wǎng)圍隔中的營養(yǎng)鹽水平更高, 可能攔網(wǎng)改變了浮游動物的生物量, 產(chǎn)生了更多的殘餌, 增加了水體中的營養(yǎng)物質[17]。

有學者認為, 高密度的鰱鳙放養(yǎng)會導致大型枝角類(溞屬)數(shù)量下降[18]。在本實驗中, 除A組的輪蟲種類明顯高于B組和C組, 其他種類浮游動物數(shù)量組成差異不顯著。隨著采樣時間的推移, 不同處理組中優(yōu)勢物種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 實驗前期, 浮游動物的主要優(yōu)勢種群為輪蟲1種、原生動物2種、枝角類和橈足類各1種。到實驗后期, 主要優(yōu)勢種群中輪蟲種類增加為3種, 但個體趨于小型化,其他浮游動物種類變化不大。比較不同處理組發(fā)現(xiàn), 實驗后期攔網(wǎng)處理的A、B組中枝角類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仍為水體中的主要優(yōu)勢種,對照組C組則沒有出現(xiàn)枝角類物種(表 2)。這說明攔網(wǎng)分區(qū)養(yǎng)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浮游動物尤其是枝角類的生長壓力, 能夠起到一定的保種作用。

通過分析不同處理組浮游動物物種多樣性H'發(fā)現(xiàn), 整個實驗期, 僅7月份樣品中多樣性指數(shù)H'在攔網(wǎng)處理組A和組B顯著升高??赡苁怯捎?月份溫度升高, 浮游動物的食物充足, 且來自鳙的濾食壓力在A組和B組相對減弱, 因此浮游動物生長良好, 物種多樣性增加。李喆等[19]在研究五大連池中浮游動物群落結構時也指出, 浮游動物的多樣性指數(shù) H'在夏季要高于春季和秋季。通過分析浮游動物不同種群生物量發(fā)現(xiàn), 實驗期間, 輪蟲生物量在各處理組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但隨著采樣時間其生物量有下降的趨勢??赡苁且驗檩喯x在實驗后期盡管優(yōu)勢物種增多, 但是個體趨于小型化,導致生物量的降低, 這與已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20]。原生動物的生物量在各處理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僅7月23日樣品中, 組A生物量顯著低于其他處理組(P<0.05)。枝角類和橈足類總生物量在實驗期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不同處理組之間則是6月25日、7月9日和7月23日樣品中攔網(wǎng)B組生物量顯著高于對照C組(P<0.05), 攔網(wǎng)A組則與對照C組間無顯著差異。這說明攔網(wǎng)分區(qū)養(yǎng)殖能有效的減輕大型浮游動物種群的生存壓力, 減緩其生物量的驟降。另外, 在保證大型浮游動物生物量方面, 1/2攔網(wǎng)(B組)效果要優(yōu)于1/4攔網(wǎng)(A組)。

綜上所述, 本研究通過實驗來探討設置攔網(wǎng)是否會減輕浮游動物種群的生存壓力, 保證水體中大型浮游動物的生物量。結果表明, 浮游動物數(shù)量組成在各處理組中變化不顯著, 主要優(yōu)勢種群輪蟲在實驗后期均趨于小型化, 大型優(yōu)勢物種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隨著采樣時間在對照組中消失,在實驗組仍存在。輪蟲和原生動物的生物量在實驗期間變化不顯著, 枝角類和橈足類總生物量則是在實驗中期顯著提高, 且在1/2攔網(wǎng)組中生物量顯著高于1/4攔網(wǎng)組和對照組, 說明攔網(wǎng)分區(qū)養(yǎng)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減輕大型浮游動物種群的生存壓力, 減緩其生物量的驟降。該結果對維持池塘浮游動物生態(tài)平衡和增加池塘中鳙的天然餌料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Yang L L, He G X, Hu Z J, et 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zooplankton and its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ilver-carp-and-bighead-carp-dominated Qiandao Lake [J].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2013, 37(6):894—903 [楊麗麗, 何光喜, 胡忠軍, 等. 鰱鳙占優(yōu)勢的千島湖浮游動物群落結構特征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的相關性. 水產(chǎn)學報, 2013, 37(6): 894—903]

[2]Cooke S L, Hill W R, Meyer K P. Feeding at different plankton densities alters invasive bighead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 growth and zooplankton species composition [J]. Hydrobiologia, 2009, 625(1): 185—193

[3]Huang M, Tang Z N, Wang Y Q, et al. The prospect and technical discussion of Aristichthys nobilis breeding [J].Hebei Fisheries, 2013, (6): 51—54 [黃明, 唐宗寧, 王顏權, 等. 鳙魚養(yǎng)殖前景及技術探討. 河北漁業(yè), 2013, (6):51—54]

[4]Huang A H, Pan D X. The technology of breeding bighead with compound feed [J]. Fishery Guide to be Rich,2013, (7): 33—34 [黃愛華, 潘冬霞. 利用配合餌料精養(yǎng)鳙魚技術. 漁業(yè)致富指, 2013, (7): 33—34]

[5]Zhang Y W. High-yield technology of bighead carp as main species in pond [J]. Inland Fisheries, 2007, 32(4):11—12 [張耀武. 池塘主養(yǎng)鳙魚魚種高產(chǎn)技術. 內陸水產(chǎn), 2007, 32(4): 11—12]

[6]Mi H F, Wen Y H, Ge X P, et al. The aquacultur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head carp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J]. Scientific Fish Farming, 2016, (10):82—84 [米海峰, 文遠紅, 戈賢平, 等. 珠三角地區(qū)鳙魚(大頭) 養(yǎng)殖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科學養(yǎng)魚, 2016, (10):82—84]

[7]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ishery and Fishery Administration. China Fishery Statistics Yearbook 2016 [M].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16, 31 [農業(yè)部漁業(yè)魚政管理局. 2016 中國漁業(yè)統(tǒng)計年鑒.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16, 31]

[8]Li X M, Zu Y J, Yang D G, et al. Comparison of food organisms i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paddlefish (Polyodon spathala) and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from pond [J].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2013, 37(6):1028—1035 [李學梅, 朱永久, 楊德國, 等. 池塘養(yǎng)殖匙吻鱘與鳙胃腸道餌料生物的比較. 水生生物學報, 2013,37(6): 1028—1035]

[9]Xu D G, Li X M, Zhu Y J, et al.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of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fed by feedstuff [J].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2016, 40(6):873—881 [許德高, 李學梅, 朱永久, 等. 不同投喂方式對鳙形態(tài)特征的影響. 水產(chǎn)學報, 2016, 40(6):873—881]

[10]Wang J J. Chinese Journal of Freshwater Rotifers [M].Beijing: Science Press. 1961, 288 [王家楫. 中國淡水輪蟲志.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61, 288]

[11]Jiang X Z, Du N S.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Freshwater Cladocera)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79, 297 [蔣燮治, 堵南山. 中國動物志 (淡水枝角類).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79, 297]

[12]Shen J R.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Freshwater Copepods)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79, 450 [沈嘉瑞. 中國動物志 (淡水橈足類).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79, 450]

[13]Zhou F X, Chen J H. Freshwater Microbial Mapping [M].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10, 367 [周鳳霞, 陳劍虹. 淡水微型生物圖譜.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0,367]

[14]Zhang Z S, Huang X F.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Freshwa-ter Plankton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1, 333—370[章宗涉, 黃祥飛. 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1, 333—370]

[15]Xu Z L, Wang Y L, Chen Y Q, et al. An ecological study on zooplankton in maximum turbid zone of estuarine area of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J].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1995, 2(1): 39—48 [徐兆禮, 王云龍,陳亞瞿, 等. 長江口最大渾濁帶區(qū)浮游動物的生態(tài)研究.中國水產(chǎn)科學, 1995, 2(1): 39—48]

[16]Chen B H, Liu Z W. Effect of filter-feeding omnivorous fish on zooplankton community [J]. Ecological Science,2012, 31(2): 161—166 [陳炳輝, 劉正文. 濾食雜食性魚類放養(yǎng)對浮游動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生態(tài)科學, 2012,31(2): 161—166]

[17]Gao P, Jiang M, Zhao Y J, et al. Variation rules of water quality and budge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in ponds with grass carp as the dominant cultured species [J].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9, 24(1):71—77 [高攀, 蔣明, 趙宇江, 等. 主養(yǎng)草魚池塘水質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和氮磷收支. 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9,24(1): 71—77]

[18]Domaizon I, Dévaux J. Impact of moderate silver carp biomass gradient on zo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a eutrophic reservoir. Consequences for the use of silver carp in biomanipulation [J]. Comptes Rendus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Serie Ⅲ: Sciences de la Vie, 1999, 322(7):621—628

[19]Li Z, Wang N M, Sun D J,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Wudalianchi Lake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 36(4):961—970 [李喆, 王念民, 孫大江, 等. 五大連池浮游動物群落結構的時空分布特征. 生態(tài)學報, 2016, 36(4):961—970]

[20]Gu X H, Liu G Y. Impact of silver carp and big head carp in fish ponds on plankton [J]. Rural Eco-environmen,1999, 12(1): 6—10, 41 [谷孝鴻, 劉桂英. 濾食性鰱鳙魚對池塘浮游生物的影響. 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 1999, 12(1):6—10, 41]

猜你喜歡
枝角類橈足類輪蟲
溫度對不同種類臂尾輪蟲生長與繁殖的影響
“逆天神偷”蛭形輪蟲
"逆天神偷"蛭形輪蟲
課外語文(2020年5期)2020-03-14 08:16:40
輪蟲和枝角類的種間競爭及其影響因子研究進展
“逆天神偷”蛭形輪蟲
知識窗(2019年4期)2019-04-26 03:16:02
白洋淀枝角類和橈足類初步調查
陽澄湖枝角類群落結構與生物多樣性
綠色科技(2018年20期)2018-12-19 09:28:06
秦嶺細鱗鮭開口餌料的集約化培育方法研究
湖泊中不同環(huán)境因子對枝角類群落的影響
海洋橈足類生態(tài)學研究進展
河南科技(2015年21期)2015-03-26 21:21:21
边坝县| 长汀县| 辉南县| 汤阴县| 赞皇县| 龙川县| 行唐县| 胶州市| 麻阳| 海盐县| 宜州市| 桃园县| 安徽省| 祁阳县| 深圳市| 石渠县| 台中市| 定州市| 徐州市| 清水河县| 屯昌县| 古丈县| 庐江县| 黑山县| 深州市| 方山县| 固原市| 宜阳县| 明水县| 奎屯市| 清流县| 兴安县| 永吉县| 齐河县| 凯里市| 汉阴县| 怀安县| 扬中市| 张家口市| 大安市| 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