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將擴大教育開放作為重要內容和發(fā)展目標,努力培養(yǎng)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中學教育是國家基礎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國際交流、文化融合的排頭兵。
2009年10月,武漢市常青第一學校(以下簡稱“常青一?!保﹨⑴c了德國政府與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德中同行活動”,并與歌德學院簽署了“學?!茉煳磥淼幕锇椤苯逃献黜椖繀f議書。根據協議,在湖北省教育廳、武漢市教育局批準下,常青一校初中部開設了第二外語德語實驗班。近六年,隨著常青一校辦學國際化的發(fā)展,我校逐步形成了“英語引領,二外(德語)并舉,漢語推廣”的辦學國際化發(fā)展特色。國際交流活動實現了一次又一次實質性飛躍,從最初簡單的訪學交流,到目前課程相互浸透以及校際間學生合作項目的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和成果,在國際項目交流方面具備成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經驗。常青一校和德國友好學校連續(xù)四年參加有關中德中學生環(huán)保話題的“國際氣候先鋒合作項目”,三次獲得了歌德學院(中國)頒發(fā)的冠軍獎。
國際理解教育概念在194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屆大會上首次提出,其目的在于增進國家間的相互理解,從而促進世界和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過對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深刻反省,認為人類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是消解對立和仇視、實現和平的有效方法,由此建議在各國的學校教育中實施國際理解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身也通過選定和指導國際理解教育合作學校(以下簡稱“合作學校”)、實施教師培訓、推行部分地區(qū)的相關教育項目等途徑積極宣傳國際理解教育理念。
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課題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尊重自我與他人、尊重并理解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對生活環(huán)境的責任意識,引導學生形成“共生”的思想。
2.讓學生了解和明確國際普遍關注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環(huán)境等核心問題;理解和掌握多元文化、經濟全球化、和平與環(huán)境、永續(xù)發(fā)展等核心概念。
3.學生學會探索國際問題的方法;熟練地掌握外語(英語、德語)并能應用于國際溝通與交流。
4.通過研討學生國際項目合作,提升教師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挖掘國際理解教育資源,促進國際理解教育的發(fā)展。
課題研究的內容:
1.確定有關環(huán)保方面的項目具體課題(如水資源、綠色出行、土地資源再利用、廢品再升利用)。
2.探索實施課題的手段和方法。
3.研究如何讓國際理解教育在實施課題過程中得到體現。
本項目的研究對象是國際理解教育的實施模式,特別是聚焦“環(huán)境保護”這一世界共性問題的國際理解教育,重點開展國際理解教育與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的融合實施模式,友好實施方案,提升項目實施效果。
項目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法”、“實踐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
本項目的研究已經開展了五年,每年研究的方向是關于環(huán)保方面,從2012~2016年,每年研究的子話題各不相同(有關于水資源、綠色出行、土地資源再利用、廢物再升級利用、城市種植),下面以2016~2017年城市種植話題為例展現項目開展的三個階段,分別是:
第一階段(2016年7月至2016年9月):準備階段——確定中德學校環(huán)保合作項目主題。包括,通過郵件和德國友好學校聯系,商討課題主題;雙方確定參加項目的各15名學生名單,一對一建立筆友關系;雙方擬定出各自研究方案和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實施階段——中德學生互訪交流研究課題。包括:中方學生按計劃和方案前期分組研究課題,搜集資料、制作相關海報、調查報告、準備相關ppt;德方學生按計劃和方案前期分組研究課題,搜集資料、制作相關海報、調查報告、準備相關ppt;德方來訪交流,雙方相互交流前期研究成果及體驗中國的文化、學校教育、學校生活;中方回訪準備,雙方相互交流后期研究成果及體驗德國的文化、學校教育、學校生活。
第三階段(2017年6月至2017年7月):總結階段——總結經驗。包括:完成課題研究報告;開展項目成果展示(項目活動畫冊);撰寫經驗總結論文、案例等。
項目正式啟動以來,學校由國際交流部牽頭組建了由國際部項目負責人和1名專業(yè)老師、3名德語教師組成的項目研究小組,通過分工、協作的形式開展了前期調研、文獻資料的查閱與分析工作。通過對國內外國際理解教育相關文獻的分析和研讀,項目組成員進一步加深了對該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認知,形成了符合中國國情、本校校情的國際理解教育模式運行方案與發(fā)展思路。即依托學校在中德合作交流中形成的良好工作基礎,聚焦“環(huán)境保護”這一世界性發(fā)展問題的理解教育,創(chuàng)新項目開展方式,進一步拓展項目合作渠道,豐富項目主題內涵,提升本校學生國際理解意識和國際化交流溝通能力,促進中國文化和教育理念在德國的傳播與發(fā)揚。更為可喜的是,通過項目的實施,學校逐步形成了一只具備國際理解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的教育教學團隊,為相關教育模式的進一步推進奠定了良好的人才隊伍基礎。
依托本研究項目和學校與德國友好學校間的國際交流項目,課題組成員圍繞“環(huán)境保護”這一交流主題,精心設計并優(yōu)化了中德交流項目的實施方案,優(yōu)化后的方案主題更加鮮明、地域特色更加凸顯、學生的參與度更強、對學生國際交流能力和國際視野提升更加顯著,同時還在學校周邊社區(qū)居民中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優(yōu)化后的方案具體歸納如下:
一是開展了“基于水資源高效利用為主題的三峽調研”系列活動。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學校組織各19名中德學生通過前期文獻資料搜集、形成活動實施方案、三峽庫區(qū)現場參觀、搜集數據信息、ppt匯報交流和中外學生互動等方式,向所有參與學生全方位闡釋了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價值,在中德學生中引發(fā)了水環(huán)境保護的理解共鳴,加深了德國學生對中國環(huán)境資源利用的認知和理解,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是開展了“廢棄土地資源再利用的調查和研究”系列活動。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學校組織中德學生對廢棄土地資源再利用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考察和研究。在研究實施過程中,注重了凸顯武漢地域特色,選擇武漢市在廢棄土地再利用方面的典型代表——園博園作為重點研究對象,通過組織學生收視土地資源宣傳片、邀請園博園開發(fā)集團負責人現場介紹、學生資料搜集、現場調查和資料總結等形式,向參與學生灌輸了全球廢棄土地資源再利用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講授了土地資源再利用的主要方式和途徑,通過交流和ppt匯報,參與的中德學生在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的問題上形成了高度一致的認識。隨后,2014年7月18日至28日德國紐倫堡三所友好學校(綠荷中學、皮爾克海默中學、馬丁貝海姆高級文理中學)各16名中德學生在德方校園中進一步開展了廢棄土地資源再利用的校園踐行活動,同樣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開展了“綠色、輕便、環(huán)保出行“系列活動。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學校組織15名中德學生開展了輕便、綠色的沿江騎行活動。在活動中,不僅融入了綠色出行理念,同時還注重向中德學生介紹和展示武漢市在長江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在活動沿途,項目參與者通過發(fā)放宣傳單、與沿途市民互動交流等形式,擴大了中德交流項目的社會影響力,提升了德方學生對中國文化、武漢地域文化的認知度和溝通交流能力,全面達成了項目活動實施的目的和效果。
四是開展了“從我做起,身邊廢棄物再利用示范”系列活動。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學校組織15名中德學生,與常青花園社區(qū)合作開展身邊廢棄物再利用的示范活動。參與活動的中德學生與社區(qū)居民一起設計、思考,利用家庭生活廢棄物,制作樂器、生活便捷用品等,并開展了作品展示和宣傳?;顒蛹ぐl(fā)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還在常青社區(qū)居民中掀起了重視環(huán)境保護的活動熱潮,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五是開展了“城市種植點亮城市生活”系列活動。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學校組織16名學生參與主題為“城市種植——讓家園更美好”的主題項目。
通過“國際氣候先鋒隊”這個項目,學生們不僅可以了解彼此國家的文化、氣候、環(huán)境等方面的情況,而且還可以促進自己語言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中德學生通過調查各自的家庭、學校以及城市的種植情況,能明白城市種植對我們生活的意義,從而行動起來,進行家庭種植,為自己創(chuàng)造綠色的家庭生活;參與校園種植,為師生創(chuàng)造綠色的工作學習環(huán)境;參與城市種植,為建設綠色城市貢獻一份力量!
通過項目實施,參與活動的中德學生就環(huán)境保護這一世界共性的國際問題形成了廣泛共識,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國際理解能力。同時,通過中德學生互訪和系列互動開展,中德學生對相互國度的歷史、文化、人文社科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語言交流溝通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項目組高度重視活動宣傳和受益面的拓展。通過在學校、社區(qū)和活動沿途的傳單、海報、宣講、調查表發(fā)放等形式,實現了國際理解教育活動的以點帶面,極大豐富了該教育模式的內涵,拓展了活動的收益外延。
國際理解教育的實質是促進各國度之間的相互理解、認知、互融并實現共同發(fā)展。通過本項目實施,有效實現了中德青少年對各自國度、文化、教育理念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先后有一百八十多名中德學生、家長和老師實現互訪。在互訪中,學生以寄宿形式融入對方國度的家庭中,走進對方學校,為學生對異國文化、語言、歷史的深層次認知提供了良好平臺。通過學生的抽樣調查和活動感想,所有中德學生都認為參與活動收獲良多、能力和理解認知提升明顯。近六年來特別是參與活動的九十多名德方學生和老師已成為中德友好的宣傳者與踐行者,在歐洲播種了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火種,全方位實現了項目實施的總體目標。
在武漢市教育局、常青一校和常青花園社區(qū)的大力支持下,本項目順利開展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參與項目的所有師生收獲良多,同時也樹立了進一步辦好國際理解教育和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的信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組成員也注重問題的挖掘和思考,希望對后續(xù)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益的幫助。
一是需要進一步加強基于國際理解教育的理論研究。目前,國內開展國際理解教育的相關理論研究尚不多見,對于國際理解教育的內涵把握仍不全面,許多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急需探索和思考,為相關理念的形成和踐行提供理論指導。
二是如何進一步拓展國際理解教育的實踐活動。本項目依托中德合作交流項目開展了國際理解教育的局域踐行。但是,活動的主題僅僅針對環(huán)境保護。如何進一步拓展國際理解的共性主題、如何形成可以推廣和借鑒的運行模式,仍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三是如何借助社會資源開展國際理解教育。中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國際理解教育同樣如此。在我們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家長和社會團體的參與極大豐富了項目的內涵,同時也對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在今后相關國際理解教育的開展中,如何進一步拓展社會資源的參與度和融合度,在全社會領域形成國際理解教育大環(huán)境無疑是極具前瞻性的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