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舒紅
【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 選擇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方式進行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依拉普利和異舒吉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jié)果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分別為77.8%、93.3%,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更好。結(jié)論 針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選擇依拉普利和異舒吉治療,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慢性肺源性;心臟??;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01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也叫肺心病,冠心病則指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肺心病與冠心病多發(fā)于老年人群,兩者經(jīng)常伴發(fā)出現(xiàn),針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展開診斷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作用【1】。以往針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方式為主,包含有抗感染治療以及抗生素治療等,但是很難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依拉普利和異舒吉屬于新的治療藥物,針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療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療效。本文選擇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進行研究,探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特點和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所有患者經(jīng)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診斷標準確診,年齡35~72歲,平均年齡(55.5±5.9)歲,病程5~15年。排除其他因素干擾,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年齡37~72歲,平均年齡(56.8±6.2)歲,觀察組45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54.1±4.9)歲,患者在年齡以及性別等各項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方式進行治療,使用常規(guī)抗生素控制感染,借助氧療方式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狀態(tài),使用強心劑控制心衰,針對部分冠狀動脈患者選擇常規(guī)對癥治療方式進行治療,比如說預防感染、使用血管擴張藥物等。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依拉普利和異舒吉治療,依拉普利(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6383,生產(chǎn)廠家:湖南千金湘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初始劑量選擇5 mg/d,之后結(jié)合患者實際情況將劑量適當上調(diào),持續(xù)治療8周;異舒吉(注冊證號:H20100588,進口藥品,德國UCBPharma GmbH),選擇20~30 mg針劑,與5%葡萄糖液500 ml混合靜脈滴注,持續(xù)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患者心功能2級及以上,心衰得到控制,臨床癥狀消失,心率每分鐘低于100次,PaCO2下降超過10 mmHg,PaO2上升超過20 mmHg;有效:心衰基本得到控制,臨床癥狀存在有明顯的改善,PaCO2下降超過10 mmHg,PaO2上升超過20 mmHg;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試驗數(shù)據(jù)均運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數(shù)分別為35例、42例,有效率分別為77.8%、93.3%,觀察組患者療效更好,見表1。
3 討 論
冠心病也是心臟病中的一種,主要與缺氧有關(guān),患者血管壁受到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因素影響導致出現(xiàn)有阻塞情況,降低心肌供血量【2】。以往針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方式為主,包含有抗感染治療以及抗生素治療等,但是很難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依拉普利和異舒吉屬于新的治療藥物,針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療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數(shù)分別為35例、42例,有效率分別為77.8%、93.3%,觀察組患者療效更好。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選擇依拉普利和異舒吉治療,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藍曉玲,馬彩艷.川芎嗪聯(lián)合酚妥拉明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9):686-688.
[2] 邵 娜.低分子肝素鈣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4,(11):1764-1765.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