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楠
道德是社會的主心骨,道德傳承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道德傳承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道德傳承的效果。而這些媒介可以由社會人自身、教育相關人士與機構、新聞媒體等充當,社會個體將通過自身領悟、外界教育、媒體宣傳達到領悟道德與傳承道德的目的,道德傳承的精神應該在更廣泛的媒介中植根,提高媒介的傳播廣度與深度,使道德深入人心。
一、通過自身體會感受道德,道德傳承以身作則。
中國古代思想家主張“天人合一”,實際上,人的道德與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定之間也存在某種不可分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種關系即“天人合德”?!吨芤状髠鳌分袑懙健胺虼笕苏撸c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笨梢姡赖屡c社會緊密相連,融入社會建立正確的道德觀,是道德傳承的第一步,在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之后,自己再作為道德傳承的載體,以身作則,向社會灌輸正能量。
在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沖突、個人利益與團體利益沖突的時候,人們會自覺意識到這種關系,從而思考道德問題。而我們的社會不乏這樣的現(xiàn)象,身臨其境,我們會如何選擇應對的措施?筆者認為貫徹道與法的思想應當放在首位,從而以身作則,將道德傳承融入生活。社會的每一份子都是道德傳承的媒介,因此,我們應該正德、明法,嚴于律己,弘揚道德。
二、讓道德傳承的思想扎根教育,在教育中傳承正確道德觀。
教育對道德的一部分功能作用在于使人從小就打下道德的基礎,使人從小就具備基礎道德。有了這種道德的基礎和基礎道德,人在其后的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的道德的基本狀況或許會有一定的變化,但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他們的道德基本上是植根于他的道德基礎之上的,他們的道德基本上是建立在他們的基礎道德之上的。古代漢語言是古代典籍的精華,承載了中華民族厚重的的傳統(tǒng)道德文化。我們在傳授語言文字知識的同時,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并有意識地滲透到教學中,讓優(yōu)秀的道德文化得以傳承。
因此教育對于道德傳承就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教育中形成了什么樣的道德觀,道德的傳承內(nèi)容是優(yōu)是劣,全全依靠于這個人本身早已樹立起來的道德觀,沒有教育,何談道德的植入,沒有道德觀的根基,何談道的傳承。
三、媒體在道德傳承中以小見大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媒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新聞媒體充斥著現(xiàn)代人的生活,經(jīng)過新聞工作者采編或整合出的傳播內(nèi)容與方式將直接影響受眾的接受程度。媒體對社會道德風氣的形成有一定促進作用,是道德傳承的媒介之一,而公益廣告則是其效果較好的傳播的方式之一,因此,媒體公益廣告的質(zhì)量需要一定程度地把控,公益廣告的內(nèi)容應融于生活勇于創(chuàng)新,提高媒介自身的傳播效益,將道德傳承與媒體相結合,使道德深入人心傳播致遠。
在公益廣告中傳承道德。道德情懷與故事交融,在電視或移動媒體上用公益廣告的方式向人們傳播正確的道德觀,讓各年齡層次的人都能從故事的情節(jié)中參悟道理,領會道德,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資料顯示,發(fā)達國家公益廣告占企業(yè)廣告發(fā)布的40%,而我國的比例遠低于此,因此更應該將道的傳承融入公益廣告,從而弘揚道德。
在新聞報道中傳承道德。新聞的真實性與時效性更加利于道德傳承,人們通過觀看新聞報道,閱讀新聞報紙,從中了解道德事件的正確處理方式,明確自己的是非觀與道德觀。一個有爭議的事件,報道后各界評論不一,對道德問題各抒己見,在思想的碰撞中便吸取正確的道德觀,摒棄錯誤的道德觀,道德傳承便得以進行。
在網(wǎng)絡媒體上傳承道德。21世紀是科技和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期,信息網(wǎng)絡在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和生活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wǎng)絡不僅讓人類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豐富,更促進全球人類社會的進步。因此網(wǎng)絡媒體應該把握正確的輿論方向,承擔起道德傳承和思想教育的社會責任,積極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人民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發(fā)揮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四、結語
當代的中國,道德傳承不僅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將道德傳承放入媒介,不斷地向外界輸送傳達,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道德觀不至流失而得以傳承。
同時,習近平指出:“今天,中華民族要繼續(xù)前進,就必須根據(jù)時代條件,繼承和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特別是包含其中的傳統(tǒng)美德?!钡赖卤臼乔陙硌S子孫骨髓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中華民族飄揚了五千年仍然艷麗的紅旗,只有傳承,我們的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只有傳承,我們的精神才屹立不倒。
因此,當代社會更需要運用好道德傳承的媒介,每個社會個體有責任在自我“悟道”中對身邊道德缺失的人們進行正確引導,在媒體傳播中收獲道德的價值,為道德傳承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方漢奇.《世界新聞傳播100年》[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第162頁
[2]范錚.《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N].2009(2):59-60
[3]崔躍.《國內(nèi)公益廣告的倫理道德傳承》[J].發(fā)展,2009,13(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