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佩,黨 杰,楊建東,龔小濤
(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89)
擺動輾壓簡稱擺輾,最早出現(xiàn)在20世紀30年代。它是一種局部加壓的連續(xù)成形技術,具有省力、零件尺寸精度高、振動小、噪聲低等諸多優(yōu)點,正在逐步取代傳統(tǒng)鍛壓加工中工具與坯料間斷續(xù)(沖擊式)、整體式接觸施壓方式[1],因此可以用較小噸位的設備來成形較大的鍛件,且可使成形件精度及對復雜形狀零件的實用性、勞動條件等得到較大改善。
擺碾成形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擺頭中心線OZ與機器主軸中心線OM相交成角,此角稱為擺角。當主軸旋轉(zhuǎn)時,OZ繞OM旋轉(zhuǎn),于是上模便產(chǎn)生了擺動。與此同時,下模在油缸作用下上升,并對毛坯施壓,這樣上模母線就在毛坯上連續(xù)不斷地滾動,最后達到整體成形地目的。相當于錐體沿母線在工件上滾動+滑動,接觸面偏向一旁,即機床承受周期變形偏心載荷。擺頭與坯料之間的接觸面積是整體投影面積的1/n(n=5~10)倍,變形力僅為原來的1/n[2]。
圖1 擺輾原理示意圖
由波蘭人設計制造的PXW型擺輾機是擺輾原理機型,也是最早投入生產(chǎn)的機型,并一直沿用至今。該機型主要特點是擺輾機擺頭具有4種運動軌跡,可適應不同的加工場合[3]。后來研發(fā)出的擺輾機設備及其研究內(nèi)容也主要是圍繞PXW擺輾機來展開的。
PXW型擺輾機擺頭運動軌跡即為擺桿的運動軌跡,它是由兩個獨立的分支傳動鏈來驅(qū)動兩個偏心套(內(nèi)、外偏心套)轉(zhuǎn)動來實現(xiàn)的。由此可將擺頭運動特征用內(nèi)、外偏心套模型來表達,如圖2所示。其中內(nèi)偏心套圓心為 O1,外偏心套圓心為O,擺桿端面中心為O2。外偏心套繞其幾何中心O旋轉(zhuǎn),內(nèi)偏心套繞其幾何中心O1旋轉(zhuǎn)。外偏心套旋轉(zhuǎn)時帶豆內(nèi)偏心套旋轉(zhuǎn)(公轉(zhuǎn)),而內(nèi)偏心套旋轉(zhuǎn)(自轉(zhuǎn))時,不影響外偏心套旋轉(zhuǎn)。改變內(nèi)外偏心套旋轉(zhuǎn)速度和方向,可實現(xiàn)其同速同向、同速異向、異速同向和異速異向4種組合運動[4,5]。
圖2 內(nèi)外偏心套模型
為進一步研究PXW型機內(nèi)、外偏心套擺頭的運動軌跡,簡化圖2所示雙偏心套模型,換用矢量方法來表示,擺頭運動軌跡的水平投影可用圖3中矢量的終點位置來表示,它是由內(nèi)、外偏心套兩個旋轉(zhuǎn)運動而合成的,其中內(nèi)、外偏心套的偏心距為r,矢量的矢徑與極坐標的角度分別為:
圖3 內(nèi)外偏心套矢量模型
φ——擺頭瞬時轉(zhuǎn)角;
t——時間(min)。
基于上述擺頭內(nèi)、外偏心套運動模型,利用MATLAB軟件對內(nèi)、外偏心套不同運動方向和速度的組合情況進行模擬分析,發(fā)現(xiàn):當內(nèi)、外偏心套同向同速運動時,擺頭的運動軌跡是以外偏心套幾何中心O為中心,半徑為2r的圓形軌跡,如圖4a所示;當內(nèi)、外偏心套同速反向旋轉(zhuǎn)時,擺頭軸端中心點運動軌跡是以外偏心套幾何中心O為中心,長度為4r的一條直線,如圖4b所示;當內(nèi)、外偏心套異速同向旋轉(zhuǎn)時,擺頭軸端中心點運動軌跡是螺旋線,且螺旋線運動范圍在半徑2r的圓內(nèi),如圖4c所示;當內(nèi)、外偏心套異速異向旋轉(zhuǎn)時,擺頭軸端中心點運動軌跡是多葉玫瑰線,且多葉玫瑰線運動范圍在半徑為2r的圓內(nèi),如圖4d所示。
圖4 PXW型擺輾機擺頭運動軌跡
基于PXW擺輾機內(nèi)、外偏心套運動模型,通過運動學分析,建立擺頭矢量坐標方程;運用MATLAB軟件對內(nèi)外偏心套不同運動組合進行數(shù)值模擬,驗證了當內(nèi)、外偏心套同向同速、同速反向、異速同向及異速異向旋轉(zhuǎn)時,擺頭運動軌跡分別為圓形、直線、螺旋線和多葉玫瑰線;模擬分析得出螺旋線運動軌跡的形成規(guī)律:在0-π時刻,擺頭軸端中心點逐漸靠近軸心并同時做螺旋式上升;在π-2π時刻,擺頭軸端中心點逐漸遠離軸心并做螺旋式上升。
表1 螺旋線形成過程示意圖
[1] 胡亞民,伍太賓,趙軍華.擺動輾壓工藝及模具設計[M].第二版.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2] 馮文成,姚萬貴,蔣 鵬.擺輾機新型螺旋線運動軌跡研究[J].鍛壓裝備與制造技術,2014,49(2):37-39.
[3] 溫正中忠,諸文俊,胡亞民.PXW型擺輾機擺動機構運動學問題初探[J].金屬成形工藝,1999,17(3):1-3.
[4] 劉漢貴,黃少東.波蘭PXWP-100C型擺輾機擺頭運動軌跡設計的數(shù)學依據(jù)[J].重型機械,1991,(5):18-20.
[5] 龔小濤.汽車半軸擺輾工藝設計及模具失效分析[J].熱加工工藝,2015,(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