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其亭
(鄭州大學水利與環(huán)境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在《關于全面推廣河長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文件)中,沒有專門提及地下水。從理論上講,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文件提出的“加強水資源保護”,這個“水資源”當然包括地下水。但畢竟文件中沒有出現“地下水”一詞,這可能導致地方政府照搬這一提法,甚至具體做法中忘記地下水。目前已經出臺的全國多個省級政府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方案中,有的提到了地下水,而有的就沒有提到。在河長制的具體落實中,多數做法是在河道上立個“河長牌”,考核和公眾監(jiān)督的主要內容是河湖斷面水質是否達標以及岸線管理情況。有些極端做法是,把河道兩岸全部封死硬化,讓河道兩側所有地表水甚至地下水不能進入河道,流入河道的水都是上游(包括支流)來的或者人工補給的,能保證水質達標。地表污水全部被截流和統(tǒng)一處理,而地下水如何處置就成了“邊緣化”問題。
目前,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淺層地下水水質非常不容樂觀,據《中國水資源公報》發(fā)布的數據,2010年全國淺層地下水水質監(jiān)測站中不適宜飲用的Ⅳ~Ⅴ類監(jiān)測站占62.0%,到2015年較差和極差的監(jiān)測站比例達到79.6%,監(jiān)測范圍內的大多數淺層地下水已不適宜飲用。地下水儲存于地下,接受大氣降水、地表水、人工用水的補給過程相對于地表徑流要緩慢得多,特別是深層地下水的補給更加緩慢。地下水受污染水體的危害也滯后很長時間,不像地表水那樣立竿見影,一旦接納污水,水體很快受到污染,人們也很容易觀察到,因此,很容易讓人產生“土壤和巖層有過濾作用,地下水不易受污染”的錯誤印象。然而實際情況是,地下水受污染滯后時間長,但地下水一旦被污染,更加難以治理,甚至永遠不可能恢復。
目前多地實行的河長制,由黨政領導擔任河長,主要針對河湖“掛牌考核”,而對地下水的保護、治理、修復和監(jiān)管只能靠職能部門,沒有真正發(fā)揮河長的作用。有些地區(qū)特別是華北地區(qū),大量的污染,特別是面源污染,源源不斷地滲入地下,這將是更大的環(huán)境隱患。
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是水系統(tǒng)的一部分,它們相互聯(lián)系,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中不應該把二者割裂開來,應該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保護,河長的職責中應明確包括地下水的保護、污染防治、環(huán)境治理、生態(tài)修復和執(zhí)法監(jiān)管。
a. 在國家層面,建議對文件進行補充說明,明確指出水資源保護包括地下水資源的保護,或在其他相關文件中進一步明確提出針對地下水的內容,讓地方政府和公眾重視地下水。
b. 在地方政府層面,建議進一步明確河長制的考核內容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按照河湖控制斷面和地下水水質、水位考核;河長的負責范圍不僅僅包括河湖岸線以內范圍,還應包括控制流域范圍內的地下水水質和水位。
c. 在河長職責層面,不能僅僅在河道上掛個“河長牌”,不應該只關注河湖中的水量和水質,需補充地下水保護、治理、修復和監(jiān)管的范圍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