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范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 許 晟
“細(xì)雨斜風(fēng)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边@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四年后再遷移汝州時寫的。細(xì)雨斜風(fēng)、淡煙疏柳、一盞清茶、一盤素菜,沒有絢麗美景,也沒有饕餮盛宴,但蘇軾即使身處人生低谷,依舊能于平淡的生活之中品味出人間的歡愉。
在平淡的生活之中品味出人間的歡愉,這何嘗不是一種能力?
在這個浮躁喧囂的社會里,俘獲“清歡”已經(jīng)難能可貴。不論是普通百姓的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間的重逢歡聚,抑或是生意場上的接洽交易,大都在燈紅酒綠的“狂歡”中完成。人們“狂歡”自然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無非就是“生活平淡”。正如之前我看到的一句話所言:“生活就像一攤水泥,不攪動就會凝固。”所以才會有那么些人,試圖通過尋求刺激,于平淡的生活中尋覓片刻歡愉。但我們都知道,流沙被握得越緊,流得越快,生活亦然。我們越想通過“狂歡”來尋求歡愉,到后來,我們越難在“狂歡”中得到歡愉。唯有在平淡的生活之中品味歡愉,才不至于使漫漫人生路流于平淡。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鼻宕膶W(xué)家沈復(fù)早于《浮生六記》中表明,哪怕自己面對的是蚊蟲青蛙、花臺草木,也可以從中體味物外之趣。人們的生活大都是狹隘而平淡的,這便驅(qū)使著一部分人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觀念奉為圭臬。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三毛那樣,將萬水千山走遍之后,再將滿腔的感懷訴諸筆端。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圈子還是囿于一座城市的一角。所以,我們可以有出去闖蕩的勇氣,更要有甘于平淡的靜氣。要試著學(xué)會像蘇軾那樣,即便自己身處平淡的生活之中,也能夠從中品味到人間的歡愉;要試著學(xué)會像沈復(fù)那樣,即便自己面對的是再平凡不過的事物,也能夠從中感受到別樣的樂趣。
道家的教義中有這么一條,名曰“返璞歸真”,即去掉外飾,還其本質(zhì)。這個道理用于生活中未嘗不可。生活本來是瑣碎的、狹隘的、平淡的,不要試圖通過各種粉飾的方式來改變生活的原貌,保持一顆簡單純樸的心,用一雙靈動細(xì)膩的眼,去體察生活中的細(xì)微之處,你便能發(fā)現(xiàn),原來平淡的生活也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