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媛莉
《綜藝報》:拍攝《和平飯店》時,如何選擇拍攝地,如何與影視基地達成合作?
李駿:搭景構建和平飯店一開始就在我們計劃之內。搭景也有多種考慮,是連同外景全部搭在棚里,還是只在棚內搭建一部分場景?如果采用完全搭景,拍攝《和平飯店》需要20000平方米的攝影棚,而劇中醫(yī)院、民宅、憲兵部等場景的戲量不大,全部搭景會造成資源過度浪費。最終,我們決定部分搭景,這就需要找到合適的影視拍攝基地,既能夠提供一些攝影棚資源,同時有輔助性場景的外景資源。
前期,我們從北到南實地考察了多個基地,盡管北京是目前國內攝影棚最多的地方,但適合拍年代戲的外景和配套資源不夠豐富。最后綜合考慮選擇了橫店影視城。
如今,大家越來越發(fā)現搭景拍戲的方式更為科學,更能夠呈現制作想法,于是越來越多的影視劇組采用棚內搭景,尤其古裝劇。因此橫店影視城攝影棚的資源很緊張,《和平飯店》“搶”來的的最大棚也只有4000平方米。
《綜藝報》:作為導演,選擇影視城你看中哪些條件?
李駿:首先是要有適合的景,其次涉及天氣、氣候的問題,還有就是成本因素。
整體來說,在橫店或者象山等影視基地拍攝的大部分劇組還是更多選擇使用實景,可以節(jié)約成本。不過,現在這種狀況正在有所改變。當然,整體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一個劇組沒有辦法搭建。但是很多內景,比如宅院、宮殿等,仍有不少劇組會選擇自己搭景,這也就是為什么近幾年來攝影棚資源緊張的原因。
《綜藝報》:這種觀念的轉變基于哪幾方面原因?
李駿:觀念轉變最大的原因在于影視劇越來越追求制作精細度,越來越追求制作的個性化和工業(yè)完成度。影視劇整體制作成本在增加,當中確實有一部分流向了制作層面,這是件好事。同時,觀眾的需求也提高了,希望在影視劇中看到更富有個性的景致。
《綜藝報》:和平飯店制作精細,光置景花費近2000萬元。這些精細的布景為什么沒有選擇保留以供其他劇組有償使用?
李駿:一是有些戲需要獨有性,這種布景其實也是一種知識產權。另外,一處精致的棚景不等于別的戲就一定適用,除非像醫(yī)院等具有普遍實用性,又不方便到真實場景中去拍攝的搭景。
《綜藝報》:拍攝經歷中,與影視城或影視基地打交道有無不暢?還希望影視城完善哪些服務?
李駿: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影視城的服務意識。如果將影視城拍攝服務當做一個真正的生意來講,從服務的細致程度和是否到位來考慮,相對來說南方比北方好一點,這與不同地域從業(yè)人員服務意識以及管理方法有關。
《綜藝報》:國外的環(huán)球影城、迪士尼樂園等影視主題樂園,對于國內影視城發(fā)展來說有哪些借鑒意義?
李駿:最重要的借鑒應該是管理層面,要真正把它當做一個產業(yè)去經營和管理,想客戶、用戶所想。實際上,環(huán)球影城和迪士尼樂園與國內的影視城不同,依托一些經典影視元素已經完全是個旅游樂園了。而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影視基地,開發(fā)旅游資源僅限于曾是某些影視劇拍攝地,不涉及更有技術性和知識性的娛樂。
《綜藝報》:現如今,如《妖貓傳》等開始為一部影視劇來搭造一座影視城,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李駿:其實是件好事。一方面實景搭建為戲劇制作精良度加持,此外也會吸引一些旅游資源。但要結合好這兩方面并不容易。首先要保障搭景的工藝程度符合影視劇需求,此外構建一個影視場景需要時間,而影視劇本身有時效性,一個影視項目的生命周期不會太長,這就產生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