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14 江蘇 吳應(yīng)海
書包是我們每個人都必備的學(xué)習(xí)用品,上學(xué)和放學(xué)的路上,它與我們形影不離。小小書包故事多,請以“書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中心突出,不少于600字。
這是一道話題作文。首先,圍繞話題選擇方向。
方向一:寫一篇與書包有關(guān)的記敘文。既可寫“我”與書包之間的故事,也可寫他人與書包之間的故事,還可以書包為紐帶,寫幾個人之間的故事。
方向二:寫一篇介紹書包的說明文。既可以自己的書包為例,介紹書包的功能,也可在探索研究的基礎(chǔ)上,介紹書包的演變史。
方向三:寫一篇與書包有關(guān)的議論文。比如中小學(xué)生的作業(yè)越來越多,所用的書包越來越大,越來越重,這引起了有識之士的關(guān)注和擔(dān)憂。你以此為話題進行議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方向四:寫一篇與書包有關(guān)的童話故事。可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讓書包的主人變成各種小動物,然后編寫有趣的故事。
建議同學(xué)們首選記敘文,寫自己與書包的故事,這樣寫起來更得心應(yīng)手。說明文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自己整天與書包打交道,介紹起來一定能頭頭是道。至于議論文,如果有好的觀點,充實的論據(jù),也可以大膽進行寫作。
其次,明確中心,選好素材。中心是文章的靈魂,確定寫作方向后,就應(yīng)該考慮你的這篇作文想要表達一個什么樣的主題??梢越钑鼇肀磉_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也可以通過祖孫三輩人書包的演變,來謳歌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還可以托物言志,通過書包來贊揚默默無聞、一心奉獻的人。
有了中心,選材就變得簡單多了,可以先把與中心有關(guān)的“書包故事”或“書包材料”找出來,然后進行比較,看看哪些最能表現(xiàn)中心,最能打動讀者,那就以此作為原料進行加工寫作。
再次,認真構(gòu)思,引人入勝。如果寫記敘文,要想清楚圍繞書包寫哪幾件事、哪幾個人,更要好好構(gòu)思一下文章的情節(jié),做到波瀾起伏,扣人心弦。比如借書包寫思情:有位同學(xué)先寫自己特別渴盼一個粉紅色的拉桿書包,可價格太貴,不好意思向家人開口。姨媽出國前,給了她一張購物卡,于是迫不及待地買回了書包?,F(xiàn)在每每看到這只書包,就會想念遠在國外的姨媽。這樣的故事情節(jié)未嘗不可,不過,如果能適當(dāng)加工一下這個故事,改成:“去買書包的途中,購物卡不知掉到什么地方了,急得我號啕大哭,失望而歸。誰知下公交車時,我看到幾名小學(xué)生見人就問誰掉了購物卡。當(dāng)我準(zhǔn)確報出購物卡金額、商場名稱以及背后的簽名后,那張購物卡又回到了我的手中……”兩相比較,后文顯然要比前文更吸引人。
如果寫說明文,可先想清楚要說明書包的哪些功能,然后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進行自述,并不時讓讀者猜猜謎語,這樣不僅能吸引讀者的興趣,更有利于說明的展開。
如果寫議論文,則要考慮能提煉出什么讓人眼前一亮的觀點,從哪些方面進行論證,最后如何點題,升華主旨。
最后,巧妙表達,突出主旨。一是通過擬題亮出主旨,比如“謝謝奶奶的愛”“為書包的奉獻精神點贊”等;二是首段點明主旨,即文章開篇便把主題表達出來,如“這是一只普通的書包,卻是愛的化身”;三是文末概括主旨,如“我會永遠把這只書包珍藏在心中,把這份愛珍藏在心中”。
爸爸的書包
吳 涵
又到開學(xué)季,我嚷嚷著,那只“熊大熊二”書包要換了。其實,這只書包用了還不到兩年,一點也沒破,顏色舊了些而已。只是因為我看中了一款最新的拉桿書包,便決定“棄舊迎新”。
爸爸騎著電動車,帶著我往超市駛?cè)ィ宦飞?,爸爸給我講起了他上學(xué)時用的書包。
爸爸說,他剛上學(xué)時沒有書包,只能和哥哥姐姐合用一只書包。姑姑的那只黑布書包,說是書包,其實是奶奶用爺爺?shù)呐f衣服改成的,兩面都打了補丁,早已泛白,模樣挺滑稽。姑姑念初中后,到一個做裁縫的親戚家找了些碎布,花了十多個晚上,自己拼做了個新書包。于是,她原先的那只破書包一下成了天上掉下的餡餅,爸爸和伯伯都爭著要,誰也不讓誰,直至動了手。那只書包在他們哥倆用力拉搶下,“刺啦”一聲,變成了兩半。爸爸當(dāng)時一下癱坐在地上,傷心地大哭起來。奶奶在痛揍了伯伯和爸爸一頓后,去扯了塊藍布,做了兩只書包。因禍得福,爸爸背上了新書包,屁股上的疼痛早已忘得一干二凈。
爸爸接著說,他上五年級時,班上不少人都背上了一種黃帆布書包,整齊的小袋,锃亮的搭扣,讓人心動。一問價格,說是2塊5毛。向家人要錢去買,那是不可能的,于是爸爸決定自己攢錢??蛇@談何容易,整個暑假,一有空,爸爸就冒著烈日出去撿廢品,然后賣給那些敲銅鑼的小糖擔(dān)。開學(xué)時,只賣了1塊5毛。他只好利用星期天繼續(xù)干,快要放寒假了,兜里才有了2塊5毛錢。爸爸說,他記得那是個星期天的下午,外面下著雪,北風(fēng)亂吼,冷得人直打戰(zhàn),爸爸一個人偷偷出門,一路小跑,去7里外的小街買書包。可當(dāng)他站在供銷社文具柜臺前時,一下傻了眼,原來,那只黃帆布書包下面竟然標(biāo)著2.68元。還差1角8分!爸爸失望地流下了淚,在店內(nèi)來回徘徊,磨蹭到天要黑了,才又冒著雪跑回了家。
春節(jié)過后,爸爸終于攢足錢,買回了那只渴慕已久的黃帆布書包,外加兩本小人書、幾支花鉛筆,這讓爸爸興奮了好長一段時間。后來,爸爸就背著這只來之不易的書包,念完初中,走上工作崗位……
聽完爸爸的話,我不準(zhǔn)備買新書包了。爸爸卻說,買,一定得買!現(xiàn)在條件不一樣了,只要你喜歡,我們就買。
拉著嶄新的拉桿書包,我的心里卻五味雜陳,父母的錢其實也來之不易呀,我為什么就不能節(jié)儉一點呢?我知道今后該怎么做了。
這篇作文圍繞“書包”這一話題展開,先寫“我”“棄舊迎新”,嚷著要買新書包;接著引出爸爸的書包的故事;再寫“我”深受觸動,不準(zhǔn)備買書包了,而爸爸卻堅持讓“我”買;最后寫“我”有感而發(fā),讓讀者深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