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澤剛+公茂利
摘 要: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fā)展,城市環(huán)保要求越來越高,而環(huán)衛(wèi)車輛的數(shù)量也不斷增長。而環(huán)衛(wèi)車輛的結構件通常是應用3-6毫米薄板焊接形成的,但是在焊接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xiàn)焊接變形狀況,會對產(chǎn)品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本文對焊接過程中出現(xiàn)焊接變形以及生成焊接應力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預防、控制焊接變形的策略進行探討,以有效提升環(huán)衛(wèi)車輛的安全與穩(wěn)定性。
關鍵詞:環(huán)衛(wèi)車輛;薄板件;焊接變形;預防控制
鋼結構是環(huán)衛(wèi)車輛的整體支架,所以需要對焊接工藝進行重點關注,因為這對環(huán)衛(wèi)車輛的質量以及安全性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焊接過程中,由于焊件局部溫度會急劇升高,使焊件受損,并出現(xiàn)焊接變形狀況。所以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對焊接變形進行有效預防與控制,從而為環(huán)衛(wèi)車輛的安全性提供確切保障。
1產(chǎn)生焊接變形與焊接應力的原因
1.1焊縫金屬收縮
對金屬進行焊接就相當于對金屬進行加熱,而焊接之后金屬會逐漸冷卻,并在此過程中由液態(tài)轉變?yōu)楣虘B(tài),金屬體積會出現(xiàn)明顯變化。但是位于焊接縫中的金屬所處地方較為狹窄,不具備較強的自由伸縮性,所以會出現(xiàn)相應變形狀況。同時焊接縫的局部會出現(xiàn)堵塞情況,導致焊接縫中結晶部分不能在同一時間進行同步收縮,先結晶部分會對后結晶部分產(chǎn)生阻礙作用。從而引起焊接應力與變形的產(chǎn)生。
1.2焊件受熱不均
對鋼結構進行焊接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焊接熱源與熱循環(huán)的相應影響,焊件會出現(xiàn)受熱不均狀況,進而在焊件上出現(xiàn)不均勻的溫度區(qū)域,導致焊件因鋼結構特性出現(xiàn)不均勻的膨脹與收縮,使焊件內部產(chǎn)生焊接應力,并引起焊接變形。在焊接過程中焊件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藝等,會對焊接應力的大小與分布造成相應影響。以焊接應力的作用方向為依據(jù),可以將其劃分為單向力、雙向力與三向應力三種類型。薄板對接焊屬于雙向應力;丁字焊縫、大厚度焊件屬于三向應力,其擁有縱向、橫向與厚度方向所產(chǎn)生的應力。在焊接過程中,三向應力會增強鋼結構的脆性,使其更容易出現(xiàn)斷裂情況,明顯降低材料自身的可塑性,十分容易引起安全隱患。
1.3焊接順序
對鋼結構進行焊接時,必須對焊接操作的順序進行重視,如果不按照正確的操作順序,會對焊接變形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并且在日常的焊接工藝使用過程中,眾多實例已經(jīng)對焊接順序的關鍵進行了充分證明,于鋼結構焊接變形所受影響而言,對焊接變形造成主要影響的因素不是焊接方法,而是在實際焊接過程中對鋼結構的焊接順序。如果在焊接操作過程中對焊接順序進行改變,會對鋼結構造成嚴重影響,使鋼結構的實際應力以及分布情況產(chǎn)生改變,進而導致焊接變形狀況的出現(xiàn)。一旦在焊接過程中運用缺乏恰當、科學依據(jù)的焊接順序對鋼結構進行焊接,就會顯著提升鋼結構出現(xiàn)焊接變形的機率。
2預防與控制焊接變形的策略
2.1常用措施
在環(huán)衛(wèi)車輛薄板件焊接過程中,為了對焊接變形進行有效預防與控制,所使用的常規(guī)措施包括:第一,盡可能讓焊縫自由的進行收縮,在此過程中焊接順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對焊接順序進行合理安排;第二,預熱法是一種對變形進行有效控制,并減小殘余應力的有效措施。在焊接過程中焊件會產(chǎn)生較大溫差,焊件的冷卻速度越快,焊件中殘余應力就越大。所以在焊接中應用預熱法,減小焊件各個部位的溫度差,減緩焊件的冷卻速度,從而通過對焊接應力的消除達到控制焊接變形的目的。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熱處理法。包括局部熱處理以及整體熱處理,就是對焊件的局部進行加熱再冷卻,或者是對焊件進行整體加熱再冷卻,從而對殘余應力引起的變形進行消除。熱處理法有著較好的效果以及廣泛的應用;(2)機械法。就是在焊縫冷卻的過程中,迅速地對焊縫進行均勻錘擊,從而讓金屬能夠得到均勻的延伸變形。
2.2定位焊
定位焊可以為焊縫間隙提供確切保障,并對可以對焊接變形進行控制,但是需要對焊點大小以及焊點之間的距離進行充分考慮。對薄板工字梁而言,不合理的定位焊可能讓焊件在焊接前就具備較大的殘余應力。在定位焊過程中通常運用的是CO2氣保焊,端部的焊點與焊件端部的距離為20-30毫米,焊點大小為30-40毫米,焊點之間的距離為200-300毫米,對焊點進行均勻分布,從而為焊縫的均勻受力提供確切保障。同時工字梁較為適于采用船形位置進行焊接,翼板上每間距500-600毫米利用夾具在工位上進行強行固定,以有效控制翼板角的變形。此外,采用船形位置進行焊接,可以顯著提升焊接縫的質量。
2.3有效降低熱量輸入
在焊接過程中,焊縫的大小、長度由設計需求決定,而焊接工藝只能對焊接線的能量變化進行控制。同時焊接線的能量越大,出現(xiàn)的焊接變形就越大,所以有效降低焊接線能量是控制焊接變形的重要手段。分段跳焊是目前最為實用的方法,以盡可能降低焊接線能量的輸入,并且必須運用對稱雙槍焊接,焊縫長度要完全一致,誤差不超過10毫米。
2.4降低焊接拘束度
在焊接過程中,對焊件的約束力越大,生成的焊接應力就越大,從而對鋼結構穩(wěn)定性產(chǎn)生的影響就越大。所以對焊件進行焊接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降低對焊接的拘束力。例如:對長構件進行焊接時,先將板條進行拼接,然后再在自由狀態(tài)下進行焊接操作,嚴格禁止在組裝過程中進行焊接。同時還需要嚴格遵照施工工藝對板條進行拼接,有利于鋼結構的每個部分自由的進行收縮,有效降低對鋼結構內部的約束力,從而顯著減小殘余應力的產(chǎn)生,以對焊接變形進行有效預防與控制。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環(huán)衛(wèi)車輛薄板件進行焊接的過程中,對焊接應力以及變形的控制需要與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以施工條件、薄板件受力狀況、所選焊接工藝等參數(shù)為依據(jù),與相應的焊接措施進行有效結合,以削減焊接應力與焊接變形對鋼結構的影響,從而為鋼結構的整體性、穩(wěn)定性、安全性提供確切保證。
參考文獻:
[1]火焰矯正方法在薄板焊接中的應用[J].馮偉,楊旭紅.金屬加工(熱加工).2016(24).
[2]薄板箱體的焊接變形及其控制[J].張武帥,邢晉軍.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