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
浙江省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
改革開放至2011年,中國經濟大體經歷了四個景氣時期,分別是“農村景氣”“企改景氣”“南巡景氣”“出口景氣”,由此構成了1978-2011年全國經濟年均增長9.9%的美好時光。2011-2016年,全國經濟增長雖仍達年均7.3%,但若干主要指標斷崖式回落,一些企業(yè)經歷了從烈火烹油到雪上加霜的慘烈變化,中國經濟事實上形成了一段危機時期。2016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長出現(xiàn)好轉,新增長時期呼之欲出。
消費景氣將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五個景氣時期。這一時期,勞動生產率提高相對較快,足以抵御勞動成本的較快提高,促使企業(yè)在工資較快增長下仍具有相對較好的財務狀況。國民經濟在分配向勞動傾斜的總體格局下,仍將具有足夠的擴大再生產能力,經濟增長仍相對較快。
勞動年齡人口持續(xù)減少,是這一分析框架的基礎變量。根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勞動年齡人口自2014年開始進入總量逐年減少時期。2018年將減少600萬人,此后逐年增加,至2026年將減少1300萬人。2018-2026年,以簡易模型計算,勞動年齡人口總計減少7900萬人,占當前勞動年齡人口的9.0%,由此將對經濟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居民收入增長持續(xù)快于GDP增長,是這一分析框架的結果變量。當勞動供給增長低于勞動需求增長時,則工資增長將持續(xù)相對較快,由此導致居民收入增長快于GDP增長。2011-2016年,全國人均GDP年均增長7.3%,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年均增長8.0%,比人均GDP增長快0.7個百分點,2017年的已有數(shù)據(jù)仍相對較好。這已導致收入和消費占GDP比重的持續(xù)提高,形成消費主導的經濟增長格局。2013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份額為47.0%,2016年達到64.6%;2017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為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未來10余年,人均收入增長或將持續(xù)快于人均GDP增長,逐漸使得收入占GDP比重從2016年的44.1%,達到50%以上;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從2016年的38.0%,達到接近50%,不過這仍低于全球多數(shù)國家和地區(qū)的正常水平。
勞動生產率相對較快提高,是這一分析的關鍵變量。因為這是保持足夠的就業(yè)和工資增長的關鍵,也是保持足夠的利潤增長的關鍵,從而亦是在固定資產投資低增長下,經濟增長仍能相對較快的關鍵。而在未來若干年,勞動生產率相對較快提高應是大概率事件,這是基于三方面判斷提出來的。
一是最近10余年內勞動生產率提高難度相對較低。中國經濟長期粗放外延增長,“遍地是黃金”,有大量“浮財”可掃。之所以2011-2015年勞動生產率增長持續(xù)慢于人均收入增長,因為企業(yè)對于危機的到來全無心理和物質準備,不知所措地“懵了”,所以待他們省悟過來,勞動生產率提高即開始相對加快。當下中國經濟已出現(xiàn)了勞動生產率增長快于人均收入增長的趨向。
二是后發(fā)優(yōu)勢。倫敦金融時報著名編輯馬丁·沃爾夫多年前撰文指出,根據(jù)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經驗,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如人均GDP不到美國的1/2,則具有經濟增長較快的較大可能性;當前全國人均GDP僅為美國的1/7,即使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也僅是美國的1/4。這種與發(fā)達經濟的發(fā)展差距,使得中國經濟仍有較強的發(fā)展勢能。全國每年進口集成電路保持在2200億美元左右,一些人驚呼其問題嚴重,但這實際是引進國外先進知識。
三是企業(yè)技術進步的約束和激勵增強?;趦韧鈮毫痛龠M因素的增強,企業(yè)除了加快廣義的技術進步外別無選擇。我和同事的計量分析表明,浙江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的技術進步貢獻份額,1998-2004年為43.5%,2004-2011年為52.9%,2011-2016年為69.4%,呈鮮明的逐漸加快趨勢。2017年前3個季度,浙江工業(yè)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有所提高。
日本經驗亦可供借鑒。日本經濟二戰(zhàn)后高速增長初期,雇傭者所得占GDP比重較低,1955年為45.7%,1960年為40.5%。隨著勞動力全面緊缺,1975年,雇傭者所得占日本GDP的比重達到55.2%,比15年前上升14.7個百分點,同期GDP年均增速仍達7.9%。
上述分析比較令人愉快,實際則難免有一些痛苦。對于這一分析框架的關鍵變量的創(chuàng)新,近期無虞,遠期堪憂,而且即使近期也存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當前要積極增強創(chuàng)新,促進消費景氣走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