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哲
作家簡介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1859~1932),英國作家,出生于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格雷厄姆童年不幸,5歲時母親去世,酗酒成性的父親又把他們兄妹四人交給外祖母照看。外祖母家依山傍水的舊居激發(fā)了他的想象力和靈感,成了他許多童話故事中的背景。后來,格萊厄姆進入圣愛德華學校讀書,畢業(yè)后因經濟問題未能進入心儀的牛津大學深造。1879年去英格蘭銀行工作,一直到1903年被一位瘋子用槍擊傷退休。1899年,格雷厄姆和埃爾斯佩斯結婚,育有一子,孩子一只眼睛失明,格雷厄姆經常給兒子講晚間故事,許多后來都成了兒童文學中的經典。1932年,格萊厄姆因腦溢血去世,葬于牛津十字教堂內,墓志銘為身為作家的堂兄安東尼·霍普所撰:“銘記關于埃爾斯佩斯丈夫和阿拉斯泰爾父親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美好記憶,他逝世于1932年7月6日,留給童年和文學永遠的祝福”。(“To the beautiful memory of Kenneth Grahame,husband of Elspeth and father of Alastair,who passed the river on the 6th of July,1932,leaving childhood and literature through him the more blest for all time.”)
作品簡介
肯尼斯·格雷厄姆主要以兒童文學作品被世人所銘記,其代表作主要有《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1893)、《夢里春秋》(Dream Days,1898)、《柳林風聲》(The Wind in the Willows,1908)等?!饵S金時代》共收錄了17個故事,作家在這些故事中通過孩子的眼睛來觀察世界。在孩子們的眼中,成人們好像奧林匹斯山上的神,誰也不用害怕。格雷厄姆用詼諧的語言講述了孩子們對成年人做下的惡作劇,再現了孩子天真的世界與成年人世故的世界之間的沖突。這一主題在蘇格蘭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的《彼得·潘》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現。本文選取的《竊賊》是《黃金時代》中的第7個故事,講述了愛德華、“我”和小弟哈羅德對霍杰茨牧師做下的惡作劇。
故事梗概
在一個月光如水的晚上,愛德華和“我”倚窗而立,看著窗外的夜景,議論著副牧師霍杰茨和姑媽瑪利亞新近的戀情。這件事讓愛德華想起了鮑比給姐姐和她的男友做小信使掙錢的故事。鮑比每替他們傳一個口信或送一個紙條便能從姐姐男友那里得到一先令。以為有了固定收入,鮑比分期購買了兩只白鼬,每周付款一先令,可剛買完白鼬,姐姐便和男友鬧了矛盾,不再讓他傳信,鮑比的收入也斷了。無奈之下,他找到姐姐的男友,謊稱姐姐傷心欲絕,要他去空心橡樹那里見她,勉強得到了一先令。第二周他又故伎重演,想從姐姐那里得到一先令,結果卻被識破了陰謀,被家人提前送去了學校。剛講完鮑比的故事,愛德華和“我”發(fā)現副牧師和瑪利亞姑媽在月光中向月桂叢中的一條長椅走去,決定派小弟哈羅德去尾隨偷聽他們的談話,希望能像鮑比一樣,利用他們的戀情得些好處??墒枪_德剛尾隨他們進了月桂叢便被霍杰茨牧師發(fā)現了,揪著他的耳朵問他怎么回事。愛德華和“我”隨即溜進了月桂叢中,準備伺機而動,拯救小弟。哈羅德急中生智,稱自己跑到月桂叢中是因為看到了一伙竊賊,他們以口哨為信號,準備合伙盜竊。愛德華和“我”將計就計,吹了口哨,扮演起了竊賊,在月桂叢中偷偷飛跑起來?,斃麃喒脣寚樀眉饨衅饋?,撲倒在霍杰茨身上,大喊“哦,霍杰茨先生,你很勇敢,為了我,千萬別魯莽”。為了戀情不被人發(fā)現,霍杰茨牧師沒進一步追究這件事,但卻給愛德華、“我”和哈羅德留下了把柄,再也不怕他了。
The Burglars
Kenneth Graham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