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棠
摘 要:比賽教學法具有鮮明的競爭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诖?,本文將結合高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淺析比賽教學法的重要性,著重闡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開展比賽教學法,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比賽教學法;高中體育;應用
一、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體育教學中的現(xiàn)狀
(一)體育課程地位低、觀念落后。學校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只重視文化課的教學,體育課相較于其他課程處于邊緣位置,更注重智力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體育教學和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還有一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隨意占用體育課程上課時間,用于上語文、英語等其他文化課程,甚至有的學校直接取消體育課程,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少之又少,課程較松散,缺乏對學生積極性的培養(yǎng)[1]。
(二)教學方式老舊、單一。一些體育教師還堅守著老舊的教學模式,以示范講解為主,重視教,忽視學生學,師生之間缺少相互的溝通,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性作用,缺少對學生的指導。
二、開展比賽教學法的重要性
提高學習興趣。學生在掌握每一項技能時都要經過多次的反復練習才能達到教學目標要求,枯燥的訓練會導致學生的積極心逐漸下降,比賽教學法利用其競爭性的特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進取精神。喚醒學習的欲望,激發(fā)進取精神。學生為了贏得比賽勝利,自覺地會加強體育訓練,挑戰(zhàn)自我,利用拼搏進取的精神克服困難。強化團隊合作意識。一般情況下,比賽教學法多是團體性活動,需要學生之間協(xié)調合作,例如:籃球、足球等,教師利用比賽教學法能夠提高團隊內部的凝聚力。
三、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比賽教學法的策略
(一)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合理的教學設計有助于高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高中體育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設計課堂內容,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提高教學質量。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專業(yè)技能、知識儲備等進行教學。加強與學生之間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感興趣的話題、喜歡的體育運動和體育明星等,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科學安排恰當?shù)捏w育教學,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理解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在進行乒乓球訓練時,教師首先應當讓同學們自由地打幾拍,進行技術能力的摸底,會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礎,且非常喜歡這項運動,還經過專門的學習和訓練,還有些同學根本沒有接觸過乒乓球,對此,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乒乓球水平的不同層次,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科學分組。
(二)將技術和比賽有機結合。教師根據第一堂課掌握的基本情況,將教學內容和比賽有機融合。體育具有競技性的特征,進行一定的比賽能夠促進學生各項技術能力的進步。學生只有在掌握一定的基礎性技術后,才能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例如:教師在進行羽毛球教學時,講解完技術動作,明確比賽規(guī)則后,教師可以讓技術掌較好的同學和基礎稍差的同學組隊,讓能力較強的同學幫助其他同學訓練,傳授一些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心得體會。定期組織班級內部的羽毛球比賽,教師認真觀看學生在賽場上的表現(xiàn),在比賽結束之后,對比賽情況進行總結,表揚那些取得優(yōu)秀成績的同學,鼓勵成績稍差的同學,為往后的學習積累經驗。此外,運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播放世界大賽的視頻,組織學生觀看2008年北京奧運賽場上,林丹和李宗偉的比賽視頻,通過觀看激烈的比賽,領會競技精神的同時,學會一些技能和戰(zhàn)術,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總結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興趣。例如:在羽毛球教學中,根據學生的不同技術水平,將技術能力鍛煉交織分配開來,讓技術能力較高的學生帶領技能較弱的學生進行配對練習,在相互學習、幫助中,提高專項技術能力。與此同時,合理安排訓練游戲吸引學生的專注度,強化訓練,加強比賽教學法在羽毛球學習中的運用,教師科學合理地進行點撥,為今后的教學活動打基礎,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比賽經驗。
(三)注重心理調控,培養(yǎng)隨機應變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為了爭強好勝,不遵守技術規(guī)則,不重視團隊合作精神,只注重自己出彩,比賽中出現(xiàn)失誤時,馬上就會垂頭喪氣,瞬間喪失比賽的斗志,體育教師應當利用恰當?shù)臅r機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讓他們明白比賽中就算失分,還可以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扭轉局勢,失分但不能失去拼搏的斗志。在體育鍛煉或者比賽當中,難免會有學生受傷,例如:一名男生在籃球比賽中,不小心扭傷了腳,其中一隊比賽人數(shù)不夠,教師可以隨機應變,調整比賽模式,變成“三對三”的比賽模式,創(chuàng)新比賽機制,既讓受傷的同學得到了休息,又讓場上的同學獲得了更多接觸球的機會。再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學生訓練積極性不高,教師可采用“比動作精準度”的方式進行教學,實現(xiàn)“三分球”投籃技能的掌握,此過程,學生如若與對方隊員的非法身體接觸、說臟話等不良現(xiàn)象,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明確訓練和比賽的規(guī)則,進行恰當?shù)呐u教育,及時進行心理調控[2]。
綜上所述,比賽教學法在高中體育課堂上的應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調動了學生學習和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形成了各種體育應用的技能,促進了高中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為做好體育教學,應當做好課前準備,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高中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姚鵬.比賽教學法在高級中學排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0):148-148.
[2]陳秋仙.比賽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中的運用實踐[J].知識窗(教師版),2017(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