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盛+劉三妹+何劍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對吉首市中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人數(shù)較多,占總人數(shù)的88.7%,但36.2%女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不足;影響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因素主要有場地器材不足、學習負擔重等;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培養(yǎng)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興趣,推進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推動體育課程改革等建議,旨為提高我國中學生體質健康提供參考。
關鍵詞:吉首市 中學生 課余體育鍛煉 現(xiàn)狀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8)2—0144—03
青少年是我國發(fā)展的后備軍,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但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顯示[1-2],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卻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直接影響到我國人口的整體素質,因此如何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已成為國家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當今中國發(fā)展的重要問題。課余體育鍛煉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課余體育鍛煉在培養(yǎng)中學生形成終生體育意識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筆者對吉首市中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以及影響中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以便提高中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程度,旨為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為更好的開展體育教學,深化體育教學課程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論參考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別在吉首市一中、吉首市三中、吉首市雅溪中學、吉首市雅思中學等幾所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學校中抽取10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560人,女生44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吉首大學圖書館、體育學院資料室、中國知網等查閱了國內外與體質健康相關的研究材料,為本文的理論分析奠定了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隨機抽取吉首市中學生中1000名學生,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發(fā)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82份,有效回收率為98.2%,其中男生552份,女生430份。并且咨詢相關專家對問卷的效度進行檢驗,以提高本次調查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1.2.3 訪談法
針對部分學校的專家、普通教師、體育教師進行訪談,對探討影響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行為和因素。
2 結果與分析
2.1 吉首市中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現(xiàn)狀
2.1.1 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興趣、動機
經調查,吉首市中學生對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興趣較高,男生占總人數(shù)的65.4%,女生占總人數(shù)的50.8%,但對參與課余體育鍛煉很感興趣的人數(shù)較少,且女生低于男生,占總人數(shù)的11.2%,對課余體育鍛煉表現(xiàn)出不感興趣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16.9%,女生多于男生,說明絕大多數(shù)中學生對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是促進中學生積極進行自我鍛煉的內驅動力,想提升中學生課余體育鍛煉意識,需加強對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yǎng)。
經過對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動機進行訪談得知,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動機趨于多樣化,大部分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是為了社會交往及娛樂,占總人數(shù)的36.8%,25.2%的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目的是為了健身、減肥,19.7%的中學生是為了緩解學習壓力,11.3%的中學生是為了應付體育考試,還有7%的中學生是為了打發(fā)時間。總之,大部分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動機是積極的,按照排名依次為社會交往、娛樂>健身>緩解學習壓力>應付體育考試>打發(fā)時間,但也有部分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抱以消極的態(tài)度,如為了應付體育考試、打發(fā)時間才參與體育鍛煉等。
2.1.2 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時間及頻率
經表1、表2調查可知,從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時間和頻率上看,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人數(shù)較多,占總人數(shù)的88.7%,且男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人數(shù)要高于女生,這說明從總體上看吉首市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積極性較高,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余時間均會參加課余體育鍛煉,但由表2分析可知,有22.2%的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時間不足,尤其是女生,鍛煉時間在30min以下的女生占到了36.2%,男生稍好于女生,說明有近2/5的女生運動量不達標,沒有達到鍛煉的標準。
2.1.3 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項目
經調查,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項目并不多,受場地器材的影響,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項目以籃球、足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為主,而籃球、足球為對抗性項目,且運動量較大,主要以男生為主,女生則以散步,羽毛球為主。跑步對于女生來說較為枯燥,所以鮮有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此運動項目,加上羽毛球場地極少、女生惰性的性格,導致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女生少于男生,這反映出男女生在體育鍛煉需求上有所差異。
2.2 影響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因素
2.2.1 場地器材不足
吉首市地處湘西地區(qū),屬山地丘陵地貌,受地形影響,吉首市眾多中學依山而建,面積狹小,空間有限,無法擴建體育場地,補充體育器材,容易導致場地器材不足等問題,受場地器材制約,吉首市大部分地區(qū)中學無法容納過多的學生同時參與課余體育鍛煉,人多地少,極大影響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熱情。
2.2.2 學習負擔重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吉首市中學文化課程緊張,部分中學一星期只有一節(jié)體育課,且經常由于下雨或文化課霸占等原因,導致體育課停上,且課余休息時間部分學生想進行課余體育鍛煉,但由于老師布置過多的課程作業(yè),導致學生學習壓力大,從而放棄了課余體育鍛煉,因此學習負擔重也是影響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一大因素。endprint
2.2.3 缺少伙伴、指導老師
青少年時期學生,生理和心理處于迅速發(fā)展階段,大部分學生在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時均需有伙伴陪同,否則就不參與,這是心理問題在作祟,害怕孤獨的中學生為此對單獨參與體育鍛煉敬而遠之,久而久之便放棄課余體育鍛煉,經調查,缺少伙伴從而放棄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中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1/5。少部分中學生不參與體育鍛煉的原因是由于缺少老師的指導。
2.2.4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影響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又一大因素,部分中學生家長對體育鍛煉有著嚴重的認識誤區(qū),認為中學生就應該以學業(yè)為重,在讀書期間進行體育鍛煉便是浪費時間,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學習文化知識,抹殺了部分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熱情。
2.2.5 消費水平
中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支出情況是評價中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態(tài)度的一項指標,經調查,中學生受資金的限制,從整體上看中學生在體育消費方面相比其他消費差異明顯,大部分學生課余活動表現(xiàn)出多元化趨勢,大半學生將聽音樂、看書、上網、睡覺等作為度過課余時間的主要方式,體育消費意識淡薄,許多中學生消費目的不明確,寧愿花錢去上網,也不愿意花買健康,他們認為自己身體好,不必要在體育鍛煉方面花“冤枉錢”。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吉首市中學生對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興趣較高,但對參與課余體育鍛煉表現(xiàn)出很感興趣的人數(shù)較少,對課余體育鍛煉表現(xiàn)出不感興趣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16.9%。
(2)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動機趨于多樣化,按照排名依次為社會交往、娛樂>健身>緩解學習壓力>應付體育考試>打發(fā)時間,部分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抱以消極的態(tài)度,如為了應付體育考試、打發(fā)時間等。
(3)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人數(shù)較多,占總人數(shù)的88.7%,且男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人數(shù)要高于女生,從總體上看吉首市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積極性較高,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余時間會參加課余體育鍛煉。
(4)22.2%的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時間不足,尤其是女生,鍛煉時間在30min以下的女生占到了36.2%,男生稍好于女生。
(5)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項目以籃球、足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為主,男女生在體育鍛煉需求上有所差異。
(6)場地器材不足因素、文化課緊張因素、缺少伙伴及指導老師因素、家庭因素、消費水平因素是影響吉首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
3.2 建議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課余體育鍛煉,培養(yǎng)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興趣。
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欲望較為強烈,但意識薄弱,容易受學習、生活各方面因素影響,因此應正確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課余體育鍛煉,認識體育鍛煉在學習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力提倡“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激發(fā)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動機,讓學生從內心深入認識到體育的價值,體驗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
(2)加大投資,推進體育場館設施建設
中學體育場館設施滯后,成為妨礙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一大因素,而中學生是我國人口較為龐大的群體,中學生體質水平時刻影響著我國整體體質健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大對中學校園體育場館的建設,加大對體育場地設施的資金投入,重視女學生的鍛煉需求,為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供更好的條件,對于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提升我國整體體質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3)重視學校體育文化氛圍建設
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對學生參與體育的動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體育不僅僅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文化,如籃球賽、足球賽等各種校園比賽,不僅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校園文化,對促進校園和諧、提升集體榮譽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校園應積極推動體育文化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大力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也能推動學生終生體育的形成。
(4)推動體育課程改革
體育課是中學生接觸體育教育的重要機會,是中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體育鍛煉習慣、意識的重要途徑,而如今中學生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的現(xiàn)象普遍,覺得體育課程設置枯燥無味,激發(fā)不起他們的運動興趣,因此需推動中學體育課程改革,以培養(yǎng)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興趣為主,采取按照個人興趣分班上課的形式等。
參考文獻:
[1]張 洋,何 玲. 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動態(tài)分析——基于2000—2014年四次國民體質健康監(jiān)測數(shù)據[J]. 中國青年研究,2016(06):5-12.
[2]杜發(fā)強,樊晶晶. 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致因探析[J]. 體育與科學,2014 (03):60-67.
[3]章建成,張紹禮,羅 炯,等. 中國青少年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報告[J]. 體育科學,2012(11):3-18.
[4]蘇 亮. 河南省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 (10):1472-1475.
[5]羅 炯,唐 炎,彭 莉,公立政. 重慶市青少年課外體育鍛煉行為選擇與制約因素的關系[J]. 體育學刊,2011 (06):94-100.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 Exercis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Jishou
Yao Maosheng Liu Sanmei He Jian
(School of Sports Science,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Jishou 416000, China)endprint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port exercises in Jishou.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ishou c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 exercise with great number, the total number of 88.7%, but the 36.2% girls participating in sport exercise time is insufficient; influence factor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 exercise mainly include the lack of space equipment, the burden of stud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the study puts forward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 exercise interest,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promote the sports curriculum reform proposals, aiming at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physic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Keywords:Jishou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fter school sport exercise present si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