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兆軍
左宗棠40歲時,初到長沙幕府,常被其他幕僚捉弄。左宗棠心中雪亮,找了個機會,把平時欺負過他的幕僚個個罵得狗血噴頭。從此,官邸上下都見識了他的大脾氣。當左宗棠成為巡撫,官位越來越高時,他的脾氣卻越來越小。有一位故交特意詢問此事,左宗棠道出了其中玄機:“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飛黃騰達之時,不被人嫉。當年我一無所有,就像一粒沙子,難免有人想踩我,若沒有火爆脾氣,早就奄奄一息了;如今,我身居高位,若還像以前那樣暴躁,就會給人一種仗勢欺人的感覺,被人嫉恨?!惫式宦犃T,感慨不已:“有大胸懷,大智慧,必能成就一番大事業(yè)!”
時下有的干部官脾氣也不小,似乎級別越低動靜越大。不久前筆者被抽調到政府部門收集大數(shù)據(jù)材料,有一部門小領導為了一個數(shù)字對不上,當著上級領導的面,吹胡子瞪眼睛,將女下屬訓得面紅耳赤。而在上級面前,他則是脾氣好得出奇,說著動聽的馬屁話。這樣判若兩人的“變臉表演者”,讓人從內心里瞧不起。
俗話說: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其實說的就是脾氣要有彈性、有張力、有柔韌度這個道理。真正做大事的人,不會也不敢動輒就發(fā)脾氣。韓信能忍胯下之辱,終成功高蓋世的大將軍。楚霸王項羽屢被漢王劉邦激怒,發(fā)脾氣而失天下。司馬懿不受諸葛亮的戲弄,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最終消滅了魏蜀吳三國,結束了分裂的局面。
脾氣之中可窺修養(yǎng),可見學識,可識度量。不發(fā)脾氣不代表沒脾氣。唐代婁師德的弟弟遠行為官,請教他為人之道,他授以四個字:“唾面自干”,意思是別人即使把唾沫吐你臉上也不要擦掉,得讓它自己干掉才顯出度量。想想這些古人的脾氣和度量,可真算得上是“胸中有大海,常容渡人船”了。
學者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曾轉述一位“老朋友”的名言:“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氣;末等人,沒有本事而脾氣卻大。”有脾氣不都是壞事,關鍵要懂得無情理不理智的脾氣不能有。管好自己的“脾氣”,也許不少問題都能得到妥善的解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