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2017年哪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那就非西班牙懸疑電影《看不見的客人》莫屬了。影片男女主之間的巔峰心理對決,讓人看了直冒冷汗。就連坐在我前排開場就吃漢堡喝可樂腳翹起來架在前排靠背上一直大聲聊天的孩子到后來也都安靜下來關注劇情了。你就說說它有多吸引人吧。
企業(yè)家艾德里安在事業(yè)如日中天之時被卷入一樁謀殺案中,為了洗脫罪名,他請來了金牌女律師弗吉尼亞為自己辯護。于是艾德里安開始在這個女人的引導下講述整個案件。
艾德里安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卻經(jīng)常和一個女攝影師勞拉保持婚外情。有一天幽會后他們一起開車前往機場,結果中途撞上了青年丹尼爾的車。為了掩蓋丹尼爾的死亡,兩人合力將丹尼爾和他的車沉入湖底。路上勞拉遇見了一個好心的老人,老人幫助她把車拉回家修理。看到家中的照片,勞拉發(fā)現(xiàn)這竟然是丹尼爾的父母。
不久,艾德里安在某房間醒來,勞拉倒在血泊中已經(jīng)死去。艾德里安聲稱有人襲擊了他并殺死了勞拉,而房間被布置成了一間密室。
然而弗吉尼亞卻從艾德里安聽似天衣無縫的敘述中發(fā)現(xiàn)了他在隱瞞一些事實。因此不斷暗示她在多年職業(yè)生涯中從未敗訴過,只有她能幫助他,此案的目擊證人很關鍵,只有說出真相,她才能想辦法幫他脫罪。
艾德里安的心理防線在一點一點地瓦解,他完全信任了弗吉尼亞,并交代了他棄尸丹尼爾的真相。女律師看了看時鐘,假意要去準備上庭材料,離開了艾德里安的房間。望著她的背影,艾德里安若有所思。向窗外一看,女律師拿掉了假發(fā),摘下了美瞳,恢復了本來的樣子,原來她就是死去的青年丹尼爾的媽媽。
丹尼爾媽媽能一步一步從守口如瓶的艾德里安口中撬出真相,除了她因了曾在劇團培養(yǎng)出的出色演技,還有她熟練運用了心理暗示的技巧。
心理暗示,《心理學大詞典》上是這樣描述的:“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暗示作用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這種暗示有積極的一面,它可以發(fā)掘人的潛力,讓人覺得自己能行;這種暗示也有消極的一面,它會讓人對自己的期待過高,如果結果不盡如人意,會導致情緒低落、焦慮等消極心理。
當人處于一個環(huán)境中時,會無時無刻不被這個環(huán)境所“同化”,因為環(huán)境給他的心理暗示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就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就像電影里艾德里安就是受到了弗吉尼亞的反復洗腦:“只有說出真相才能脫罪!只有說出來,只有我能救你,只有我!你說啊,說??!”就這樣,“只有弗吉尼亞”可以依賴的艾德里安一點點招述了全部犯案經(jīng)過。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經(jīng)常會受到這樣那樣的心理暗示。比如體育課上,作為一枚吃貨的你打從心里覺得自己800米跑肯定會不及格,可是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在安慰你,“沒什么大不了的,閉著眼睛跑唄”“放心吧,你肯定能過的”“你看,只要想我在終點這兒等你一起午休吃飯呢,就很快過來啦”。
比如明天語文老師就要考背誦了,你很擔心,擔心自己背不過,畢竟是要罰抄寫的??墒钦Z文老師對你說,“你很聰明,只要用點功,沒什么不可以的”“就一首古詩嘛,這么押韻,朗朗上口,很容易的啦”“明天能背下來的都有獎勵”。
聽到這個,你的內(nèi)心會不會開始對自己自信心爆棚了呢?
當你對某件事情抱著百分之一萬的相信,它最后就會變成事實;當你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你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xiàn);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夠持續(xù)不斷去加強它,它終究會變成一種習慣。
編輯/王語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