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坤+黃亞楠
編者按: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我們黨97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一代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矢志奮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人間奇跡。為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勇前行,本欄目特約請部分黨史專家學者就中共創(chuàng)立時期著名共產黨人的初心進行鉤沉和解讀,以饗讀者。
中華再造 今日為世界再造之初,中華再造之始。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1916年5月15日)
揭新中華民族主義之赤幟 吾族少年所當昭示其光華之理想、崇嚴之精神者,不在龂龂辯證白首中華之不死,而在汲汲孕育青春中華之再生;不在保持老大中華之茍延殘喘,而在促進少年中華之投胎復活。蓋今日世界之問題,非只國家之問題,乃民族之問題也。而今日民族之問題,尤非茍活殘存之問題,乃更生再造之問題也。余于是揭新中華民族主義之赤幟,大聲疾呼以號召于吾新中華民族少年之前。
——李大釗 《新中華民族主義》(1917年2月19日)
民族可以復活 中國文明之疾病,已達炎熱最高之度,中國民族之運命,已臻奄奄垂死之期,此實無庸諱言。中國民族今后之問題,實為復活與否之問題,亦為吾人所肯認。顧吾人深信吾民族可以復活,可以于世界文明為第二次之大貢獻。
——李大釗 《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1918年6—7月)
把現在為社會主義的障礙的國家界限打破 他們的主義,就是革命的社會主義;他們的黨,就是革命的社會黨;他們是奉德國社會主義經濟學家馬客士為宗主的;他們的目的,在把現在為社會主義的障礙的國家界限打破,把資本家獨占利益的生產制度打破。
——李大釗 《Bolshevism的勝利》(1918年12月)
聯(lián)合世界的無產庶民 他們將要聯(lián)合世界的無產庶民,拿他們最大、最強的抵抗力,創(chuàng)造一自由鄉(xiāng)土,先造歐洲聯(lián)邦民主國,做世界聯(lián)邦的基礎。這是Bolsheviki的主義。這是二十世紀世界革命的新信條。
——李大釗 《Bolshevism的勝利》(1918年12月)
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赤色旗到處翻飛,勞工會紛紛成立,可以說完全是俄羅斯式的革命,可以說是二十世紀式的革命。像這般滔滔滾滾的潮流,實非現在資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因為二十世紀的群眾運動,是合世界人類全體為一大群眾。這大群眾里邊的每一個人、一部分人的暗示模仿,集中而成一種偉大不可抗的社會力。這種世界的社會力,在人間一有動蕩,世界各處都有風靡云涌、山鳴谷應的樣子。在這世界的群眾運動的中間,歷史上殘余的東西——什么皇帝咧,貴族咧,軍閥咧,官僚咧,軍國主義咧,資本主義咧——凡可以障阻這新運動的進路的,必挾雷霆萬鈞的力量摧拉他們。他們遇見這種不可當的潮流,都像枯黃的樹葉遇見凜冽的秋風一般,一個一個地飛落在地。由今而后,到處所見的,都是Bolshevism戰(zhàn)勝的旗。到處所聞的,都是Bolshevism的凱歌的聲。人道的警鐘響了!自由的曙光現了!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釗 《Bolshevism的勝利》(1918年12月)
要靠自己努力打出一道光明來 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網開三面”,把我們解放出來,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抗拒沖決,使他們不得不任我們自己解放自己。不是仰賴那權威的恩典,給我們把頭上的鐵鎖解開,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從那黑暗的牢獄中,打出一道光明來。
——李大釗 《真正的解放》(1919年7月13日)
主義的危險,只怕不是主義的本身帶來的,是空談它的人給它的 一個社會主義者,為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fā)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于環(huán)繞著他的實境。所以現代的社會主義,包含著許多把它的精神變作實際的形式使合于現在需要的企圖。這可以證明主義的本性,原有適應實際的可能性,不過被專事空談的人用了,就變成空的罷了。那么,先生所說主義的危險,只怕不是主義的本身帶來的,是空談他的人給他的。
——李大釗 《再論問題與主義》(1919年8月17日)
經濟問題的解決是根本解決 依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社會上法律、政治、倫理等精神的構造,都是表面的構造。它的下面,有經濟的構造作它們一切的基礎。經濟組織一有變動,它們都跟著變動。換一句話說,就是經濟問題的解決,是根本解決。經濟問題一旦解決,什么政治問題、法律問題、家族制度問題、女子解放問題、工人解放問題,都可以解決,可是專取這唯物史觀的第一說,只信這經濟的變動是必然的,是不能免的,而于他的第二說,就是階級競爭說,了不注意,絲毫不去用這個學理作工具,為工人聯(lián)合的實際運動,那經濟的革命,恐怕永遠不能實現,就能實現,也不知遲了多少時期。
——李大釗 《再論問題與主義》(1919年8月17日)
人民群眾中蘊藏巨大力量 世界上的軍國主義、資本主義,都像唐山煤礦坑上的建筑物一樣,它的外形盡管華美崇閎,它的基礎已經被下面的工人掘空了,一旦陷落,轟然一聲,歸于烏有。我們應該在那威勢煊赫的中間,看出真理的威權,因而發(fā)生一種勇氣與確信,敢與它搏戰(zhàn),信它必可摧拉。
——李大釗 《在〈國民〉雜志社成立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講》(1919年10月12日)
戰(zhàn)爭的勝利者究竟是民眾 我們認定這次戰(zhàn)爭的勝利者,究竟是民眾;這次戰(zhàn)爭的失敗者,究竟是敗于民眾的面前。這次戰(zhàn)爭,完全是五四運動的精神動蕩中的過程,也就是辛亥以還革命運動的持續(xù),方將日進而未已,斷斷不可僅認作軍閥自殘的戰(zhàn)爭,沒卻自己的勢力。固然有些私利的關系,因緣附湊于其間,但是真實勝利者,只是我們民眾,其余的分子,不過是攀緣他的一種附屬品。倘若這種附屬品不自知此理,而僭奪民眾的勝利以自豪,則其覆亡之速,比袁、段更甚。我們應該自憑其勝利而勇進,以建樹未竟的事業(yè)。我們要這次戰(zhàn)爭的軍前勝利者,自己了解他不過是一個效忠于民眾大本營前的先驅,以后要始終聽民眾的指揮,為民眾效命。endprint
——李大釗 《要自由集合的國民大會》(1920年8月17日)
真正合理的社會主義,沒有不顧個人自由的 真正合理的個人主義,沒有不顧社會秩序的;真正合理的社會主義,沒有不顧個人自由的。
——李大釗 《自由與秩序》(1921年1月15日)
自由的花是經過革命的血染,才能發(fā)生的 此次俄國革命,足以表示全世界人類共同的精神。它的辦法,雖然不能認為終極的理想境界,但它是革命的組織,是改造必經的階段,自由的花是經過革命的血染,才能發(fā)生的。
——李大釗 《俄羅斯革命之過去、現在及將來》(1921年3月21日)
專家解讀:共產黨人初心的早期表達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這句話生動概括了李大釗在創(chuàng)立中國共產黨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歷史作用。作為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中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解放和發(fā)展道路等最初設想和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早期表達,至今仍然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整個黨。
——他的“民族解放”“民族再造”“民族復活”等思想,是我們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早期表達,是催生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原因。
孫中山是第一個響亮喊出“振興中華”口號的愛國者。早在1894年11月,他就組織成立興中會,取“振興中華”之意,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作為立會宗旨。1911年10月,孫中山領導發(fā)動了辛亥革命。這場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2000余年的封建皇權制度,但革命成果很快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面貌依然沒有得到改變。
李大釗自幼就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他后來回憶說,1907年,“感于國勢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奮國群之良策,乃赴天津投考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在校六年,他深入研究了政治經濟學方面的科學?!半S政治知識之日進,而再建中國之志亦日益騰高?!蹦菚r,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均是自費,李大釗由于家境貧困,所需學費只得靠夫人典當挪借,勉強得以維系。走出北洋法政專門學校,他“仍感學識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東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在日本留學三年,他的最大收獲是,“益感再造中國之不可緩”。1916年回國后,李大釗決心為挽救“神州陸沉”,為“再造中華”而努力奮斗。他把明朝因抗御強暴、反對權奸而慘遭殺害的楊繼盛“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詩句,改造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以勵己志。
李大釗從辛亥革命的結果認識到靠孫中山的國民黨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無法完成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因此,1916年5月,李大釗在《民彝與政治》一文中鮮明地提出“再造神州”“中華再造”“再造中國”等思想。他指出:“今日為世界再造之初,中華再造之始?!币耙愿镂抑?,洗我之心,而先再造其我,棄罪惡之我,迎光明之我;棄陳腐之我,迎活潑之我;棄白首之我,迎青年之我;棄專制之我,迎立憲之我;俾再造之我適于再造中國之新體制,再造之中國適于再造世界之新潮流。我不負此中國,中國即不負此河山”。
李大釗提出的適合中國的新體制是一個什么樣的體制呢?1917年4月18日,也就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半年前,李大釗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要抗拒西洋、植獨立自主之基的思想,強調這是“中華國家之再造,中華民族之復活為絕大之關鍵”。為了動員全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1919年10月12日,李大釗《在〈國民〉雜志社成立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講》中,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歷史任務,指出:“世界上的軍國主義、資本主義,都像唐山煤礦坑上的建筑物一樣,它的外形盡管華美崇閎,它的基礎,已經被下面的工人掘空了,一旦陷落,轟然一聲,歸于烏有。我們應該在那威勢煊赫的中間,看出真理的威權,因而發(fā)生一種勇氣與確信,敢與它搏戰(zhàn),信它必可摧拉?!痹谥袊e貧積弱的悲慘時代,李大釗看出了人民群眾中蘊藏的巨大力量,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信和革命勇氣。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的勝利并建立起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李大釗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希望。他迅速把目光轉向俄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釋十月革命勝利的原因,先后發(fā)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著名演說和文章。通過系統(tǒng)介紹馬克思主義,揭示馬克思主義與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關系,使中國的先進分子很快得出了“走俄國人的路”的結論。
俄國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取得成功的。“走俄國人的路”就要首先建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生了。
——他是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他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促使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848年,第一次傳入中國、見諸中文是1899年出現在上?;浇虖V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上。也就是說,在標志著古老中國被列強的堅船利炮所打開的鴉片戰(zhàn)爭八年后,指導世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這一科學理論就誕生了。為什么那時沒有引起中國有志之士的重視呢?因為他們不了解馬克思主義。因此,李大釗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擔當,是從了解馬克思主義入手的。
在留學日本回國后,李大釗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問題。他反復強調,誰要想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就必須盡畢生之精力。他說:“拼上半生的工夫來研究馬克思主義,也不過僅能就它已刊的著作中,把它反復陳述的主張得個要領,究不能算是完全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彼虒藗儯骸把芯狂R克思的學說,須得先把它的重要著作《資本論》有系統(tǒng)地研究起來。”1919年,他發(fā)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公開宣稱:“自俄國革命以來,‘馬克思主義幾有風靡世界的勢子,德奧匈諸國的社會革命相繼而起,也都是奉‘馬克思主義為正宗?!痹谶@篇文章中,李大釗比較系統(tǒng)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思想。endprint
在研究過程中,李大釗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理論。十月革命的實踐,使他更加確信馬克思主義是解決中國問題唯一正確的道路。他認為:“俄羅斯式的革命,可以說是二十世紀式的革命。像這般滔滔滾滾的潮流,實非現在資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這種世界的社會力,在人間一有動蕩,世界各處都有風靡云涌、山鳴谷應的樣子。在這世界的群眾運動的中間,歷史上殘余的東西——什么皇帝咧,貴族咧,軍閥咧,官僚咧,軍國主義咧,資本主義咧——凡可以障阻這新運動的進路的,必挾雷霆萬鈞的力量摧拉他們?!?/p>
在傳播過程中,李大釗注重結合中國實際進行反思。后來,他概括這一時期的心路歷程時說:“數年研究之結果,深知中國今日擾亂之本原,全由于歐洲現代工業(yè)勃興,形成帝國主義,而以其經濟勢力壓迫吾產業(yè)落后之國家,用種種不平等條約束制吾法權稅權之獨立與自主。而吾之國民經濟,遂以江河日下之勢而趨于破產。今欲挽此危局,非將束制吾民族生機之不平等條約廢止不可。”他告訴人們:“社會黨人的運動,是半有產階級的運動;共產黨人的運動,是無產階級的運動。社會主義的運動,是創(chuàng)造的進化;共產主義的運動,是創(chuàng)造的革命。”對于歷史上曾經出現的“以夷制夷”的救國思路,李大釗給予徹底批判,他啟發(fā)人們:“不可再蹈從前‘以夷制夷的覆轍?!砸闹埔倪@句話里,不但含著許多失敗、失望的痛史,并且實在可以表現民族的卑弱恥辱。無論以人制人,虎去狼來,受禍還是一樣。就是幸而依人能求茍活,這種卑陋的生活,也終于自滅而已。試看從前的外交陳跡,那樣不是這樣失敗的!”
李大釗還領導了關于社會主義的公開論戰(zhàn)。論戰(zhàn)的實質是站在實用主義立場的改良主義的方法,還是站在社會主義立場的根本解決的方法之間的沖突。李大釗從世界史的關聯(lián)性出發(fā),指出了十月革命具有決定全世界未來動向的重大意義,分析了中國人在帝國主義列強統(tǒng)治下正逐漸變?yōu)椤笆澜绲臒o產階級”的趨勢,認為現在世界經濟組織正從資本主義轉變?yōu)樯鐣髁x,中國平民從資本主義經濟組織受到的間接壓迫,比各國工人階級受到的直接壓迫更沉重,在全世界蓬勃發(fā)展的工人運動中,中國欲發(fā)展資本主義即使在理論上可能在實際上也行不通。再從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來看,其他國家都已處在“社會主義陣營”地位,中國已沒有時間按部就班地先從發(fā)展資本主義開始。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不孤立地發(fā)展實業(yè),“非由純粹的生產者組織政府,以鏟除國內的掠奪階級,抵抗此世界的資本主義,依社會主義的組織經營實業(yè)不可”。
李大釗提出的中國革命的綱領,在當時的中國先進分子中引起了共鳴。陳獨秀曾在《社會主義批評》一文中斷言:中國的將來只有社會主義,在資本主義完全崩潰之前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的困難是能夠戰(zhàn)勝也是必須戰(zhàn)勝的。這樣,選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成為大勢所趨。
——他以科學態(tài)度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較早地發(fā)現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實際結合才能使科學理論正確指導實踐。
李大釗是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堅定捍衛(wèi)者,但從不盲從。在他的認知世界里,具有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理論基礎。他認為,宇宙間充滿矛盾,正是這種矛盾的斗爭推動著事物的變化。從這種觀點出發(fā),他相信社會是前進的,新事物肯定會比舊事物優(yōu)勝。他在對西方代議政治表示懷疑的同時,就確信取而代之者必定是更為優(yōu)勝的制度。這種優(yōu)勝的制度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制度。
當時,不少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偏于紙上空談”。通過系統(tǒng)研究,李大釗比較早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而不是抽象的學理和不變的教條,研究馬克思主義必須研究它“怎樣應用于中國今日的政治經濟情形”,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他指出:“本來社會主義的歷史并非自馬氏始的,馬氏以前也很有些有名的社會主義者,不過他們的主張,不是偏于感情,就是涉于空想,未能造成一個科學的理論與系統(tǒng)。至于馬氏才用科學的論式,把社會主義的經濟組織的可能性與必然性,證明與從來的個人主義經濟學截然分立,而別樹一幟,社會主義經濟學才成一個獨立的體系,故社會主義經濟學的鼻祖不能不推馬克思?!?/p>
1919年8月17日,李大釗在《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中再次指出:“一個社會主義者,為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fā)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于環(huán)繞著他的實境。所以現代的社會主義,包含著許多把他的精神變作實際的形式使合于現在需要的企圖。這可以證明主義的本性,原有適應實際的可能性,不過被專事空談的人用了,就變成空的罷了。那么,先生所說主義的危險,只怕不是主義的本身帶來的,是空談他的人給他的?!边@一重要論斷為馬克思主義深深扎根于中國這片土地上,提供了重要的現實根據。此后,李大釗指導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的人,早上到北大研讀馬克思主義書籍,下午從事政治、社會活動,晚上聚在一起討論革命問題,并就“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于中國”問題進行辯論。這些學習活動,加深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產生了進一步組織起來開展革命斗爭的強烈要求。這為后來成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打下了基礎。
在這篇文章中,他還指出:“大凡一個主義,都有理想與實用兩面。例如民主主義的理想,不論在哪一國,大致都很相同。把這個理想適用到實際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有些不同。社會主義,亦復如是。他那互助友誼的精神,不論是科學派、空想派,都拿他來作基礎。把這個精神適用到實際的方法上去,又都不同。我們只要把這個那個的主義,拿來作工具,用以為實際的運動,他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一種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在清朝時,我們可用民主主義作工具去推翻愛新覺羅家的皇統(tǒng)。在今日,我們也可用他作工具,去推翻那軍閥的勢力。在別的資本主義盛行的國家,他們可以用社會主義作工具去打倒資本階級。在我們這不事生產的官僚強盜橫行的國家,我們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驅除這一班不勞而生的官僚強盜。一個社會主義者,為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fā)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于環(huán)繞著他的實境?!边@些論述深刻地揭示了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的辯證關系。后來,我們黨不斷糾正在對待馬克思主義、對待共產國際指示上存在的機械教條錯誤,逐步走出一條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正確道路,歷史地看,李大釗的早期探索和理論貢獻功不可沒。endprint
——他提出“戰(zhàn)爭的勝利者究竟是民眾”和“合理的社會主義沒有不顧個人自由的”等思想,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把人民疾苦放在第一位是李大釗早期思想的主題。他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絕大功績,就是指明“社會主義的實現,離開人民本身,是萬萬做不到的”。在他看來,“知識階級的意義,就是一部分忠于民眾做民眾運動的先驅者”,“要想把現代的新文明從根底輸入社會里面,非把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氣不可”。
強調在經濟上幫助人民。1919年8月17日,他在《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中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闡述解決群眾經濟問題的重要性?!耙礼R克思的唯物史觀,社會上法律、政治、倫理等精神的構造,都是表面的構造。他的下面,有經濟的構造作他們一切的基礎。經濟組織一有變動,他們都跟著變動。換一句話說,就是經濟問題的解決,是根本解決。經濟問題一旦解決,什么政治問題、法律問題、家族制度問題、女子解放問題、工人解放問題,都可以解決”。
強調在政治上幫助群眾。1921年1月15日,他在《自由與秩序》一文中,深刻闡述了個人與社會、自由與秩序的關系?!罢嬲侠淼膫€人主義,沒有不顧社會秩序的;真正合理的社會主義,沒有不顧個人自由的。個人是群合的原素,社會是眾異的組織。真實的自由,不是掃除一切的關系,是在種種不同的安排整列中保有寬裕的選擇機會;不是完成的終極境界,是進展的向上行程。真實的秩序,不是壓服一切個性的活動,是包蓄種種不同的機會使其中的各個份子可以自由選擇的安排;不是死的狀態(tài),是活的機體。我們所要求的自由,是秩序中的自由;我們所顧全的秩序,是自由間的秩序。只有從秩序中得來的是自由,只有在自由上建設的是秩序?!?/p>
強調重視發(fā)揮群眾在革命中的作用。1920年8月17日,他在《要自由集合的國民大會》一文中,斷定“這次戰(zhàn)爭的勝利者,究竟是民眾;這次戰(zhàn)爭的失敗者,究竟是敗于民眾的面前”。他不僅重視工人階級在革命中的先鋒作用,直接從事工人運動,而且重視農民在革命中的生力軍作用,積極發(fā)動和組織農民斗爭。他說過,革命者要關心水深火熱中“倒臥著幾千百萬倒懸待解的農民”,要“去引導他們走出這個陷溺,轉入光明的道路”。
強調在處理內部關系上關心群眾。1919年7月6日,他在《階級競爭與互助》一文中分析社會主義社會的內部關系,他指出:“總結一句話:我信人類不是爭斗著、掠奪著生活的,總應該是互助著、友愛著生活的。階級的競爭,快要息了?;ブ墓饷?,快要現了?!?/p>
李大釗的群眾觀點和群眾意識,反映了他對無產階級政黨性質的深刻認識,體現了黨的歷史使命。在選擇社會主義、籌備建黨時,他就把立足點、落腳點放在維護人民的利益、發(fā)揮群眾的歷史作用上,為后來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他提出的“自由的花是經過革命的血染”和靠努力“打出一片光明”等觀點,彰顯了黨在創(chuàng)立時期就具有的勇往直前、奮斗不息的戰(zhàn)斗精神。
1840年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繼,付出了昂貴的代價。這使李大釗早就看到推翻舊制度、建立新社會,必須經過長期的艱苦斗爭才能實現。1919年7月13日,在《真正的解放》一文中,他明確指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網開三面,把我們解放出來,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抗拒沖決,使他們不得不任我們自己解放自己。不是仰賴那權威的恩典,給我們把頭上的鐵鎖解開,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從那黑暗的牢獄中,打出一道光明來。”這就提出了怎樣實現民族解放的問題。他認為,民族解放是等不來的,是祈求不來的,敵人也絕不會“恩典”我們。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打敗敵人,“自己解放自己”。然而,從反抗敵人的壓迫到徹底打敗敵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甚至流血犧牲,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既要堅信正義的事業(yè)最終會取得勝利,又要看到最終的勝利是一個由量變到質量的過程,積小勝為大勝的過程,只有不懈奮斗,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才能不斷縮短這個過程,爭取勝利早日來臨。
面對血與火的考驗,為了激勵人們長期斗爭、最后勝利的信心,1918年11月,他在《庶民的勝利》一文中指出:“須知一個新命的誕生,必經一番苦痛,必冒許多危險。有了母親誕孕的勞苦痛楚,才能有兒子的生命。這新紀元的創(chuàng)造,也是一樣的艱難。這等艱難,是進化途中所必須經過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彼€以俄國十月革命為例指出:“俄國這次大革命,不是獨獨代表俄國精神,是代表人類共同的精神。……他的辦法,雖然不能認為終極的理想境界,但他是革命的組織,是改造必經的階段,自由的花是經過革命的血染,才能發(fā)生的?!痹谶@里,李大釗借用嬰兒降生前給母體帶來的苦痛,說明革命必須歷經艱難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用俄國十月革命的事實說明,勝利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人民的自由生活是用革命者的鮮血換來的。
為了激發(fā)人民的革命斗志,李大釗率先成為一名戰(zhàn)士,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他說:“平凡的發(fā)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險奇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薄傲餮氖拢撬匾?,然亦非所敢辭。要知道犧牲永遠是成功的代價。”李大釗在北方的革命活動,嚴重地動搖了反動政府的統(tǒng)治基礎。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fā)后,北洋政府就以“假借共產學說,嘯聚群眾,屢肇事端”為由通緝他,由于他及時住進蘇聯(lián)駐華大使館而躲過一劫。1926年3月,他又參與領導有10萬群眾參加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示威游行,并組織2000人到國務院請愿。反動軍警在段祺瑞政府門前廣場上濫殺手無寸鐵的群眾,制造了“三一八”慘案。李大釗沒有被屠刀所嚇倒,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北京的共產黨員由300多人發(fā)展到1000多人。為了消滅共產黨,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一周前,1927年4月6日,張作霖派軍警突襲搜查蘇聯(lián)駐華大使館,逮捕了李大釗。在監(jiān)獄里,敵人用盡種種刑罰,李大釗寧死不屈。在絞架下,李大釗發(fā)表最后的演說。他說:“不能因為今天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我們已經培育了很多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
李大釗用智慧和激情表達了共產黨人的初心,用生命和熱血踐行了共產黨人的使命,他那勇往直前、奮斗不息的偉大精神永遠鐫刻在黨的旗幟上。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責任編輯 / 馬永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