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鐘愛
與春風、夏暑、秋燥不同,冬天給人們帶來的是另一種感受———寒冷。中醫(yī)認為,寒為陰邪,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由于人身之陽氣根源于腎,所以寒邪最易中傷腎陽。冬季養(yǎng)生的要點在于補腎養(yǎng)腎,因而防寒保暖是最重要的養(yǎng)生舉措之一。
腎主納氣,適度鍛煉多按摩
冬天的生活起居要有規(guī)律,建議多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不但能增強與人體免疫有關的腎氣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力,還因“腎主納氣”,能夠幫助肺氣呼吸,預防多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腎主骨”,冬天經常叩齒有益腎、堅腎之功。腎“在液為唾”,冬日閑暇時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滿口后,慢慢分三口咽下,能夠滋養(yǎng)腎精。腎之經脈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為其主穴,冬夜尤其是最寒冷的三九天,睡前用熱水泡腳,并按揉腳心,有滋腎陰、助陽氣生發(fā)的功效。
在鍛煉的時間上,可以在上午7~9點練按摩功以取暖。建議雙手掌互摩,然后交替用手掌摩手背、手指,摩擦雙腳。摩擦既能生熱,也可除寒。早餐后休息30或60分鐘,可以適當做些家務勞動,如整理書籍、擦桌椅、拖地板、清掃衛(wèi)生間等,或做點休閑活動,如看書、寫作、繪畫、撫琴、養(yǎng)魚、養(yǎng)鴿、養(yǎng)貓、做盆景、根雕等,但以不過勞為度。適當運動可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抗寒能力。早晚可練梳頭功,有助于腦部血液循環(huán),并可醒腦益智,亦可取暖。
腎者主蟄,多曬太陽巧進補
冬天人處于“陰盛陽衰”狀態(tài),中醫(yī)又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因而適合“負日之暄”。就是進行日光浴,有助于陽氣向上升發(fā)。腎與膀胱,一臟一腑,互為表里。膀胱經脈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當其沖。因而要注意胸背部位的防寒保暖,建議穿著棉背心保護胸背。
另外,冬季養(yǎng)腎巧進補,可以選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溫腎壯陽、產熱量高的食物,這對體質虛寒者尤其有益。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圓等。五色入五臟方面,中醫(yī)認為黑色的食物能入腎強腎,亦宜擇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骨雞、海帶、紫菜之類。
冬日宜常進各類溫性熱粥,既能祛寒,又可給養(yǎng),還能療疾。明代著名醫(yī)家張景岳有句名言說:“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北仨殢娬{,冬令飲食不可過咸,因咸味入腎,致腎水更寒,有擾心陽。另外要切忌寒涼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斫傷元陽。
寒從腳生防腳寒也要暖背部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一旦足部著了涼,很容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婦女痛經和泄瀉等癥。足部的保暖方法很多,除了穿著保暖性能好的衣褲、鞋襪外,平時還要注意多活動腳部,如參加跑步、競走、散步等運動。晚上用熱水洗足取暖御寒,上床前平坐凳上,平定情緒,調平呼吸,排除雜念,用溫水洗泡腳,邊洗邊用手摩擦雙腳,約15分鐘后擦干水。腳干后先將左腳抬起,擱在右腿膝部,用左手握腳趾,盡力往外扳,用右手擦足底心前1/3處凹陷中的涌泉穴為中心,擦得范圍大一些,擦至發(fā)熱為度;然后改將右腳擱在左膝部,用右手用力扳足趾,左手擦腳底心發(fā)熱。
中醫(yī)認為,背為陽中之陽,為督脈和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督脈總督全身之陽氣,太陽經主全身之表。風寒之邪侵入體內,太陽經首當其沖。如果背部保暖不好,風寒之邪容易通過背部侵入人體,損傷陽氣致病。對老人、兒童及體質虛弱者來說,注意背部保暖尤為必要。背部保暖的方法十分簡單,只要多穿一件貼身的棉背心或皮毛背心就可以,睡覺時應注意背部不要著涼。
北方有“去寒就溫”的說法,但切勿過分保暖,以至動輒汗出。冬季陽氣閉藏于內、陰氣充布在外,若調攝失當,過貪辛熱暴暖,就會內擾陽氣,使之外泄,或積熱于內,形成陰虛火旺,痰熱瘀血,到春天就會發(fā)溫病、時病,或誘發(fā)宿疾。過于追求溫暖的做法違背冬季斂陽護陰,以養(yǎng)“藏”為本的養(yǎng)生原則,對身體健康不利。
保暖防寒,也要注意加濕透氣
冬季人們在防寒保暖的時候,會比較容易上火。上火的原因既有外界致病物的作用,又有人們缺乏陰氣滋潤的因素。當然,也與冬季氣候干燥有關。如今很多寫字樓、家庭里面,都裝有暖氣或取暖器等,溫熱的環(huán)境會加快濕氣的蒸發(fā),使環(huán)境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大大降低。在這種環(huán)境中,鼻、咽、氣管、支氣管的黏膜很容易脫水,使纖毛運動減弱,黏液分泌減少。當吸入空氣中的塵埃、細菌時,呼吸道就不能像正常時那樣,很快將吸入的塵埃、細菌清除出去,從而誘發(fā)或加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中相對濕度低,人體表皮水分會加速散失,導致皮膚彈性下降,出現(xiàn)表皮粗糙、細胞脫屑,加速皮膚衰老,破壞皮膚的抵抗力。
對于干燥氣候引起的一些生理病理現(xiàn)象,只有采取增加水分的措施才能補救。使用取暖器的家庭應注意保持居室里的濕度。最好使用濕度計進行觀察,在適宜的溫度下,使人體感覺舒適的濕度應為30%~40%。如果相對濕度低于30%,可以在地上灑些水,或勤用濕拖把拖地板。也可以在取暖器上放盆水或濕毛巾,以增加空氣中的濕度。若能在室內養(yǎng)兩盆水仙,不但能調節(jié)室內相對濕度,還能使居室顯得生機勃勃,春意融融。此外,平時要多喝水,皮膚可適當用一些潤膚劑。
另外,經常開窗、通風換氣,讓大自然中充滿新鮮氧的潔凈空氣進屋來,把屋內的濁氣放出去,可使人心胸開朗,精神振奮。室內空氣中存在著許多致病菌,通過空氣對流的作用,可將它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來消滅它們。早起開窗,呼吸一點冷空氣,對振奮精神也大有好處。
勤開門窗雖是一種簡單的辦法,但往往能事半功倍。勤開窗門在南方較易做到,甚至冬天亦然,問題是人們要認識這一措施的重要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