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菲
摘 要:幼兒園的班級是幼兒學習、游戲的主要場所,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一日活動的開展,教師與家長的溝通等都是依托班級為基地進行的。因此,班級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從本班班情出發(fā),從實際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借鑒別班經(jīng)驗、相互探討、書籍指導等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探究班級管理之道,為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服務。
關(guān)鍵詞:幼兒園;班級管理;策略
每天最靈動的時光都是和孩子一起度過,在我們和孩子日漸親密的同時,班級管理的問題也在滋生。因為師生關(guān)系近,我發(fā)現(xiàn)班上孩子出現(xiàn)一些壞習慣:如排隊去做操,小朋友有時會把隊伍排成S型,繞來繞去很開心。有一次看到樓梯的最后幾節(jié),有幾個小朋友是滑下來的,這情景讓我膽戰(zhàn)心驚;在活動室里,孩子“安靜”的本領(lǐng)也比較差,總喜歡交頭接耳;一點點小事,總喜歡“老師,老師”報告,依賴老師處理問題……種種小問題,讓我變得焦急,也讓我變得很嚴厲:“給我練坐!”“你們這么吵,不要下去玩游戲了!”“學小花貓輕輕走路,難道不會嗎?”我也開始變得很嘮叨:“喝水的小朋友快一點”“穿衣服快一點”“吃飯要保持安靜”。有些話反反復復去說,可是收效甚微。于是,我明白一味的嚴格,繃著臉不是個辦法,畢竟孩子的天性我是曉然于心的:他們愛玩、愛動、愛模仿、愛新刺激。我的心中十分郁結(jié),開始尋求多方解決之道。
首先,我開始留意其他班孩子的情況,發(fā)現(xiàn)樓上班級的孩子也調(diào)皮,可是他們班的孩子就算吵分貝也不高,怎么回事?我發(fā)現(xiàn)他們班的老師就算生氣、批評,也不會扯著嗓子,提高分貝,而是慢條斯理跟孩子說,這是一種直接的“身教”。其次,虛心向班級常規(guī)好的教師請教,在更新認識后,我總結(jié)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常規(guī)管理方法。
一、從“安靜”入手
進入大班以后,我發(fā)現(xiàn)班里的孩子交往意識開始增強,他們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這對他們個體來說,是社會性發(fā)展進步的表現(xiàn),但是從班級管理角度講,不利于紀律意識的培養(yǎng)。有一招叫講“悄悄話”很管用。老師上課的時候,故意用很小的甚至只有口型的聲音來跟孩子交流。小朋友為了能聽清楚老師說的話,就會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去聽。這時候孩子就會“主動”靜下來。平時各個過渡環(huán)節(jié),也要求孩子用老師聽不到的聲音交流,這樣比起“不能說話”的要求,既有效,又能控制孩子講話的分貝,整個教室也能安靜而活潑。有時候,老師又變成用“粗粗的聲音”“細細的聲音”“扁扁的聲音”,幼兒在游戲中跟著老師愉快地進入秩序。
二、讓“傾聽”助力班級管理
我們班小朋友的傾聽意識薄弱,一是因為小班中班時孩子自我中心比較明顯,不太愿意傾聽別人的想法,二是老師沒有采取檢驗的辦法。而傾聽是很重要的一項能力,進入大班,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意識,我在班里發(fā)起了“我會做個安靜的聆聽者”游戲:老師在課上隨機請一個小朋友重復剛才小朋友的話,如果他沒有說上來,就要在座位上站一分鐘。到后來,如果有小朋友回答不上來,別的小朋友會很自然地提醒“那就站一會兒吧”。傾聽不僅是一項常規(guī)的要求,還是幼兒今后成長很重要的一項素質(zhì)。
三、善用音樂,代替教師發(fā)言
“一首歌的時間”可以有很多妙用。小朋友進入午睡房,老師播放一首幼兒熟悉的音樂,音樂結(jié)束了,每個孩子必須躺下了。這比起我之前總是提醒孩子們“快一點”或者用倒數(shù)的辦法都來得有效。孩子可以自己掌握脫衣的速度,但是前提是你必須在一首歌的時間內(nèi)把事情解決好。一首歌也可以有很多妙用:一首歌的時間,每個孩子必須收拾完,回到座位上。一首歌的時間,每個孩子必須吃完東西,小凳子搬到前面來了。于是,我開始收集音樂,就餐的、收拾玩具的、過渡環(huán)節(jié)的、起床的,慢慢形成常規(guī),讓美妙的音樂代替教師的催促,孩子在無形中就會受環(huán)境的影響,學會自我管理。
四、改編游戲,讓班級管理更生動有趣
“老狼老狼幾點鐘”這個戶外互動很受孩子們歡迎,我把它也遷移到課堂上,只是要求換成“當5點鐘的時候,所有小羊都要靜止不動,否則就會被抓出來吃掉,沒得玩游戲了”。玩夠了“木頭上”的游戲,換一個游戲,小朋友立即能配合得玩很久。有時候老師請小朋友當老狼,去抓小羊,小朋友的積極性也馬上能被提起來。等待吃飯環(huán)節(jié),做一個“靜待花開”的游戲,請小朋友洗完手后,舉成小花,靜靜想“今天我要吃什么?吃完要去看哪本書?”等飯盛好了,花也就開了,這樣幼兒在游戲中,在情境中,也在秩序中……
班級管理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shù),它需要教師不斷思考,不斷摸索適合班級的常規(guī),它既不能靠恐嚇,這樣只會帶來噤若寒蟬的幼兒,也不能放任自流,畢竟集體有集體的規(guī)范,“靜若處子,動如脫兔”是班級常規(guī)最完美的寫照,它是安靜與活潑的統(tǒng)一,是個體與集體最和諧的狀態(tài),也是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孜孜以求的夙愿。
參考文獻:
[1]韓冬梅.幼兒園常規(guī)教育的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鐘鳴.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