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紅
摘 要:孩子們的人生剛剛起步,他們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其價值觀形成還處于一種觀望、仿效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尤其是中小學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更真、更顯?!皟r值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是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等的方方面面,都能清楚地折射出其鮮明的價值觀。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責無旁貸!
關鍵詞:培養(yǎng);價值觀;下一代
案例一:我聽了一位教師的公開課之后,老師們、評委們評價甚高:學生興趣特別濃厚,參與意識特別強,課堂氣氛極為活躍,的確算得上一節(jié)難得的優(yōu)質課。是啊,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就不愁學生學不好了。我也有點兒納悶兒,這位老師的課,我也聽過幾次,可也覺得平平,這一節(jié)真是反差甚大!有一次,這位老師不經意間透露了玄機:上課前給學生許諾,課堂回答一個問題獎練習本一個,回答三個以上另獎一支筆……原來如此,這一招的確“高”。一摞練習本子、一盒筆的效應真的不小啊??墒牵獠恢⒆觽兊膶W習,是被這些有價的,實實在在的實物牽引著的?!笆罩畺|隅,失之桑榆”,價值觀的扭曲,那才是最可怕的。
案例二:學校為了鼓勵先進學生,激勵學困生,召開了一次表彰大會,學校為那些“十佳十星”榜上有名的學生,優(yōu)秀班干部,三好學生略備薄禮。為獲獎學生一次發(fā)幾個練習本和一張獎狀,以示鼓勵。會后有的學生議論:“學校那么小氣就發(fā)兩個練習本,值多少錢?”“獎狀不過就是一張紙,有什么用?”這真是老師們誰都難以預料的啊,他們可都是平時我們眼中的驕子??!
這些真真切切的事例,我覺得撼動人心,發(fā)人深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勢在必行。筆者認為中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來自自身特質
自身特質包括個人的生理特質和心理特質,它是影響人們思想品德的內在因素,個人的心理特質受外界條件作用,引起個人特質的各個方面發(fā)生或大或小的變化。在現實生活中,心理建設的目標,概括地講就是修身。即按照社會的要求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精神,以達到身心兩方面的健康發(fā)展,當個人特質在此基礎上實現了整合時,思想品德也就自然而然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因此個人特質對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非常重要,但它不是人生來就有的,而是自己對外界條件作用的心理反應,慢慢形成的一種人生觀、世界觀、價值取向、求學精神、人生態(tài)度、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
二、來自家庭
家庭對思想品德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的影響;二是家庭整體的影響。世界很大,像個家庭;而家庭雖小,卻像個世界。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在這里啟蒙,一是學生在父母與他人互動中集中地觀察到父母的言行,并自覺不自覺地學習、模仿父母的為人處世方式;二是在家庭社會交往的過程中,中小學生不僅是旁觀者,而且是積極的參與者。
三、來自教育
就目前看,有的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現狀是:(1)思想品德目標理想化。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擬定了德育教育內容,也定期召開思想品德教育大會,卻不從實際出發(fā),習慣性地把中小學思想品德目標定位在理想化的虛幻的境界中,脫離了學生的品德實際認知水平,一味地唱高調,名義上的“加強”,實際上的“淡化”,最終影響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2)思想品德情感缺失。教育方法過于簡單陳舊、缺乏新意,注重說教,一味強調教育者單方面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沒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3)思想品德評價體系滯后。當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評價,缺乏科學的制度和體系,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老師們注重教學質量的提升,可淡忘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考試成績成為對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它是學生能否升學或畢業(yè)的主要依據,學生孝敬父母與否跟我們所教科目的成績無關,所以他們擠掉適時的思品教育去讓學生記一條定理,做一個練習,使學生失去了一個看似平淡卻受益匪淺的人格修養(yǎng)的好機會。
如今,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轉化為行動,是一種富國強民的有力舉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根本方法是統(tǒng)籌兼顧,也就是除經濟發(fā)展外,還要顧忌其他。思想方面應該是極為重要的一項。
關心下一代,培養(yǎng)其健康向上的價值觀,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必須群策群力,從現在做起,把工作做實、做細,因為這關乎國家的未來、民族的興衰。
參考文獻:
[1]張偉升.論當代青年學生價值觀問題[J].理論界,2005(1):146-147.
[2]許華.試析“流行文化”對高校學生價值觀的影響[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9(1):55-56.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