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惠 王棟
摘要:司馬遼太郎是日本大眾文壇的巨匠,他不僅對日本歷史的發(fā)展做出深刻的剖析,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文章試圖以《從長安到北京》為分析文本,從鐵器的使用,流民、糧食與政治方面剖析作為一個日本學者的角度對中國歷史以及中國現(xiàn)狀的認識。
關鍵詞:司馬遼太郎;鐵器;流民;糧食;政治;從長安到北京
一、從長安到北京
日本大眾文壇的巨匠司馬遼太郎對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也抱有極大的興趣,并對之做出獨特的解讀。司馬遼太郎原名福田定一,因崇拜司馬遷,故以“遠不及司馬遷”之意為自己取筆名“司馬遼太郎”。這個中日結合的筆名既體現(xiàn)了司馬遼太郎對司馬遷的崇拜,也在謙遜中表現(xiàn)了自己愿追隨司馬遷的遠大理想,由此開啟了司馬遼太郎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探求之路。
司馬遷的《史記》比較客觀的記載了為政者的得失,這對后世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民生情況有很很大的幫助。司馬遼太郎就是其中之一。站在一個日本學者的角度,可能在閱讀了大量中國古代歷史資料后,看待中國的政治經濟問題會更可觀。
本書中司馬遼太郎闡述了他對中國歷史以及當時中國現(xiàn)狀的獨特看法,其筆觸涉及政治、經濟、思想諸多方面,行文之中還有信手拈來的中日比較以及對中國諸多人物的品評。可以說《從長安到北京》是解讀司馬遼太郎中國觀的重要文本,本文僅就其中的幾個方面略作剖析。
二、鐵器、流民、糧食經濟與政治
(一)鐵器的使用
鐵器的使用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司馬遼太郎高度評價了鐵器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他認為再沒有什么比使用鐵器對人類社會及其精神的影響更為深遠的了。在過去使用木器和石器的小生產時代,由于生產率低,人們不會想要增加土地,更不會去掠奪他人的土地。欲望少,導致人們的好奇心少,人人老實厚道,安于現(xiàn)狀。而鐵器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業(yè)生產率,刺激了人們對土地私有的欲望,從而增強了人們的好奇心,形而下的好奇心變?yōu)樾味系暮闷嫘模簿彤a生了思想和學問。
中國作為古代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開始使用鐵制農具,對此司馬遼太郎深表敬佩。在鐵器使用方面日本遠遠落后于中國,所以古代一直學習中國先進的文明。他從鐵器的使用這一角度解讀中國古代的歷史,認為正是鐵器的使用和普及使得秦朝打敗六國,統(tǒng)一中國。漢朝制鐵業(yè)繁榮,鐵器的普及帶來了大漢帝國的強盛,特別是漢武帝時期,司馬遼太郎認為那是古代中國最為繁盛的時期。這一時期,漢民族連續(xù)出兵匈奴,最終打敗草原騎馬民族,掃除了邊境的隱患。關于此次戰(zhàn)爭的勝利,司馬遼太郎認為是大漢的鐵制兵器優(yōu)于匈奴的青銅器兵器的緣故。
此外,鐵器的使用帶來了相關產業(yè)的繁榮。比如建筑、運輸業(yè)的發(fā)展使人們可以四處游覽,開闊了視野,也增強了好奇心;而各種日常及工藝工具的使用刺激了人們對物理學、化學的探求欲望,各種新發(fā)明層出不窮。古代的漢民族具有極其旺盛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成果。
然而制鐵需要大量的木材,漢朝時為制鐵器,大量砍伐森林。中國氣候干燥,森林復原極其困難。漢武以后,森林衰弱,鐵器普及停滯,從而導致漢民族的好奇心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儒教原理向社會的滲透,人們漸漸失去競爭意識,開始安于統(tǒng)治秩序,醉心倫理道德。司馬遼太郎從鐵器使用的角度認同了中國古代文明自漢武帝以后開始走下坡路的觀點,他甚至認為近代魯迅、胡適等人欲廢除儒教以謀求國家發(fā)展,事實上還應考慮到鐵器使用減少也是中國社會發(fā)展落后的一個因素。
(二)流民、糧食政治經濟學
中國氣候一旦發(fā)生干旱,在相當廣的地域內就會出現(xiàn)寸草不生的情況,若干旱面積達到中國全境的60%的話,就會天下大亂。人們?yōu)榱松娑鴴仐壌迓?,甚至襲擊其他的村落,淪為流民。流民群不斷增大,便開始尋找能夠養(yǎng)活他們的將軍,這時就會出現(xiàn)所謂的英雄。他認為楚漢之爭時的項羽與劉邦就是這樣的英雄。
司馬遼太郎一下子領悟到當年劉邦打敗項羽的原因,他將這一發(fā)現(xiàn)運用到此后發(fā)表的歷史小說《項羽與劉邦》中,引起極大的反響。他提出中國政治的第一要義就是讓人民吃飽飯,饑荒導致流民暴亂,動亂中會出現(xiàn)讓流民吃飽飯的首領,他會帶領民眾推翻舊王朝,從而引起王朝的更替。因此,中國的政治家非常重視農業(yè)生產,并將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施政的根基。這與后來中國鄧小平先生對中國問題的認識相類似,當然當年司馬遼太郎不一定會想到短短幾十年后中國經濟增長能這么快,中國與之相比,中國改革就是從農村開始,日本雖有應仁、文明之亂,卻沒有出現(xiàn)大饑荒,相反農業(yè)卻獲得了飛速的發(fā)展。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日本古代史上最初的商品經濟繁榮期。也就是說,在日本很少出現(xiàn)足以動搖政治統(tǒng)治的流民暴亂,因此日本施政者懼怕人民的意識淡薄,而日本人民也不怎么關注政治,政治感覺淡漠。他關于中國政治的這一解讀可謂新穎、獨特,為人們重新思考中國歷史提供了嶄新的視角。
同時,應該指出的是,司馬遼太郎認為新中國的政治家們延續(xù)了這種歷史傳統(tǒng),重視糧食問題,不論是內政還是外交,讓人民吃飽飯始終是政治的核心。司馬遼太郎對新中國優(yōu)先發(fā)展農業(yè),在不犧牲農業(yè)的前提下,緩慢發(fā)展工業(yè)的施政方針予以了肯定,他認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中國可能會再度發(fā)生流民暴動,剛剛建立的新政權也有可能遭到顛覆。
三、結語
他敏銳地感受到中國發(fā)展的延續(xù)性,他認為雖然歷史的發(fā)展是不可預料的,但是,不管中國將向何處發(fā)展,也不管中國將如何發(fā)展,這個古老的民族一定會背負著某種歷史傳統(tǒng),按照貫穿于其歷史的中國式原則向前發(fā)展。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由于兩國國情、歷史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不同,再加上政治傾向的問題,他的中國認識既有正確的一面也有錯誤的一面。所以對于司馬遼太郎的中國認識人們應該正確的看待,不可一味恭維。
參考文獻:
[1]司馬遼太郎.項羽與劉邦[M].王學東,譯.南海出版公司,2009.
[2]王珊珊,湯美佳.試論司馬遼太郎的中國之旅——以《從長安到北京》為中心[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0(03).
[3]佟君.司馬遼太郎及其中國文化觀[J].日本學刊,2000(01).
[4]司馬遼太郎.司馬遼太郎全集46[M].文蕓春秋,1996.
[5]司馬遼太郎.長安から北京へ[M].中央公論社,1977.
(作者單位:孔惠,曲阜遠東學院;王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