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
我的家鄉(xiāng)在中國版圖中部的陜西西安,古的時候叫作長安,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作為十三朝的帝都,是一座三千多歲,四四方方的老城,古樸、端莊、沉穩(wěn)。孕育出的西安人,是一群皇族氣息十足,京畿之地氣場濃郁的居民,豪放、坦蕩、率真。從骨子里向外散發(fā)著一縷縷的霸氣。
我就出生在這塊秦地上,也是在這里長大成人,血脈中流淌的基因,早已將我融化在了這里,不管是外出求學(xué),還是出差或者旅游,每每離開,總覺得會有一根線牽著,會有一顆心連著,說白了,那就是一種無法抵御的歸屬感,溫暖而又實在,親切而又莊嚴。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烙印,從我開始學(xué)習(xí)攝影,到后來一直不曾間斷的拍攝,幾十年來,都基本是以西安和陜西為主要根據(jù)地,游走在家鄉(xiāng)的城市與鄉(xiāng)村之間。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思考之后更專注的針對性拍攝,更是越拍越親近,越拍越濃烈,那些需要拍攝的人情世故太多太多,那些需要記錄的情景很長很長,我總是覺得時間永遠小于拍攝的渴求。
家鄉(xiāng)是清晰的、真真切切,家鄉(xiāng)是溫潤的、實實在在。我珍愛這座城市,喜歡這里的鄉(xiāng)土鄉(xiāng)情,也不知從何時起,心中慢慢漣漪出了自己的追求和愿望,就用手中的照相機來牢牢記住這里將要過往的模樣,用影像描繪它的點點滴滴和細枝末節(jié),還有許許多多重要的節(jié)點。
感謝相機,成全我的訴求,與我一起風(fēng)雨兼程,日出日落地為這座城市留下了許多的影像圖本,諸如:一個個街區(qū)的完整拆遷過程;東西南北大街幾十年的變化;史書中多有筆墨描述的地方,這些年來的情景狀態(tài);皇家遺存的歷歷幕幕;村落土地的四季更迭;更有身邊父老鄉(xiāng)親的生活場景和衣著打扮的實錄……我喜歡這樣的拍攝和記錄,拍攝,早已自覺不自覺地被納入到己任之中,成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我常常想,假如還會有來生,那么,攝影和拍攝家鄉(xiāng)的人和事,依然會是我不二的選擇。雖然,有時的拍攝會有困難,就像我在西安城西拍攝一個城中村的拆遷時,被圍追堵截,然后被要求雙手舉過頭頂,眼睜睜地看著保安刪除照片,又被架出了工地。不過心酸的事后來都演繹成了暖心的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便開始記錄家鄉(xiāng)西安的變遷。記得,小時候大家對西安的“城”和“城墻”概念還十分明了,基本延續(xù)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地域界定。一提進城,就是說,要穿過城門洞,走到被城墻圍起來的城池里去,因為那時的城里,還是西安最繁華和最主要的商業(yè)集中街區(qū)。
再后來,特別是這二三十年,日子繁華起來,西安的實際區(qū)域也擴延了數(shù)倍,開始打造國際化大都市。如今城墻的界地概念早已不復(fù)存在,城池也被圈制起來,成為文物的標識,開放供人們游覽觀光。說實在的,回頭一望,家鄉(xiāng)似乎一下子就變得遙遠起來,快得真有點讓人措手不及。還好,只要回昧,我就會有些許慶幸,慶幸自己的手中留下了不少的圖片。這些圖片,為悄然逝去的歲月,變化的家鄉(xiāng)容顏存下了一抹鄉(xiāng)愁,并將它飛速長大盡可能地記錄在案。
真實和誠實是社會紀實影像的本源,不介入、不干擾、不做作、不虛偽,讓影像蘊藏純真的人性,盡可能回避“恰巧”,為歷史留下可信的佐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