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牧
捷徑,是每個人都渴望的道路。與其他的路不同,也許其他路上處處充滿荊棘,但捷徑無疑是最快的、最安全的路。這樣的美事誰不愿意做呢?
以地鐵站為例吧,地鐵站里,許多人聚在一起,他們有共同的一個目的—上樓,我們不妨假設(shè)二樓作為目的地或是成功之處,快速到達二樓便說明他們已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這時兩條路擺在他們面前,電梯或者樓梯,前者十分方便,無論你有多重的東西,電梯都能載著它快速到達。在這條路上,你甚至無需邁開雙腿,成功會自動向你奔來,電梯無疑是最方便的捷徑。但樓梯就糟糕多了,你要帶著沉重的東西,一步一步爬上去,你會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狼狽不堪,甚至?xí)獾诫娞萆系娜说某靶?,使你面紅耳赤。
顯而易見,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電梯,他們寧愿在人生的道路上堵車,也不愿意去看一眼空蕩蕩的樓梯,不勞而獲的心態(tài)占據(jù)了他們。但他們不知道,也許此時電梯人擠人,早已烏煙瘴氣,人們互相推搡,謾罵。這些看似選擇捷徑的“聰明人”卻也許正是離成功遙遠、止步不前的“蠢人”。
而樓梯上的那個人則顯得有些聰明,他也許開始與其他人在一個起跑線上,別人堵在了路上。他卻一步一個腳印,用汗水與辛勞換來成功。這種人則是肯吃苦在一條路上披荊斬棘的人,毋庸置疑,這種人是離成功最近的人。
朱光潛曾在他的咬文嚼字中提出了“套版效應(yīng)”,而事實確是如此。每年,大概有近千本小說出版,繽紛的書籍讓人應(yīng)接不暇,各種作家更是如過江之鯽,快速出名。他們運用已有的陳詞濫調(diào),快速方便地完成工作,使自己贏利成名,這樣的作家一生雖然寫出許多作品,但有所成就的卻寥寥無幾。他們的作品也快速被時間所淹沒,被人們所遺忘。而少數(shù)肯“站在樓梯上”的作家。他們愿意花幾年幾十年甚至一生來寫一部作品,但這部作品是經(jīng)過了作家不斷地推敲,經(jīng)歷歲月的沖刷而成的,使人讀起來耳目一新,大有收獲,這樣的作品則往往是時代的精神,為世人所銘記。也許,眾人所向往的往往是一條條無需付出努力、又方便快捷的道路。不僅是作家,及至社會上也是如此,人們渴望輕松的工作但又想獲得最大的利益。但到最后的佼佼者,往往還是像錢學(xué)森、袁隆平那樣兢兢業(yè)業(yè),努力付出的“攀登者”。相比不勞而獲的擁擠道路,一步一個腳印的艱苦旅行才是最大的捷徑。
由此可見,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是成功最大的捷徑,而人們心中那“兩全其美的電梯”則不過是愚人心中的白日夢罷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