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雷來,崔艷婷,岑夢燕,謝小紅,顧錫冬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指發(fā)生在非哺乳期非特異性乳腺炎癥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包括乳腺導管擴張癥(mammary duct ectasia, MDE)/導管周圍乳腺炎(periductal mastitis,PDM)、肉芽腫性小葉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1],目前發(fā)病人數逐年遞增。雖然其本質為一組良性疾病,但膿腫反復破潰形成竇道、瘺管或潰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對于這類疾病的治療,西醫(yī)主張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但復發(fā)率較高一直是治療的難點。對于疾病發(fā)展到后期的患者,只能采用乳房切除手術,不僅在生理而且在心理上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傷。中醫(yī)藥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療中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已有多項臨床研究表明陽和湯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療效顯著,故我們收集了陽和湯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的隨機對照試驗,并對其療效進行綜合評價。
1.1 文獻檢索策略 檢索中文數據庫與外文數據庫。檢索年限從建庫到2017年2月。中文文獻檢索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庫、學術會議論文數據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據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中國專利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數據庫、臨床醫(yī)學文獻數據庫和中華醫(yī)學會數字化期刊數據庫,外文文獻檢索 PubMed、Springer、EMBASE、MEDLINE、AGRICOLA、BIOSIS Previews、 Cochrane 圖書館。
按各數據庫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檢索策略和檢索,中文檢索詞包括“陽和湯”“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慢性乳腺炎”“漿細胞性乳腺炎”“導管周圍炎”“肉芽腫性小葉乳腺炎”和“粉刺性乳癰”。英文檢索詞包括“NPM”“PDM”“GLM”“mastitis”“non-puerperal mastitis”“periductal mastitis”“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yang active decoction”和“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此外,手工檢索文獻相關紙質雜志,截止時間至2017年2月。
1.2 納入標準 (1)采用隨機對照試驗,無論是否采用盲法;(2)納入患者均符合非哺乳期乳腺炎診斷標準[2];(3)不限性別、年齡、民族; (4)治療組以陽和湯為主的中藥治療,不論劑型; (5)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或其他治療;(6)結局指標包含了療效評價。
1.3 排除標準 (1)半隨機對照實驗; (2)對照措施為相互對照;(3)治療組非陽和湯為主的中藥治療;(4)無相關療效評價指標。
1.4 療效評價指標 治愈:腫塊消失,瘺管愈合;好轉:紅腫疼痛消失,腫塊縮小,瘺管近愈;未愈:腫塊未消,瘺管不愈。
1.5 質量評價與資料提取 采用Cochrane風險偏倚評估工具評價納入文獻的偏倚風險[3],主要內容包括隨機序列的產生、分配隱藏、盲法、結局數據的完整性和選擇性報告研究結果及其他來源。采用改良Jadad評分法[4]對納入文獻進行評價,1~3分視為低質量,4~7分視為高質量。采用2人互對文獻質量進行評價,若有分歧,通過第三方共同投票解決。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Cochrane協(xié)作網提供RevMan5.3軟件進Meta分析[5]。對計數資料,采用軟件推薦的相對危險度比值比(oddsratio,OR),以95%可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連續(xù)變量資料采用均數差(mean differenc,MD)以95% CI表示。若合并研究間存在異質(P<0.1,I2≥50%),尋找異質性原因,并采用亞組分析,若未找到異質性原因,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若合并研究間無異質性(P>0.1,I2<50% ),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
2.1 納入文獻概述 共檢出相關研究28項,排除重復檢索、動物實驗等,初步篩選出文獻10篇,均為中文文獻。仔細閱讀二次篩選文獻的全文,最終6項隨機對照試驗被納入本系統(tǒng)評價。所有納入研究均為非哺乳期乳腺炎,在國內進行,無多中心協(xié)作研究,6項研究共納入患者491例。6項研究治療組均為陽和湯加減為主的中醫(yī)治療,對照組為單純西醫(yī)治療或其他治療。所有納入研究均明確療程。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可見表 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文獻質量評價 采用改良Jadad評分標準對每項研究的文獻質量進行評價,除郭方東等[7]的研究得分>3分外,其余研究得分均≤3分。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圖、偏倚風險總結圖及改良Jadad評分見表2,圖1,圖2。
表2 納入研究的改良Jadad 評分
圖1 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圖
圖2 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總結圖
2.3 結局指標 6項研究均比較了臨床療效有效率[有效率=(治愈數+好轉數)/樣本數或治愈數/樣本數]。6項研究主要結局指標、效應值及不良反應見表3。
表3 納入研究的主要結局指標、結果及不良反應
2.4 Meta分析結果 有6項研究符合入組標準,共納入491例,治療組253例,對照組238例。異質性檢驗示Chi2=3.21,P=0.67,I2=0%。提示上述研究具有同質性,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值OR=4.60[95% CI(2.87~7.37),Z=6.35,P<0.00001],菱形完全居于中線的右側,提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圖3。亞組分析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常規(guī)手術聯合抗生素組(P<0.0001);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美迪克乳腺治療儀組(P<0.00001);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地塞米松加甲硝唑組(P=0.05)。漏斗圖各點分布對稱性尚可,提示本研究入組的6篇文獻潛在發(fā)表偏倚度較小。見圖4。
圖3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圖4 治療組與對照組對比總有效率漏斗圖
目前非哺乳期乳腺炎發(fā)病人數逐年增加,病變復雜,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所以治療現在尚無標準方案。西醫(yī)多采用以手術為主聯合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劑的治療手段[12],但藥物治療療程長、副作用大,且有復發(fā)風險。手術治療雖然治愈率高,但易破壞乳房外形,增加患者心理負擔。
中醫(yī)將本病納入“粉刺性乳癰”范疇。王洪緒《外科證治全生集?癰疽總論》曰:“世人但知一概清火而解毒,殊不知毒即是寒,解寒而毒自化清火而毒愈凝。然毒之化必由膿,膿之來必由氣血,氣血之化,必由溫也”[13]。本課題組所在的單位認為,非哺乳期乳腺炎為表陽里陰證,其本質屬陰證,治療上宜溫而不宜涼,宜通而不宜塞[13]。陽和湯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分別在溢液期、腫塊期、膿腫期或瘺管期取得較高的療效,且不良反應較少,乳房損傷程度降低,長期療效顯著,得到同行的認可及效仿。
陽和湯方出自于清?王洪緒所著的《外科全生集 》,全方的藥物組成為生熟地、肉桂、麻黃、鹿角膠、白芥子、炮姜、甘草。生熟地具有補陰血的作用;鹿角膠助陽化氣,佐以肉桂補命門之火;白芥子化痰;炮姜、肉桂溫陽中通,諸藥合用,祛除陰凝寒痰,使氣血通暢,腫塊消散[13]。,并且從現代藥理學研究中也表明溫通藥物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的作用;另外還可以改變血液流變學,促進病變位置周圍的炎癥吸收,同時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并發(fā)揮作用[14]。
本研究納入6項原始研究,Meta分析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01)。并從亞組分析中可知,通過中藥陽和湯內服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優(yōu)于常規(guī)手術聯合抗生素的治療方案,并沒有改變分析結果。表明了本研究分析結果具有可靠性。在安全性方面,未有研究報道不良反應。
本研究亦存在些不足之處:(1)納入的文獻方法學質量較低,運用改良Jadad量表評分顯示,除1篇為較高質量文獻外,其余均為低質量文獻,有描述隨機方法的共3篇;全部研究都基線水平一致;關于分配隱藏、盲法運用及選擇性報道偏倚均未描述;2篇文獻描述了失訪情況。(2)本研究中漏斗圖各點分布對稱性尚可,提示本研究所納入的6篇文獻潛在發(fā)表偏倚度較小,但從偏倚風險圖和偏倚風險總結圖中可以看到所納入的6篇文獻仍存在著其他類型的偏倚。究其原因,大多均是因為研究樣本量小,且近年來,已發(fā)表關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醫(yī)藥試驗文獻多從中醫(yī)基礎理論、辨證分型、中醫(yī)方藥來著手研究,但是因研究方藥并未完全相同(或未有正規(guī)的評價標準),研究缺乏說服力,更少有研究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因此偏倚無法避免。
陽和湯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臨床效果優(yōu)于單純的西醫(yī)治療,臨床安全性較好。但由于本次系統(tǒng)評價納入的研究大部分為質量較低的研究,研究的數量及樣本量較少,本次評價只能屬于初步結論,尚待更多的多中心、高質量、設計更為嚴格的隨機對照試驗來進一步驗證其療效與安全性。
[1] 周飛,劉璐,余之剛.非哺乳期乳腺炎診治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6,36(7):755-758.
[2] 李卉,勾厚義.非哺乳期乳腺炎36例臨床報告[J].四川醫(yī)學,2005,26(2):194.
[3] 祁佳,張宇鋒,夏清青.二陳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系統(tǒng)評價[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31(212):2276-2280.
[4] Chao G Q, Zhang S.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to trea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meta-analys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7):1871-1877.
[5] Higgins J P, Thompson S G.Quantifying heterogeneity in a metaanalysis[J].Stat Med,2002,21(11):1539-1558.
[6] 金莉,陳青.陽和湯加減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20例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4,49(8):586.
[7] 郭方東,張桂蘭.陽和湯加減配合手術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51例[J].河南中醫(yī),2015,35(12):3078-3079.
[8] 崔進軍,宗林,陳松,等.辨證分型結合理療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35例[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29(4):689-690.
[9] 藺璐.加味陽和湯治療慢性乳腺炎68例[J].國醫(yī)論壇,2000,15(6):34.
[10] 張志強,劉書元.加味陽和湯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9(2):133-135.
[11] 李永剛.辨證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54例[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6(6):473-474.
[12] 楊劍敏,王頎,張安秦,等.導管周圍乳腺炎與肉芽腫性乳腺炎的臨床鑒別與處理[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1,5(3):306-312.
[13] 顧錫冬,樓麗華.乳癰陰證說略[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22):133.
[14] 毛娟娟.樓麗華應用陽和湯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經驗[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9(9):52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