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大部分人的字典里,“忙”的本意都是積極正面的。它代表了一個人的重要性,也說明一個人正在創(chuàng)造價值。忙了,才覺得時光珍貴;忙了,才覺得人生充實;忙了,生活才充滿希望。為那些有價值、有意義的事而奔忙,即使苦一點、累一點,也會甘之如飴,“忙并快樂著”。然而仔細翻檢我們的生活,不乏這樣一些并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忙碌:別人有的也想有,為了面子,為了攀比,忙得亦步亦趨;什么熱鬧都要往上湊,什么事情都要插一腳,忙得漫無目的;做事沒有條理、不得要領,忙得心浮氣躁;無奈地被“趕鴨子上架”,忙得不甘不愿……如此種種低效率、低價值的“瞎忙”,如此失去自我的“亂忙”,很容易讓人掉入“忙、茫、盲”的惡性循環(huán),不僅消耗了寶貴的時間,也疲累了自己的神經。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例文展示
雨 天
◎祝明岐
房間里有點悶,我從繁重的學業(yè)中抬起頭來,走到陽臺上,發(fā)現大大的落地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透過濛濛的水霧向外望去,路邊的坑洼已經成了一個個小水塘。接連不斷的雨滴掉落在水塘里,剛散開一兩圈漣漪,便被另外的雨滴沖散……讀書的枯燥被雨水浸潤,故紙堆里我嗅到了雨的微涼。最愛下雨時的淅淅瀝瀝,雖不規(guī)律卻那么和諧,讓天地間的萬物變得靜謐,讓浮躁的心也變得平靜。
隔著玻璃,我靜靜地注視著這個被雨水籠罩的城市:馬路上一如既往地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各種花色的雨傘、朦朦朧朧的路燈、螢火蟲一樣移動的汽車尾燈,還有倉皇躲雨的人們,都被薄薄的水霧覆罩著,若隱若現。雨天稍稍舒緩了城市的快節(jié)奏,喧囂中多了一份久違的輕松。
雨越下越大,水霧從地面上升騰起來,包裹住了外面的世界??諝庵械乃Y成的水珠顯現在了玻璃之上,落地窗前的景象漸漸變得模糊起來。我凝視著玻璃上的小水珠,它們錯落有致地排布在每個角落,每一顆都晶瑩剔透。上面的水珠愈結愈大,終于抵抗不了地心引力向下滑落,在玻璃窗上形成了一條條蜿蜒的水線,像是出浴少女未干的長發(fā)。
華燈初上,我抹去了玻璃窗上的水霧,世界又變得清晰起來。雨還是不住地下著,雨水裹挾著涼意侵襲了整座城市,在夜的掩護下,悄悄地完成了占領。它們擊打在馬路上,池塘邊,拍打著匆匆的行人、沉默的建筑,就連巋然的大樹也在它們的攻勢下不住地搖晃枝干,落下無數葉片覆蓋了泥濘的土地。遠處近處,各家泛起了點點橘黃的燈,透過雨水四散開來,顯得好不溫暖。
雨漸漸小了,但無數的雨滴還是一樣歡快地奔向大地,帶著它與生俱來的使命。它們是歡樂的精靈,為貧瘠的土地帶去滋潤與涼爽;它們是善良的天使,不遠萬里只為送來生的希望。城市的燈光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雨停了,空氣中散發(fā)著淡淡的泥土味,樹葉上還掛著晶瑩的雨滴,小水塘變得安安靜靜,草叢中不時傳來幾聲蟲鳴,每個角落都殘留著雨的印記。行人們收起了雨傘,騎手們脫下了雨衣,頑皮的孩童們也停下了腳步,盡情地呼吸著這雨后清新的空氣。整個城市像是洗了個澡,不見浮華,只留一片靜謐。
整個世界都接受了這場大雨的洗禮。喧鬧的城市是火,和雨相遇必然會生發(fā)出激烈的碰撞,火的熱情被雨的涼意澆熄,城市的腳步在雨中放慢了。夜色中,世界任由雨水將喧囂、忙碌、浮躁一一洗去。
回到房間,俯首案前,我寫下這些文字,將雨天的心情轉交給你——
愿你在茫然之時,在盲目之時,有一場好雨,讓你得以平靜安寧,放慢腳步,尋得正確的方向。
【湖南師范大學附中梅溪湖中學高(1509)班】
點評
這篇作文文體特征鮮明,是一篇文質兼美、形神具備的散文。作文內容取材于生活,感悟于生活。考生忙而不亂,于繁重的學業(yè)之余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全文語言優(yōu)美,散發(fā)著淡淡的清新、自然之感,字里行間含蓄地流露出考生對沒有喧囂、靜謐、閑適生活的喜愛之情。該作文意境深遠,寓深刻的哲理、強烈的感情于具體可感的事物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于景物描寫中寫出了真實的自我以及由此生發(fā)的情感體驗。
審題立意
如今的人們身處一個競爭激烈、信息爆炸、物質激增的時代,如果不“忙”,可能就意味著機會的流逝、財富的流失。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這是否一定意味著我們就必然要陷入那種忙不勝忙的困境難以自拔,不能勞逸結合、回歸自我、學會從容呢?或許,我們應該轉變一下自己的“忙碌方式”,仔細梳理我們的忙碌,哪些是必要的,哪些又是隨波逐流的;哪些是積極主動的,哪些又是渾渾噩噩的。
參考立意:
1.一種健康的人生,必定是勞逸結合的;一個和諧的社會,必然是張弛有度的,就像一場旅行,有時候節(jié)奏慢一些,行程簡單一些,反而能從細節(jié)中收獲感動。
2.每一個忙著趕路的人,請不要忘了偶爾駐足休息,不要忘了欣賞身邊的風景,不要忘了幸福和健康,不要忘了為什么而出發(fā)。
實戰(zhàn)演練
一、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大學新生接受了一個心理測試,其中要求回答的一個問題是:你覺得人生有沒有意義?結果,大多數學生表現出不以為然、困惑不解的態(tài)度,甚至40.4%的人認為生活得沒有意義。這引起有關人士的感嘆和擔憂。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題思路】
材料的核心在于“人生有沒有意義”。人生的意義,其實就是尋找、發(fā)現、創(chuàng)造并傳遞意義。每個人的一生能夠發(fā)現的意義肯定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發(fā)現自己的人生就是養(yǎng)家糊口,傳宗接代;有些人發(fā)現自己的理想與信念,為此奮斗終生;有些人希望“立德”“立功”“立言”以不朽,這都是普遍被發(fā)現和教導的人生意義。考生可參考如下立意:
1.尋找和發(fā)現人生的意義不是一種抽象概念,它存在于我們的生活,是一個先困惑、艱難,而后快樂、幸福的心路歷程。當我們快樂的時候,我們的精神更充沛,思維更開闊,生活的態(tài)度更積極,因此也更容易發(fā)現生命的意義。
2.我們可以從自己的成就、社會的接納、精神和文化生活、親情和友情、社會服務和貢獻中發(fā)現“意義”。
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有人說,“人總是期盼發(fā)生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也有人批評說,“期盼發(fā)生不可能的事情,這是很荒謬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你就期盼過能夠發(fā)生不可能的事情;或許,你當時認為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后來竟然發(fā)生了;或許,你對“人總是期盼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這一現象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要求:①必須符合文體要求;②角度自選;③立意自定;④題目自擬;⑤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解題思路】
考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從正反兩方面來回答“期盼發(fā)生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謬”這個問題。
認為是“荒謬”的,不妨強調“不可能”的意思就是不可實現,既然明知不可能實現,還要“期盼”,是非理性的想法,無異于自尋煩惱。
認為是“不荒謬”的,可以強調“期盼發(fā)生不可能的事情是合理的”。人性是理性與感性的交織,感性的欲望為理性的發(fā)揚(科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人在一生中只能期盼“可能的事情”顯然也是不合情理的,如果只能期盼“合理”的事情,人類的欲望也就沒有意義了,而欲望實際上是人類進步的發(fā)動機。從這個角度看,期盼發(fā)生不可能的事情并不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