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蕭
水與肥
我的家鄉(xiāng)在邯鄲市臨漳縣常西村。1968年初春,我爹被選為生產(chǎn)隊長,因為他吃苦耐勞,還愛動腦筋,人稱“鬼機靈”。不巧的是,我爹剛當上隊長,就遭遇天旱。西南地和西北地有兩口井,我爹白天安排青壯勞力推水車,夜晚選派年邁社員套牲口拉水車,不分晝夜連軸轉(zhuǎn),但因為出水量太小,解除不了旱象,莊稼葉子枯黃,氣息奄奄。
那兩口井都是二十來米的淺水井,上面各安有生鐵澆鑄的水車架。夜晚,老黃牛拉著推桿慢悠悠地轉(zhuǎn)圈,因為轉(zhuǎn)速慢,鐵鏈子連帶著的皮片從鐵管子里吸不出多少水來,跟小孩兒撒尿似的。這且不說,那頭戴捂眼的老黃牛走走停停,不知聞到了什么,干脆立定了腳,伸長脖頸繼而伸長舌頭,卷吃起了井臺邊的水稗草。奇怪的是竟然沒人呵斥鞭打。我爹去地里巡夜,瞅見看水車的老頭兒蹲在旁邊干渠溝里解手,他只得走上井臺,拍了老黃牛一把,老黃牛才打個機靈,繼續(xù)拉小磨似的轉(zhuǎn)圓圈,照舊從鐵管子里吸不出幾捧水來。
當時,大隊革委會為家家戶戶接上了小喇叭,聽上邊的宣講多了,我爹也念念有詞:“土水肥種,密保管工,水有了,土地才能長出好莊稼。老井不頂事,要能打兩眼百米深的機井就好了。時不我待,刻不容緩?!蔽业S躍欲試。
人工打機井先要制作井架,尤其井架上那個輪子,直徑約丈余,狀如電影中南方水鄉(xiāng)的風(fēng)車輪子。我爹出了個餿主意,讓護堤員呂貴生出馬,陪他跑河防管理局,出低價在堤腳刨了五棵老柳樹,木料這道難題輕易就解決了。輪子里邊并排鋪有兩條跑道,同時上去男女四人,左跑跑,右跑跑,輪子忽悠來忽悠去,是在帶動底處的錐刺,往深處錐進。如果一味逆時針轉(zhuǎn),則是往外提升錐刺和緊挨錐刺的鐵笆斗,鐵笆斗里積滿了沙石淤泥,提至井口外,卸光刮凈,然后輪子順時針轉(zhuǎn),把錐刺連同鐵笆斗送進地下,再忽悠來去。打出的井筒直徑約七八十公分大小。需要晝夜不停續(xù)養(yǎng)水,不然的話,空井筒極有可能被井幫癱落的爛泥淤住而前功盡棄,甚至錐刺、鐵笆斗、鋼絲繩和竹批子,會盡皆淤塞在里面。深度達到百來米后,就是下空心管。空心管是細石子加水泥攪拌壓制成的,細石子間有縫隙,以便滲水。空心管一節(jié)有米把長,節(jié)節(jié)相套,卸下去后,再往空心管外圍撒碎石子,直到不能再撒,所有空隙堵嚴,這口井就算成了。但務(wù)須連抽三天水,也稱叫水,據(jù)說,叫水好的井,之后出水量大,水質(zhì)清亮可口,多被喚做“神井”。
數(shù)月后,兩眼機井打好了。當然得購買柴油機、潛水泵與抽水鐵管子配套,好在信用社可以貸款。
次年,好多麥粒并不飽滿,谷穗也短短的,玉米棒子也瘦瘦的,棉花棵上的桃子依舊寥若晨星。我爹跟大隊革委會一把手磨嘰:“犁地前得撒化肥,那家伙能給莊稼吹氣兒,把產(chǎn)量吹翻番??申犂锏募业變喝涸诖蚓狭?,供銷社概不賒賬,咱兩手拍光光,也賒不來化肥啊。唉!要能再貸些款就好了?!?/p>
一把手責(zé)備道:“你咋不早說,上午我和包村干部跑信用社給別隊貸了打機井款項,明兒個又得跑一趟。無息貸款,五年還清,用來買化肥有利無弊?!?/p>
化肥撒下后,我爹還組織社員割草漚草肥。甚至派人趕著毛驢車,每天去縣城免費掏廁所。水肥是豐收的前提,密保管工又跟得上,不季季豐收,倉滿囤尖那才叫怪。土地增產(chǎn),也增錢,不僅貸款很快還清,社員們每年均有分紅,由原先的每天日工折合兩毛錢,上升到了日工可以分紅一塊錢乃至兩塊錢,聞名十里八村。
八年后生產(chǎn)隊解散,土地實行承包責(zé)任制,都舍得投資買化肥了。那兩眼機井仍然好用,為此,我爹有點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并且學(xué)說起了新名詞:“水過地皮濕;水漫地,谷滿倉;水,唯有水能夠讓魚,魚一樣活著?!?/p>
菜與草
那年入夏,新來的駐村工作員嚴同志逐個地塊檢查,見堤北有一片青菜,肝火大發(fā):“不是不讓你們種菜嗎?這咋又種上菜了?”
我爹說:“這是玉米地,不是菜地。玉米壟里那些綠葉叫紅米草,我們專門留下來,等長高了割下來喂牲口的?!?/p>
嚴工作員沒話說了。他有點奇怪,這種紅米草會長那么旺盛,有的已經(jīng)高過玉米棵。卻不知道,我爹隔幾天就會派女社員過來掐葉掰杈,論斤分給各戶。
我爹口中的紅米草,其實是我爺爺特意種下的,一種本地人罕見的野菜??谷諔?zhàn)爭期間,我爺爺曾在紅軍隊伍里當過幾年炊事班長,有回在一個山區(qū)宿營,每天吃這種野菜。當時部隊正缺糧,我爺爺經(jīng)常帶炊事班戰(zhàn)士去找這種野菜,掐葉掰杈,回來蒸菜團,熬稀飯,居然度過三個多月的饑荒。后來我爺爺復(fù)員回到老家,再沒見過這種能長到一人來高的野菜。低指標那年,我爺爺去山西給人磨剪子搶菜刀,向好多人打聽這種菜,無果。有天晚上,他住在一位白胡子老漢家,又問起這種菜,老漢說:“你算問著了,我年年都種這菜。”臨別,他給了我爺爺一包菜籽。
因為這種野菜養(yǎng)活過紅軍戰(zhàn)士,又因為菜的籽粒猩紅,我爺爺別出心裁,把它命名為紅米菜。有人把這種菜稱為杏葉菜,可能這些菜葉與杏葉相仿,盡管紅米菜葉要比杏葉大好多,有的大過巴掌。
我家西院是個空宅子,有四分地那么大。紅米菜籽撒下后,我爺爺又是澆水,又是拔草,忙乎個把月,它們就長到膝蓋高了。為防止豬羊雞鴨進來毀壞,我爺爺在四周扎了一道籬笆。隊里那頭黃犍牛桀驁不馴,有天從胡同里經(jīng)過,見有那么多綠葉,一頭撞倒籬笆,山吃海吃起來,掌鞭的拽都拽不回來,最后拿鞭子狠勁兒抽,黃犍牛受不了那疼,只得悻悻然離開。
我爺爺見紅米菜被啃成那樣,氣得直跺腳。轉(zhuǎn)個念,他說:“沒啥,只要根在,菜就在?!闭f罷就去扶籬笆。
果不其然,幾天后,從斷梗處又拱出許多新芽,直著勁兒往上躥。
紅米菜稈莖粗高,葉子肥大;穗如谷穗,又與谷穗不同,谷穗是單獨的一穗,它的穗成蓬,是散開的,一蓬里有十來個分穗;籽粒猩紅微小,十粒抵不上一個小米粒大;它多杈,有幾個杈就結(jié)幾蓬穗;掰掉老杈,很快又會發(fā)芽長出嫩杈。
那時,我家瓦甕里只有玉米面,我娘就變著法兒煮紅米菜飯,蒸紅米菜窩頭,有時還烙紅米菜加玉米面煎餅。也有時,薅下的紅米菜葉太多,一時吃不了,我娘就用開水煮半熟,然后曬干,存放,好在冬天食用。endprint
我爺爺每年都捋紅米菜籽,這成為他的習(xí)慣。紅米菜籽越積越多,有小半口袋了,存放在那個舊衣柜里。隔一段時間他就掂出來,攤在平房頂晾曬,無數(shù)猩紅色微粒湊在一起,像攤著一片火焰。
我捏起一粒紅米菜籽,微笑道:“咋這么小啊,像針尖?!?/p>
我的比喻把我爺爺逗笑了:“再小也是種子,你瞧,它能長出好大一棵菜,菜長老了能結(jié)出好多籽粒,要能大面積撒種,就成氣候了?!?/p>
這不,我爹還真讓我爺爺看到了他所期盼的紅米菜的氣候。
這年,上邊不允許種瓜果蔬菜。外隊紛紛到我家來討要紅米菜籽。他們回去以后,也學(xué)我爺爺,隔壟跳步,把玉米鏟掉幾壟,否則玉米葉太稠,影響紅米菜長勢。
紅米菜兩個多月一茬,拔掉老的撒種新的,那些細小的芽瓣很快就會躥上來。但必須勤澆水,水分越充足它的葉子越肥厚。好在每個小隊都有了機井,很容易澆灌。
很快,地頭,路邊,渠岸,堤腳,河套里,隨處可見紅米菜。
當時,最新指示里說過要以糧為綱??h里那位新上任的一把手,在三干會議上居然講:“糧食是綱,全力以赴種糧就是綱舉目張,反之,種菜就是搞資本主義……”
嚴工作員就是在那次會后被派下來的。他在大小隊干部會上強調(diào):“不準種菜,這個原則必須堅持?!庇终f,“我聽上邊的,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志,與上邊保持一致性?!?/p>
為這,我爹在背后也歪打邪說起來:“都別說這是菜,就說是牲口草,看他能拿咱們怎樣?”
有天傍晚,嚴工作員來我家吃派飯。我爹把玉米面窩頭和玉米面稀飯端上桌,轉(zhuǎn)身又端來個小碟子,里面有半碟細鹽。嚴工作員呆愣片刻,訕著臉要搛我爹粗瓷碗里的涼拌紅米菜。我爹緊忙把菜碗藏掖到身后,說:“你不讓種菜,哪兒來的菜?這是給豬羊騾馬牛驢們吃的野草……”細鹽苦咸,倒胃口,不耐吃。之后,嚴工作員再不來我家吃派飯了。
高粱地
這年仲夏,大隊“革委會”一把手響應(yīng)公社號召,勒令大面積播種高粱,理由很簡單,高粱高產(chǎn)。
我爹的想法是:“堤南前幾年修筑大堤時挖掘的地塊地勢低,最好全部播種高粱,高粱耐旱,也經(jīng)澇,底下水淹著,上邊擋不住秀穗,曬紅?!蔽业犖覡敔斨v過,解放前沒有大堤時,有回漲大水,緊挨河沿的下坡地里,滿眼米把高的高粱苗,被腰來深的水泡了三天,全毀球了。別家紛紛改種蘿卜。二地主郭滿囤兒不急不慌,讓長工們拿鐮刀齊地面砍削爛掉的高粱苗,幾天后竟從砍削處拱出滿地新芽,像斷掉的小梧桐樹,一梗脖又拱出一腦瓜,發(fā)了瘋似地往上躥。因為土壤里水分充足,后來結(jié)出的高粱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膨大,瓷實。別家改種的那些蘿卜,無論紅的白的,還是紫色的蔓菁,光長纓不攻果,刨出來,比小拇指大不了多少,原因何在?它們不適應(yīng)澇地唄!
“如果把堤北所有地塊一律改種高粱,就有點死板,生硬,不合民意?!蔽业虉?zhí)己見。
嚴工作員鐵青著臉說:“理解的要執(zhí)行,不理解的也要執(zhí)行?!蹦且馑季褪牵瑳]得商量。有的地塊里,玉米苗已經(jīng)半尺高了,鑒于高壓,我爹不得不讓社員統(tǒng)統(tǒng)拔掉,全部改種成高粱了。
秋末,所有高粱地塊喜獲豐收。嚴工作員趾高氣揚,臉上笑成了一朵花,仿佛打了一場漂亮仗。
每當吃飯時,大街旁老槐樹下都會聚集好多漢們(男人),有蹲著的,有坐在小馬扎或磚塊上的,邊吃飯邊胡吹亂侃。吃食花樣繁多,但都是高粱面制成,有高粱面菜團,高粱面窩頭,高粱面鍋貼,高粱面煎餅等。飯也是用高粱面熬的,只不過里面加了野菜,成了稀菜湯。也有把紅薯渣與高粱面混合捏成面球的。河套里的白沙地不在核產(chǎn)畝數(shù)內(nèi),各小隊不約而同種起了紅薯。紅薯也是高產(chǎn)作物,各家分到不少,除曬紅薯干外,還會磨粉芡漏粉條,剩余的紅薯渣不舍得扔,摻些高粱面蒸面球,綿甜,口感不孬。
再說把高粱穗削去后,剩一地高粱稈,像數(shù)不盡的錐子,刺向湛藍且高遠的天空。高粱稈不宜漚糞,燒火做飯倒是上好的柴火。我爹讓小隊會計依人頭按地壟分給各家各戶,果然快當,兩天后,地里的高粱稈一掃凈光。
入冬,村里添了十幾座土屋。土屋一律用土坯砌墻,黃泥抹縫,屋頂椽子上鋪厚厚一層高粱稈,再用半拃厚的麥秸泥加白灰粉攪拌壓實屋頂,就是新居了。
次年,又是遍地高粱苗。高粱棵漫人頭頂時,那才叫蔚為壯觀,堤北堤南全部是高粱,各隊的地塊相連,形成一望無際的青紗帳。別小瞧那些忽忽閃閃的高粱葉子,你率一個師一個軍藏進去,白天太陽夜晚月亮,探照燈般照耀得眼花繚亂,能瞧清什么?高粱葉子把一切都隱瞞住了。
編輯:安春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