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江東實驗小學 龍建梅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語教材四年級下冊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生動優(yōu)美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神奇,贊美了桂林山水的靈秀絕美,也表達出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是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和語言文字實踐訓練、提高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好例文。
2.教學目標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3.教學重點、難點
(1)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感受文中所描述的情境。
(2)在朗讀中感悟作品的語言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學習經(jīng)歷,但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散文,文中所描寫的桂林山水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遙遠,學生缺少直觀感受;同時,學生的知識積累還比較淺薄,對文本的意蘊、寫作方法還不能自己深刻領悟。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采取課前材料拓展,加深感受;課中引經(jīng)據(jù)典,讓學生在品讀的同時結(jié)合直觀的圖片、錄像體會今人筆下的桂林山水;進而達到在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的目的。
【教學策略】
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設計以學生的朗讀為主,在讀中抓住重點詞句,在反復的閱讀交流中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的精妙,同時進行有感情朗讀和語言文字的訓練。最后設計了拓展閱讀的環(huán)節(jié),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能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實踐。
【教學過程】
師:贊美桂林山水的古詩,數(shù)不勝數(shù);關(guān)于這些古詩,還有許多傳說。老師今天想給大家講一段:遠在千年前的唐代,有個大詩人名叫柳宗元。他算得是第一個游過桂林的中原大文化人,他對朋友韓愈說起桂林時,贊不絕口:“桂林多靈山,拔地峭豎,林立四野”。就是說在桂林有許多陡峭的山峰,大概受了他的感染,沒有到過桂林的韓愈在《送桂州嚴大夫》詩中,天才地說出“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這樣的千古名句。
除了韓愈的名句,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也都留下了贊美桂林的動人詩篇,我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在1963年游覽桂林時寫道:“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泵绹粮癫┦縿t把桂林的山水比作了一幅水墨山水畫。
師:我們看看,曾被那么多文人稱頌的桂林山水在現(xiàn)代人的筆下又是怎樣的呢,(板書課題)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在課文中作者又是怎樣描寫桂林山水的呢,現(xiàn)在請大家打開書,同桌互相讀讀課文,提醒大家注意有幾個字的讀音發(fā)生了變化,是我們以前很少遇到的。出示:六句話的讀音。
師:現(xiàn)在,請同桌開始互相讀讀課文,檢查一下預習生字的效果。尤其注意這幾個字字音的讀法。
師:有人曾說過,好文章是要用心去品的。在同學們預習的基礎上,老師現(xiàn)在請你用心地再次默讀課文。讀完之后靜靜地想一想,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所描寫的桂林山水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出示提示:漓江的水( );桂林的山( )。
師:其實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桂林山水的特點。(板書水、山)
師:現(xiàn)在請大家輕聲地、速度稍稍慢一點讀一讀第二自然段,讀后,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句話,或者說哪句話中的哪個詞,說的同時,要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注意組織好自己的語言。
在學生的發(fā)言中引導學生學習第2自然段。
師:請一名同學完整地讀讀這一自然段。
師:剛才我們神游了漓江的水,感受到了漓江的水是那樣的獨一無二,現(xiàn)在請你們前后桌組合,神游桂林的山,好嗎,讀到讓你心動的詞句,及時畫下來,再細細品味。
師:同樣的方法學習課文的第3自然段。用大量的圖片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形式練習說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像( ),像( ),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
學生練讀句子,造句練習。
師:聯(lián)系剛才看到的圖片,用手勢表示: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師:這些好詞、好句,讓句子生動形象,給我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以后的寫作中,我們也可以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師:指名讀完整的自然段,其它愿意讀可以小聲跟他讀。
師:老師在這里有個問題:漓江的水為什么那么綠呢?想親眼看看桂林山水嗎?
(播放桂林山水的短片)。
師:現(xiàn)在咱們再美美地讀一讀桂林的水和山。
師:“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桂林山水那樣的為人所稱頌。本文的作者又是怎樣贊美桂林的山水的呢,請大家快速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說說自己的理解。
師:介紹甲天下的意思、出處。
師:你們知道這句話出自哪里么,老師告訴你,這也出自一首古詩中,介紹《桂林大比行宴享禮勸駕詩》作者:宋代詩人--王正功
師: “漓江之美,名不虛傳?!睆墓鹆值疥査愤@一段83公里的漓江水程是其中之精華,一路上景色無數(shù),典故無數(shù),作者簡直入迷了,乘著木船,蕩舟漓江,感覺到自己走進了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完全沉浸在桂林山水的美中,所以,不由得脫口而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p>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你能結(jié)合文中的內(nèi)容與自己的所見,給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下個定義嗎
出示:漓江的水是( )的水;桂林的山是( )的山;桂林的山水( )。師:有句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的同時,也在抒情。就像這篇課文,寫景中,夾雜著議論,抒發(fā)了作者濃濃的情懷--贊美桂林、同時更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
再讀課題。
作業(yè):
(1)共性作業(yè):背誦課文;摘抄好詞佳句。
(2)選擇性作業(yè):
A 寫贊美桂林的詩句。
B 搜集描寫桂林的其他文章來讀,出示桂林山水歌節(jié)選,推薦閱讀《桂林山水歌》全文。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準確把握學生的特點,尤其在評價語上下功夫,從學習狀態(tài)、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意識等多種智力、非智力領域進行評價,著眼于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與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長效,扎實地進行基礎的夯實。這一切,對于剛剛進入第二學段的孩子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