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
(黑龍江省大慶油田鐵人醫(y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指高血壓患者伴發(fā)腦小動脈病變,導致血管破裂引起的腦出血。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發(fā)病的主要因素,且血壓突然升高是發(fā)病的直接原因。其病情嚴重程度與出血部位、出血范圍、機體反應等有關。通過顱腦CT 影像診斷,及時掌握腦部出血的具體狀況,對治療方案的制定和預后的判斷有著重要意義[1]。在本次研究中,針對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期間120 例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筆者分析了CT 影像診斷特征與其預后情況的關聯(lián)性?,F(xiàn)將具體報告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在我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120 例,男72 例,女48例,年齡61-78 歲,平均年齡(69.5±3.1)歲,高血壓病程4-13 年,平均(8.5±1.2)年。
1.2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顱腦CT 診斷。使用螺旋CT 掃描儀,設置相關參數(shù)為,管電壓:120KV,管電流:200 mA,層間隔:10 mm。觀察腦實質(zhì)內(nèi)出現(xiàn)高密度影,確定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擴展方向等。
1.3 檢查評價標準 統(tǒng)計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腫破入腦室情況;血腫出血量=前后徑(cm)×左右徑(cm)×上下徑(cm)π/6;對所有患者進行1 年的隨訪,追蹤其死亡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 20.0 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表現(xiàn)形式為(n/%),檢驗方法用χ2檢驗。統(tǒng)計值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參照P<0.05。
2.1 出血部位 120 例患者中,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71 例(59.17%),腦葉出血13 例(10.83%),丘腦出血15例(12.50%),小腦出血12 例(10.00%),腦干出血9例(7.50%)。
2.2 血腫破入腦室情況 120 例患者中,血腫未破入腦室86 例(71.67%),血腫破入腦室34 例(28.33%)。
2.3 出血量 120 例患者中,出血量少于20 ml 的有76例(63.33%),出血量在20-50 ml之間的有26例(21.67%),出血量超過50 ml 的有18 例(15.00%)。
2.4 CT 診斷結(jié)果與預后 ①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患者中,19 例死亡,死亡率為26.76%;腦葉出血患者中,2 例死亡,死亡率為15.38%;丘腦出血患者中,4 例死亡,死亡率為26.67%;小腦出血患者中,5 例死亡,死亡率為41.67%;腦干出血患者中,7 例死亡,死亡率為77.78%。經(jīng)比較,腦干出血的死亡率最高。②血腫未破入腦室患者中,19 例死亡,死亡率為22.09%;血腫破入腦室患者中,14 例死亡,死亡率為41.18%。對比兩組差異,χ2=4.451,P=0.035,差異具有統(tǒng)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血腫破入腦室的死亡率較高。③出血量少于20 ml 的患者中,11 例死亡,死亡率為14.47%;出血量在20-50 ml 之間的患者中,9 例死亡,死亡率為34.62%;出血量超過50 ml 的患者中,12 例死亡,死亡率為66.67%??梢?,出血量越大,死亡率越高。
高血壓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慢性疾病,可引起各種并發(fā)癥。高血壓性腦出血是其中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它是由于血管在高血壓狀況下張力增加,血管內(nèi)膜過度伸張導致破損,動脈壁不耐受,當血壓突然上升時,就易發(fā)生破裂出血。一般情況,該疾病起病急,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突然的頭痛、嘔吐、肢體偏癱等,嚴重者可當場死亡。顱腦CT 檢查是腦出血患者的常規(guī)檢查,通過影像診斷,可快速確定患者的出血狀況,為臨床提供判斷依據(jù)[2]。對于高血壓性腦出血,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腦血腫情況與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由于腦干是人體生命中樞有關,影響到呼吸系統(tǒng)的運作,從而易導致死亡;腦血腫會在患者發(fā)病后30 分鐘內(nèi)迅速蔓延,造成腦組織受壓、缺血,引起顱內(nèi)壓急劇升高和腦疝;同時出血量越高,表明腦部組織受損越嚴重,難以保證較好的預后[3]。
綜上所述,通過CT 影像診斷和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血腫破入腦室情況可較準確地判斷患者預后,具體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