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40例。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運用舒適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后的心理狀況、生活質(zhì)量、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 護理后實驗組焦慮評分(18.3±2.1)分明顯低于參照組(31.4±3.2)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抑郁評分(18.7±4.3)分明顯低于參照組(32.5±5.6)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81.3±4.3)分明顯高于參照組(62.1±3.1)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100.0%明顯高于參照組82.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可以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狀況, 提升生活質(zhì)量與患者護理滿意度, 適宜臨床廣泛開展。
【關鍵詞】 舒適護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5.095
慢阻肺屬于呼吸內(nèi)科常見疾病之一, 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更為高發(fā)。該病主要是患者肺部正常氣流活動受阻, 一般是由于長時間吸煙引發(fā)[1]。該病容易引發(fā)肺組織損傷, 甚至導致其他器官受累, 有較高是致死率。除了規(guī)范的治療, 臨床護理工作對患者治療恢復也有重要輔助作用。本文選擇2015年3月~2017年9月接收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 分析采用舒適護理對其心理狀況、生活質(zhì)量、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接收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40例。參照組中, 男21例, 女19例;年齡最小62歲, 最大81歲, 平均年齡(68.3±4.2)歲。實驗組中, 男23例, 女17例;年齡最小60歲, 最大83歲, 平均年齡(69.5±4.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對比價值。
1. 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運用舒適護理, 內(nèi)容如下:①心理護理:慢阻肺患者會帶來生理不適感, 同時對患者生活構成一定壓力, 從而患者容易滋生心理方面的負面情緒, 焦慮、抑郁等情況較為頻繁, 甚至對治療工作產(chǎn)生抵觸。需要做好護患溝通, 多安撫患者, 同時提供治療成功案例來鼓勵患者[2]。要做好家庭成員的心理安撫, 避免其他人的負面情緒影響患者恢復??梢赃M行健康教育[3, 4], 讓患者與家屬對治療、護理工作有充分的理解與配合。同時要讓患者意識到良好的情緒對疾病恢復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提升患者自覺控制不良情緒的意識。②呼吸道護理: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難、咳嗽與咳痰等情況, 需要做好對應的呼吸道護理。如果呼吸問題較輕可以進行扣背來輔助排痰[5], 呼吸問題嚴重下可以進行吸痰, 如果痰夜粘稠, 需要霧化吸入, 在吸痰處理中要保持柔和處理[6], 避免粗暴操作導致患者呼吸系統(tǒng)受損, 提升整體的舒適度。在護理中充分考慮到患者舒適感的關照。③功能訓練:可以做呼吸功能訓練, 從而優(yōu)化肺部功能。可以讓患者保持平臥位或坐位, 提升頭部保持15~30°的角度, 雙手放置在腹部, 通過鼻部呼吸來幫助肺部擴張, 然后保持2~3 s屏氣處理, 再通過口腔將肺部空氣有效的呼出[7]。在呼吸訓練中需要運用手來輔助做好腹部輕壓, 但是不可以對呼氣速度構成影響??梢宰尰颊咦孕蟹磸筒僮鳎?頻次保持5~10次, 每次時長控制在15 min。可以依據(jù)患者耐受度情況做好有氧活動, 可以進行上下樓、慢步、小跑與健身操等[8], 從而有助于心肺功能的調(diào)整優(yōu)化。④生活護理:確保飲食管理質(zhì)量, 依據(jù)患者病情與喜好做好飲食方案, 同時要提供對應清晰的指導, 避免家屬執(zhí)行的不確定性, 減少專業(yè)籠統(tǒng)描述帶來的操作困難。飲食后需要做好口腔清潔, 保證口腔清潔。減少奶制品攝取, 防止由此引發(fā)痰液粘稠。要減少海鮮與油炸等飲食, 同時要降低辛辣刺激以及酒類等成分的攝入, 避免刺激性飲食與調(diào)料。要做好病房環(huán)境管理, 溫度控制在23~25℃, 濕度控制在60%左右, 保證每天定時通風, 確??諝庑迈r流通。可以保證房間合適的光照, 避免過于昏暗引發(fā)的心理負面情緒。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護理后的心理狀況、生活質(zhì)量、護理滿意度情況。心理狀況包括焦慮狀況與抑郁狀況, 通過焦慮自評量表與抑郁自評量表進行判定, 評分越低代表情況越輕, 反之代表負面問題越嚴重。生活質(zhì)量評分越高代表生活質(zhì)量越好。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況比較 護理后實驗組焦慮評分(18.3±2.1)分明顯低于參照組(31.4±3.2)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1.6462, P<0.05);實驗組抑郁評分(18.7±4.3)分明顯低于參照組(32.5±5.6)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3617, P<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比較 護理后實驗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81.3±4.3)分明顯高于參照組(62.1±3.1)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9075, P<0.05)。
2. 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40/40), 明顯高于參照組82.5%(33/4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6712, P<0.05)。
3 討論
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運用舒適護理需要依據(jù)實際情況而定, 保證護理方式更好的符合患者訴求[9, 10]。在不同的醫(yī)院、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下, 舒適護理的內(nèi)容會有一定差異性, 要充分的考慮患者個體間的差異性。積極的吸納優(yōu)秀經(jīng)驗, 同時針對實際科室情況做內(nèi)化吸收與優(yōu)化, 讓護理工作符合實際使用情況。在基本的處理上, 需要讓護理人員有提升護理質(zhì)量的意識, 充分的站在患者訴求角度出發(fā), 提升患者治療舒適度, 優(yōu)化患者配合度, 最終讓治療效果更好的發(fā)揮。本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后實驗組焦慮評分(18.3±2.1)分明顯低于參照組(31.4±3.2)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抑郁評分(18.7±4.3)分明顯低于參照組(32.5±5.6)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81.3±4.3)分明顯高于參照組(62.1±3.1)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100.0%明顯高于參照組82.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舒適護理可以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狀況, 提升生活質(zhì)量與患者護理滿意度, 適宜臨床廣泛開展。
參考文獻
[1] 沈靈敏. 舒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影響分析.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29):231-232.
[2] 周美華. 對住院的老年慢阻肺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14):70-71.
[3] 盧曉琴. 舒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影響分析.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19):213-214.
[4] 喻冬梅. 舒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影響分析.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6, 11(6):209.
[5] 李丹. 舒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影響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18):190-191.
[6] 祝紅燕, 王月芬. 老年慢阻肺患者通過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6(19):41, 46.
[7] 劉瑛. 慢阻肺患者行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報道分析. 醫(yī)學信息, 2014(23):181.
[8] 王秀芳. 探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應用舒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醫(yī)藥衛(wèi)生(文摘版), 2016(4):00051.
[9] 符麗娜. 舒適護理對慢阻肺患者的應用及療效觀察.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2(31):53.
[10] 范立華. 舒適護理對慢阻肺患者的影響.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6, 8(11):144-145.
[收稿日期:20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