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2018年剛剛開始,電影市場上就跑出了一匹黑馬。3天破億,5天破5億,10天破10億,13天破17億,業(yè)內(nèi)預計票房將過20億……《前任3》以讓人咋舌的速度,在《星球大戰(zhàn)8》《解憂雜貨店》《妖鈴鈴》《二代妖精》等片中殺出重圍。
3000萬投資;80后年輕導演;都市愛情題材;韓庚、鄭愷主演,女演員此前全部“查無此人”……好像從任何角度看,它都不具備爆款相。不過市場的魅力之一正是它的不可預見性。
在《前任3》突破17億的第二天,本刊記者采訪了導演田羽生,1983年出生的他,即將成為20億俱樂部成員。綠色連帽衛(wèi)衣,姜黃色的休閑鞋,一身輕松裝扮的田羽生不喜歡正襟危坐,時不時會翹起二郎腿。他還來不及慶祝,只是說“朋友圈發(fā)得都沒詞了”,“說多了人家覺得你嘚瑟,說少了太低調(diào)也嘚瑟,怎么都不對?!?/p>
《前任3》的票房對田羽生自己來說也是個意外。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腳邁入20億俱樂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看天下:《前任3》上映前,想到會達到這么高的票房嗎?
田羽生:票房我是真沒想到。
看天下:原本預期的數(shù)字是多少?
田羽生:數(shù)字倒沒有什么預期的,我給自己的及格線就是不給投資方賠錢,我之前做的都是賺錢的片子,我也不想弄得對不起投資人的信任。在這個基礎(chǔ)上票房越高就是觀眾對這個片子的認可度越高。其實只要不賠錢那一天我心里就踏實下來了。
看天下:看著票房越來越高,是一種什么感覺呢?
田羽生:說句實話現(xiàn)在有點沒什么感覺,朋友圈發(fā)的都沒詞了。過一個億就要發(fā)一個,發(fā)來發(fā)去,不知道該說什么了。昨天17億的時候,我就直接發(fā)了一個說沒詞了,真的沒詞了,不知道說什么。你說多了人家覺得你嘚瑟,說少了太低調(diào)也嘚瑟,怎么都不對。
看天下:事實上,有沒有稍微嘚瑟一下?
田羽生:沒有沒有,反而對我來講有點壓力。票房一下子飆那么高也是沒有準備好的,我接下來的戲會不會走到這么高的票房,也變成了我要思考的東西。我得做好很多心理準備,就是說萬一沒有會怎么樣,會不會對自己失望,會不會走下坡路。你看到那么高的票房是好事,但是它對未來還是有點影 響。
看天下:團隊內(nèi)部有沒有總結(jié)過票房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
田羽生:原因有很多,我個人還沒來得及總結(jié),還沒到總結(jié)的時候。我覺得可能也是由于有第一部和第二部的鋪墊。就跟當年《泰囧》突然炸了,也是因為有前面那個《人在囧途》,一下子就炸了,這也是系列電影的優(yōu) 勢。
《前任3》票房瘋漲的同時,“得小鎮(zhèn)青年者得天下”的說法甚囂塵上,田羽生覺得這是個“不友好”的評價。
看天下: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前任3》的成功是因為剛好符合三四線城市的口味,你介意嗎?
田羽生:我覺得這種說法挺怪的,真的挺怪的,很不友好。好像你站在一個高度俯視別人的樣子,三四線怎么了,人家也有自己的生活。只能說票房過了10億,肯定是拉動了很多平時不進電影院的人來看,所以票房炸了。光憑一線城市的人能過5億嗎?一線城市就是北上廣深四個城市,就不可能,所以說還是要面對大多數(shù)的觀眾。
看天下:你理解這種說法出現(xiàn)的原因嗎?
田羽生:我理解,各種說法都有。當一個東西成功了以后,有些人就必定要站在反對面,他是一種批評家,我覺得也是一種鼓勵,說不出來。連范冰冰都說了,你能承受多大的贊美,就能承受多大的詆毀。
看天下:從去年開始就有這種說法,一個電影要成功,就是要占領(lǐng)小鎮(zhèn)青年市場。
田羽生:什么叫占領(lǐng)他們,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就像《芳華》拉動了很多中老年觀眾去看,你覺得這是不對的事嗎?平時這些人不看電影,但是由于《芳華》拉動(去看了),這種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電影,算是成功的案例。就跟《失戀33天》剛出來的時候,也有人罵。反正國產(chǎn)愛情片經(jīng)常被一些批評家罵,罵著罵著就習慣了。
看天下:你覺得影評界對國產(chǎn)愛情片有偏見嗎?
田羽生:不知道,這個我真不知道,他們情愿去捧那種奇奇怪怪的愛情,或者西方審美價值的愛情,都不站在中國的現(xiàn)實主義生活(的電影)這邊。為什么這么多人去看,就是因為反映了他們的現(xiàn)實,大家找到了共鳴。可能有一批批評家說大眾的生活你搬上銀幕,是不是很俗。民俗就是這樣,什么叫民俗。還有一句話大俗即大雅,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有些批評家說的東西也是站在不同的角度。
堅持還是妥協(xié)?一位想要獲得商業(yè)成功的青年導演,在自我表達時,往往會陷入兩難的境地。
看天下:現(xiàn)在聽到的最多的聲音是什么?批評還是鼓勵?
田羽生:現(xiàn)在大部分人都說是好,畢竟它是一個成功的電影,而且中成本,能夠到現(xiàn)在17億多,肯定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明年你放心所有大影視公司一定把《前任3》當作案例,他們一定要分析,我都能想象得到。明年會不會很多影視公司的老板說,結(jié)尾給我弄哭,不能在一起就對了,很有可能。
我為什么把《前任2》做成了大歡喜結(jié)局,就是聽很多所謂的專家說,愛情片一定要大歡喜的結(jié)尾,結(jié)果我弄出來以后好像弄成了一個童話故事,沒有那么接地氣,雖然票房好。但是我覺得不是自己想要的結(jié)尾。所以到了《前任3》,我不管你們是誰,我弄一個自己想表達的故事,就對了。所以拍電影跟寫文章一樣,文無定法,形散神不散。你靠的是打技巧,重場面,我不見得要靠這個,我就是用很樸實的語言一樣可以打動人。
看天下:為什么拍《前任2》時,沒有堅持自己,聽了專家的意見?
田羽生:那時候年輕啊,因為我想更好一點。那個時候是青年導演,現(xiàn)在也是青年導演(笑)。沒有那么多經(jīng)驗,那個時候只拍過一部片子,只是剛剛過億,口碑還可以,然后人家要票房更好一點,做一個大歡喜的結(jié)尾。結(jié)果做了,票房是好,人家沒說錯,但是我覺得不是我想說的那個東西。endprint
記者:留下了很深的遺憾嗎?
田羽生:《前任2》有很多客觀原因,因為著急第二年必須要上映,所以時間限制,劇本打磨的時間也短一些。其實我回過頭來想《前任2》就是結(jié)尾不好,其實前面都挺好的,超級搞笑,到現(xiàn)在回頭看那些梗也挺好玩的。就只是結(jié)尾沒有太真實,就是在心海(演唱會手機照亮如同一片星海的場景)中男主角向女主角表白了,然后女主角突然在人群中出現(xiàn),哎呀,這太俗了。我覺得如果再給我一個月時間磨磨結(jié)尾的話,票房和口碑會更好一些。所以我《前任3》就不著急。
好故事難寫,好老板難遇。
看天下:《前任3》籌備了多久?
田羽生:我想故事想了一年多。
看天下:哪個地方花的時間最多?
田羽生:就是劇本,其他的都沒有什么,因為這種愛情故事拍起來不難,演員又是我哥們,拍攝期間不會遇到什么太多的阻礙,就是劇本。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劇本。
看天下:這一次資方有沒有給你壓力,比如要求修改哪里?
田羽生:沒有。中磊哥(王中磊,華誼兄弟總裁,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副董事長兼CEO,《前任3》出品人)是非常好的老板,他非常尊重導演和創(chuàng)作者。我知道的像《羅曼蒂克消亡史》(華誼兄弟出品電影)也是程耳哥導演,他弄完了以后給業(yè)內(nèi)的人看,業(yè)內(nèi)的人提出一些意見,又找了剪輯師重新剪了一版,然后耳哥說我覺得這一版不是我想要的,磊哥最終還是支持了耳哥,說導演你來,你要什么樣的都行。所以才成就了那么一個好看的電影,雖然票房不是很好,但是電影真的是很好。
看天下:我今天看到他的一個采訪,他說《前任3》這么成功,有一個原因是跟前幾部相比,更迎合女性觀眾的情感訴求。
田羽生:男性觀眾也有很多啊。
記者:你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沒有特別照顧到女性觀眾嗎?
田羽生:沒有,創(chuàng)作的話你要想那么多寫不好的。其實我這個故事視角挺男性的,因為我是男孩,我雖然很想走在中間,但是實際上男孩的戲要多一些,因為我更了解男孩的心理邏輯。但是因為這種題材本身就是女性受眾的題材,愛情題材嘛。男孩就喜歡看打打殺殺、大場面的,女孩很正常的偏向于情感戲。
看天下:《前任3》票房這么高,不會被架上去,馬上拍4嗎?
田羽生:老板肯定想嘛,投資人都想你拍《前任4》,肯定是賺錢的。但是中磊哥這一點特別好,他不會逼你幫他賺錢。他是想出作品的人,這個是很厲害的,這個就跟我認識的其他很多老板不一樣,很多老板會說你賺嘛兄弟,我多分你一點,大家一起high。但是中磊哥保護我保護得更厲害,他也很注重我在業(yè)內(nèi)的口碑,如果說我為了賺錢去拍一個《前任4》,口碑掉了不如《前任3》,那不行。
《前任3》的靈感來自前任。
看天下:你覺得要做一個成功的年輕導演,應該具備哪些特質(zhì)?
田羽生:我覺得現(xiàn)在的導演有一個趨勢,不是說你從劇組副導演混上去就行了,現(xiàn)在的導演一定要有自己的表達,有你自己的特色,你自己的專長。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一定要有編劇能力,沒有編劇能力的導演我覺得走不長。西方一流的導演都是自己做劇本,不見得自己親自寫,但是一定要懂,你要跟編劇溝通的。
看天下:你自己的口味是怎么樣的,最喜歡看的是哪一類電影?
田羽生:只要是好電影我都看的,沒有類型的限制。好看的愛情片也看,勵志的體育片也看,戰(zhàn)爭片也看,正常的劇情片也好。
看天下:你是編劇出身,不會更傾向于藝術(shù)片?
田羽生:什么叫藝術(shù)片?那個搞不懂。我不知道什么叫藝術(shù)片,我只是覺得這個故事如果能夠打動我的話,我相信就能夠打動我身邊的人,有這樣一種自信。因為我這個人特別接地氣,我不是那種浮在人之上的一個人,我是在人民中的人,我就是一個觀眾。
看天下:是不是自己有很豐富的戀愛經(jīng)歷,才能寫出三部《前任》故事出來?
田羽生:我其實真不多。我喜歡跟朋友們分享,我也喜歡聽朋友們的故事,把他們的一些故事融合進來。
看天下:《前任3》的靈感是來自自己的前任嗎?
田羽生:是。當時是我找不到靈感,不知道《前任3》拍什么,很苦悶。然后有一天晚上收到了前女友的信息,很長的一條。就講她今天路過了一個地方,路過我們以前談戀愛的時候經(jīng)常去的地方,想起來以前很多事情。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六七歲孩子的媽了,想起來當時她有公主病,我也是血氣方剛,不肯退讓,兩個人經(jīng)常吵架,在家里打,東西扔得到處都 是。
現(xiàn)在回過頭來想那些吵架都讓我面帶笑容,覺得很青春,很美好。她最后一句話打動了我,她說也許我這輩子最愛的那個人已經(jīng)錯過了。哎呀,我聽到這句話,我好像找到一個故事的核心。然后我就以這句話作為核心,就講“錯過”。
看天下:電影上映之后她去看了嗎?
田羽生:不知道。我跟前女友是沒有聯(lián)系的,我覺得沒有必要聯(lián)系。你聯(lián)系她干什么呢?沒事出來吃個飯,聊什么?
看天下:她不是還給你發(fā)了微信嗎?
田羽生:還保留著微信,但不會聯(lián)系。
《前任》三部曲為田羽生帶來了超越同齡導演的名聲,也“挖空了”他的情感經(jīng)歷,《前任4》暫時不會拍了。
看天下:從2016年開始,陸續(xù)出來一批拍藝術(shù)片的年輕導演,你怎么看他們拍的片子?
田羽生:他們也是一種類型。還有我的好朋友郭柯拍了《二十二》,包括畢贛的《路邊野餐》,他們有自己的表達。所謂的文藝片市場也很好,經(jīng)常動不動就過億了,他們成本也很低,所以也會給他們帶來很好的回報,各是各的,商業(yè)片是商業(yè)片,藝術(shù)片是藝術(shù) 片。
看天下:所以你對這個市場很有信心。
田羽生:當然,因為觀眾也在慢慢成熟,喜歡各種電影的人分得很開了。
看天下:你有時候會想拍一部像他們一樣可以拿獎的電影嗎?
田羽生:還是得看故事。我有一個特別好的創(chuàng)意,我33歲那年過得很混亂——這個我從來沒有跟人講過——《前任2》完了過后,票房好了,但是口碑又掉了,甚至把《前任1》的口碑都拉低了,特別郁悶。正好那時候33歲,也沒談戀愛,單身,父母都在老家成都,不能對他們盡孝。
每天問自己:你現(xiàn)在起來了嗎?你能說你是個很成功的導演嗎?好像差那么一點。就相當于我做仰臥起坐,做到一半讓你放棄躺下去,你又舍不得,但是你要起來又好像很難。我在那一年對自己產(chǎn)生了懷疑,你說我留在北京干什么?雖然都說田羽生導演已經(jīng)是一個很好的商業(yè)片導演,但是我覺得好像哪個地方又不對。
我都迷茫掉了,不知道應該怎么辦,我干脆回成都吧,陪陪父母,我雖然不見得這么快能夠結(jié)婚找到心愛的女人,但是至少能夠盡孝。但是跟了我十幾年的兄弟怎么辦?忠孝不能兩全的感覺完全壓在一個33歲的半中年人身上。
那段時間情感關(guān)系很亂,你喜歡這個姑娘,又喜歡那個姑娘,又覺得她們倆為什么不能結(jié)合一下,想去嘗試進入到戀愛,但是總覺得哪個地方不對,自己也是飄飄的,所以那段時間非常迷茫。然后我就想拍一個片子叫《我》,在34歲的時候把33歲那一年紀錄下來,我想拍一個“我這混亂的33歲”,我不知道這樣的故事是不是你所謂的文藝片。
看天下:為什么最后沒有拍成呢?
田羽生:拍《前任3》啦,我本來想《前任3》過后拍的,但是我沒有寫出來,等我把這個劇本寫出來我還是想拍。
看天下:不是馬上籌備《前任4》嗎?
田羽生:沒有。我拍《前任》三部曲,已經(jīng)把自己對情感的理解,情感的經(jīng)歷挖空了,所以如果要再拍,可能要再多生活一段時間,或者是再去看看哪個朋友又有新鮮的故事?!肚叭?》暫時不會再拍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