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麗麗 孫希強
摘要:目前,OBE教學改革已在我校全面鋪開,隨著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入,在計算機類課程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該文針對原有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幾年OBE教學中取得的教學經驗,探討采用OBE教育理念下的課堂典型教學設計。
關鍵詞:OBE;高職;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9-3044(2018)35-0098-02
2015年學校實施“成果導向+行動學習”教學改革以來,計算機類課程率先嘗試OBE教學試點。課程采用OBE教育理念進行教學,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鋪路石”核心價值觀。
1 OBE教學理念起源
成果導向教育 (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它起源于美國,現已成為歐美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中的核心能力即畢業(yè)時的學習成果,是學生畢業(yè)時應具備的、助力學生取得專業(yè)成就的重要能力,要求學生主要具備六個核心能力:溝通整合(協(xié)作力)、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力)、責任關懷(責任力)、問題解決(執(zhí)行力)、專業(yè)技能(專業(yè)力)、職業(yè)素養(yǎng)(發(fā)展力)。這幾種能力結構也就是要實現的“成果”。在其課堂教學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教師應注重運用多種有效手段重新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
2 高職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計算機類課程教學大部分還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學效果不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 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明確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yǎng)上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突出專業(yè)實踐性,專注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但目前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制定上不能緊跟行業(yè)、企業(yè)的前沿,課程內容陳舊,無法反映出計算機領域的最新技術,培養(yǎng)的人才自然難以適應行業(yè)、企業(yè)的需求。
2.2 學生學習興趣不濃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高職院校擴招以來,分數已降到一百多分就能錄取,學生長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主動性、積極性欠缺,整體素質偏低,很難融入課堂中的教學情境。計算機類課程本身帶有一定難度,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如教師不注重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就會自暴自棄,從而最終降低教學質量。
2.3 教師教學方法陳舊
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類教學大多數采用PPT講授外加實驗鞏固這種方式,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布置任務,學生機械式的完成。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應處于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絲毫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學生很難跟上教師的課堂節(jié)奏,課堂中很難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打消了學生自主的學習積極性。
3 OBE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OBE教育理念強調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挖掘學生大腦潛在的力量不致感到疲勞。課堂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學生們可以毫無顧慮地自由選擇、自由表達,學習可以給他們帶來歡樂、帶來興趣、帶來自信、帶來動力、帶來成功。感到課上我能說、我能演、我會做,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這就需要教師以嶄新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
3.1 引入“微助教”實現課堂互動
2017年12月,學校進行了微助教課堂教學系統(tǒng)的培訓,它的優(yōu)勢為:提供給教師在線出題、看題和查看答題數據以及學生課堂簽到,學生通過手機踴躍簽到及答題增強了課堂的活力,實現多方位師生互動,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學生答題也使教師更加及時地了解學生的作業(yè)情況,有利于教師判斷教學情況,調整教學內容。
在課堂討論中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開放式問題等不斷出現,增加學生們的新鮮感,使得學生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學生通過大屏幕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及全班同學的回答快慢、對錯和呈現的個人觀點等,對自己的學習效果一目了然。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現場課堂氛圍越來越緊張、熱烈,當學生看到答題結果、各種不同有趣的觀點和排名先后時歡笑聲充滿了課堂,很容易消除課堂中學生的倦怠感。借助“微助教”,教師可以通過整合的班級數據反思教學效果,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
此外,通過QQ、教學資源庫,學生仍可以在課后與同學、老師在線繼續(xù)互動學習,教師可以立即回復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延長了學生的學習時間。
3.2 設計課程導入,吸引學生興趣
良好的開始已經成功了一半,每節(jié)課的開始,教師的導入藝術是非常重要。如在步入新單元的內容時,要對上一單元內容進行檢驗,在準備活動中可播放趣味小視頻,例如在講解《C++程序設計》新課前先播放一名男同學在上晚自習課睡著的視頻,老師發(fā)現后決定聯(lián)合其他同學將他叫醒,老師示意后學生集體鼓掌,男同學瞬間醒來并參與鼓掌,大家整蠱成功后集體發(fā)出陣陣笑聲。班級學生看過也會歡笑,笑聲過后,教師通過要求學生講解視頻的內容,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觀察視頻畫面要求學生講解發(fā)現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有的學生甚至在視頻中發(fā)現了班級男生較多,男女比例嚴重失調,還有的同學發(fā)現了這個班級師生關系比較融洽。每個同學都能不同的角度發(fā)現問題,從而達到了上一單元“六力”要求的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比如在講解《動畫角色設計》課程時,要求突出人體的骨骼形態(tài),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識別并用心感覺,在課程導入時,通過掛圖的形式展示人體部位,給學生幾分鐘進行記憶。之后抽選幾個學生到前面進行檢驗。方法是:教師說出人體的部位,學生用手指向這個部位。當多名同學共同指向一個部位都正確時,效果特別突出,能夠使下面的學生記憶深刻。一旦某個學生做錯就會被淘汰,教師再重點強調正確的部位,使得學生當時就能記住。這種導入方式,學生主動參與并樂于接受,在活動的同時,知識也就輕松地學會了,同時師生之間共同參與也加深他們之間的感情。
因此教師應該要特別重視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設計出能夠引發(fā)學生好奇心和引起學生共鳴的導入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3 根據課程特點設計游戲案例
在講解《動畫運動規(guī)律與表現》課程中專業(yè)術語比較難懂,同學們對它的記憶通常是比較反感的,而且單純的硬記不利于同學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師可采取游戲對抗的方式來記憶術語。這種游戲叫傳聲筒游戲。它設計在回顧舊知識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游戲規(guī)則如下:把同學們先分成兩組,一位同學先門外等候,避免聽到,然后老師悄悄告訴第一個同學一句話,讓同學們依次把這句話傳給自己組的同學,最后聽到的同學到把這句話表達出來,哪一組說得又快又準確就獲勝了。這樣使每一個學生都投入有角色、有情節(jié)的游戲活動中,在學中玩,玩中學。教師把晦澀、難懂的專業(yè)術語通過有比較成熟的游戲法則運用到競賽性中,有明確的輸和贏。大屏幕的計時器設定好游戲完成時間,在時間內如不能完成,則進行淘汰。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生們的年齡特點,他們不再感到學習是無味的,特別對一些差生來說更能使他們揚長補短。通過游戲的手段再現教材提供的,讓學生們體會教材語言的準確、鮮明、生動,從整體上去理解,加深了對教材的領會。
4 結束語
OBE教育理念下的計算類課程教學已經應用了二學年,同已往期末成績對比來看,學生成績顯著提升,總體平均成績提高了5分左右,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學生專業(yè)能力、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對困難的承受能力等都得到鍛煉和提高,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就業(yè)能力,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參考文獻:
[1] 魏哲銘.問題導向教學在大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理科教育,2007(3):116-118.
[2] 李敏.基于問題導向教學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本體工具構建[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62-65.
[3] 張俊文.協(xié)同式任務導向教學模式中教師及學生角色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3):32-34.
[4] 程勇.任務導向教學模式在刑事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37):66-67,68.
[5] 王根杰.基于目標導向教學的高校課程考核改革探討[J].考試周刊,2011(85):2-3.
[通聯(lián)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