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榆璐
【摘要】本文論述初中語文“面—線—點”的追問路徑,即開課之初追“廣面”,整體感知追“主線”,精讀細讀追“要點”,將整個課堂從“面”向“線”引,由“線”關(guān)注“點”,讓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有跡可循,使課堂的推進更高效。
【關(guān)鍵詞】追問 面 線 點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1A-0060-03
教師在充分備課后設置好主問題及問題串,在面對真正的課堂時就會感覺到,主問題及問題串下那些有效而適時的追問,才是真正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的引子。許多專家及教師因此對課堂的追問策略、追問時機、追問角度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涉及此類話題的論文不勝枚舉。
筆者以為,面對各種紛繁復雜的“追問”結(jié)論,一線教師尤其是新手教師倘若今日學習東家的一點,明日學習西家的一點,零敲碎打,終不是整體有效提高教學技能的辦法。如果有一條易用可行的“追問路徑”,能在一節(jié)課上有效發(fā)揮它的作用,顯出備課的厚度與深度,將原有的“備”與學生的“學”完美貼合,那是再好不過了。下面,筆者從面、線、點三個角度探一探這條“追問路徑”。
一、開課之初追“廣面”
開課之初,教師在提出主問題后,后續(xù)的追問要能“孵化”學生的思維,能作為“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提示與補充,也就是開課后的追問要讓學生能聯(lián)想、好發(fā)揮、可比較,并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nèi),可多角度、多層面地由問題對文本的大致的點進行穿插,甚至那些層次好些、已經(jīng)預習功課的學生還能暗中“潛”回文本好幾個來回。因而,開課之初的追問要有意識地向“面”傾斜,能在一個廣闊的范圍內(nèi),激發(fā)學生對教材的探索欲望。
當然,對于開課之初提出的問題,學生的回答會呈現(xiàn)出“淺答、虛答、窄答”的情況,這些不經(jīng)深思的答案有時候還會將教師想要引導的教學方向帶偏,面對這些臨時生發(fā)的答案,教師無需慌亂,也不用急著一條條糾正,只需要從整個文本的“面”的角度出發(fā),在接下來的追問中將學生“抓”回來。
課例:《最苦與最樂》導入片段
師:同學們上中學有七個多月了,覺得什么事最苦?
生:寫作業(yè)啊,睡不夠啊……
(這些回答都在意料之中,但是要將學生發(fā)散的思維導向?qū)α⒚妫?/p>
師:那有沒有覺得快樂的時候?
生:有,很少。
師:什么時候呀?
生:寫完作業(yè)的時候。
(當最苦和最樂都有了一個恰好與文本主題最佳對應的答案,就是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導入的最好時機)
師:這位同學,你來總結(jié)上中學以來最苦與最樂的事?
生:沒寫完作業(yè)最苦,寫完了最樂,因為心里最輕松。
教師根據(jù)這位男生的回答,寫板書:最苦(沒寫作業(yè)),最樂(完成作業(yè))。
師:對于同學們來說,最苦的是沒寫完作業(yè),最樂的是完成作業(yè)。那么我們今天來看看梁啟超先生寫的《最苦與最樂》,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這樣擴向“面”的追問,一能順勢導入課文,二能在開課之初就讓學生將自身體驗與文本內(nèi)容大概結(jié)合,那么接下來的教學推進就相對容易得多。
但要注意的是,開課提問后的追問是必要的,但是不能隨意,不能泛泛而談,更不能東拉西扯,要盡量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實際進行快速反應,再精心設計追問,目的是將學生從自我關(guān)注拉到對文本的關(guān)注上,對后續(xù)文本的縱深理解進行引導。
從整個課堂來說,開課之初的引向“面”的追問,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很有利,首先就很好地克服了學習陌生文本的障礙,進而提起好奇心,并激起走進文本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準確的初步理解,這樣立足于“面”的追問是非常有價值的。
二、整體感知追“主線”
當課堂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是“主問題與主問題的問題串”隆重登場的時刻,這個時候的追問因為主問題的進入,文本各部分內(nèi)容牽扯得較多,許多教師感覺無從下手,有時候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主問題是要求進行情節(jié)概括,學生答著答著就答到人物形象上。課堂教學進行到這個階段其實是在訓練學生思維的縝密性、敏銳性及深刻性,那么教師這個時候的追問思路就很關(guān)鍵,要抓住“線”對學生進行追問,還能從學生的回答中“追”出能與文本接軌的“線”來,相得益彰才是最完美的“追問”。
要做到這點首先要頭腦清醒,備課時能區(qū)分清楚文本的文體特點,也就是追住文本解讀中不同的“線”:記敘文抓“事”線,散文繪“(景)情”線,議論文辨“論”線,小說探“人”線,說明文明“物”線,詩歌詠“意”線。這樣課堂上的追問就會更加集中有效。
很多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會對文言文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再進行文意的概括,但這會造成一種課堂的凝滯感,常常是剛翻譯完第一段,學生就已經(jīng)開始走神了。
如果先明確了要上的文言文具體的文體,追問的時候主要追文章的“線”,用抓“線”的方法來“追”文言文的文意梳理,不但可以“文”“言”結(jié)合,還可以通過以“文”帶“言”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容,再加上適時的品讀,轉(zhuǎn)變傳統(tǒng)文言文教學沉悶、凝滯的風格,使文言文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明快起來。
課例:《晏子使楚》教學片段
生:楚王問,這人做什么的?回答說,齊國的人。(翻譯“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
生:這樣翻譯不對,回答是齊國的人,那問的問題應該翻譯成“這是誰”吧?
師:你們討論一下,是不是搞錯了?
生:我認為是手下的人回答錯了。
生:我認為沒有錯,只是翻譯楚王問句的時候可以適當“意譯”一下。
師:手下人設計的這個計謀,是捆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假如在我們面前出現(xiàn)的一個被捆著的人,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不是問這個人做什么了?會第一反應問這個人是哪兒的嗎?
生:文中楚王的反應沒有錯,他問這人做什么的,而手下的人回答這是齊國人,說明楚王的意圖就是要齊國人來背這個鍋,手下人只不過揣摩清楚了楚王的想法,所以迫不及待地脫口而出,齊人也!
(生鼓掌)
師:設計中的回答如果改成“齊人”其實也不影響表達的意思,那課文為什么要多個“也”呢?
生:“也”是一個語氣詞,不加的話顯不出感覺。
師:什么感覺?
生:“就是”的感覺。
師:聰明!“也”在句中表判斷、肯定的意思,“就是齊人啊”!這是一個判斷句。
生:這個“也”字非常準確地驗證了楚王“吾欲辱之”的想法!
師:說得真到位!能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那么你可以讀出這種感覺嗎?
課例中的追問,通過“邏輯線”追問推導出了文中的“情節(jié)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好地表現(xiàn)出了思維的敏銳性,再加上在關(guān)鍵點有意識地停下來的追問中,思考、揣摩文本的深層含義,并且思考周密全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而學生在教師的追問中,思考時兼顧了主客觀角度,并且注意到了細節(jié),進行了上下文的勾連,這樣的“線性”追問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最后通過品讀,學生體會到了“楚王欲辱”的明目張膽、漏洞百出、盛氣凌人。
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抓住主線,運用總分式、臺階式、連環(huán)式等追問技巧,會讓抓“主線”的追問的課堂更加清楚明白,學生在這種有意識的追問下,隨著問題難度的增加,思維經(jīng)歷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表象向本質(zhì)、由膚淺到深刻的過程,最終獲得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訓練。
三、精讀細讀追“要點”
經(jīng)過開課和文本解讀各種紛繁的荊棘,教師對學生精讀環(huán)節(jié)的問就要格外小心和用心。從關(guān)注學生認知的面走向文本解讀的線,再到學生能接受的點,這是一節(jié)語文課上檢驗學生“學”是否有所“得”的試金石,也是學生在進一步甚至課外學習中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基石。
仿佛是慣例一般,教師都很害怕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發(fā)生的錯誤,其實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一則說明教師在引導方向上的把握需要研究,二能探究學生學習的理解層次,假如教師能在這個基礎上追問下去,進而回過頭來促進教師對自我課堂教學藝術(shù)的深挖和研討,也能為教學添上一筆寶貴的教學資源。
課例:《相見歡》復習課片段
師:這首詞里的哪個字默寫的時候容易錯?
生:鉤,容易漏掉“钅”字旁。
師:好的,大家以后記得這個字是有“钅”字旁的,千萬不要漏了!
在這個點的處理上,教師只是叫學生“記住”,而學生經(jīng)此提醒就真的能記住嗎?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追問的點,追問下去,學生就不僅只知其然了。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透徹的理解,就說明學生沒有讀懂這首詞,沒有發(fā)現(xiàn)真正深層的原因,也就不能破解語言的密碼,那這樣要求學生“記住”的默寫有什么價值呢?
假如授課教師在這個時候追問一句:“為什么大家默寫的時候會漏掉‘钅?大家可不可以思考一下為什么李煜用的是‘鉤而不是‘勾?”
在教師的追問下,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勾”是動作,是勾起的意思,而“鉤”是鐵鉤,是名詞,“月如鉤”是指月亮像鉤子一樣彎彎的,月亮是名詞,它不能像一個動作,這不符合我們的語言邏輯和習慣,所以“月如鉤”是有“钅”字邊的“鉤”。
這一追問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字形的辨析,還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品析文字的內(nèi)在深意,這樣學生記得更牢固。
在引導學生挖掘出了作者隱藏在語言文字中的真實意圖后,教師再從這個“點”出發(fā)追問“情感線”:“為什么要用‘鉤而不是用‘盤?”引導學生品味詩歌的情感。而后再從“情感線”追問“意象面”,意象的選擇的背后是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對手法的理解就會在追問中一點一點變得透徹,而不再是死記硬背。那些生成詩歌“點—線—面”的整體而系統(tǒng)的理解,能反過來檢驗學生一節(jié)課的所得,讓學生在復習課上不但吃得飽,而且吃得好。
課堂上三個關(guān)鍵時間點、不同思考方向的追問,將整個課堂從“面”向“線”引,由“線”關(guān)注“點”,形成這一條有跡可循的思維路徑,能大大減少教師在備課時設計問題的困惑。什么時候追問,追問什么內(nèi)容,追問到什么程度,都是因人而異的,而“面—線—點”的追問路徑的明確,符合學生“初讀感知—整體感知—精讀感知”的認知規(guī)律,能使課堂的推進更高效。從對“點”的理解推及對文本“線”的把握以及“面”的拓展,教師在此過程進行大量的思維訓練,有助于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