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諸多企業(yè)為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資金周轉難題,越來越偏好采用股權質押擔保的融資手段。為深入理解股權質押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合理規(guī)避法律風險,特將與股權質押相關的法律問題進行歸納分析,以供實務參考。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any enterprises prefer to use financing means of share pledge to solve the capital turnover problems 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share pledge and reasonably avoid legal risks, 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ommon legal issues related to share pledge, so as to provide practical reference.
【關鍵詞】股權質押;擔保法; 物權法
【Keywords】 share pledge; Guaranty Law; Property Law
【中圖分類號】D922.291.91;D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1-0118-02
1 股權質押的含義
1.1 質押的含義
我國法律將質押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假設A為債務人,B為債權人,C與A、B之間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B擔心當債務期滿時A無法償還債務,便提出A或C為其提供質押擔保。此時A或C如果以自己擁有的某項動產(如汽車、古董等)交給B,并承諾當A到期無法償還債務時,B可以將該動產拍賣,拍賣所得借款優(yōu)先受償A的債務,這種質押為動產質押;若A為甲公司的股東、C為乙公司的股東,且A或C以自己擁有的對甲、乙公司的股權出質并簽訂質押合同辦理質押登記,并承諾當A到期無法償還債務時,B可以將甲、乙公司中A、C的股份拍賣,拍賣所得借款優(yōu)先受償A的債務,這種質押為權利質押。
1.2 股權的含義及出質股權的權利范圍
股權是指股東基于出資所享有的權利,亦稱股東權。法學理論界將股權分為自益權與共益權。自益權主要包括發(fā)給出資證明的請求權、分配股息紅利的請求權、股權轉讓權和剩余財產分配權,是股東實現自身財產性利益的主要途徑;共益權則有出席股東(大)會的表決權、任免權、對公司文件的查閱權、重要事務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等,是保障股東正常參與公司經營管理而賦予股東的權利。
我國立法上并未對出質股權的范圍做明確規(guī)定,我國及世界大多數國家在實踐中都將出質的股權限定為股權中的自益權。
1.3 股權質押的含義
由此可知,股權質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享有的公司的股權,出質給債權人擔保其債務履行,債權人在債務人到期不能履行到期債務或發(fā)生雙方約定的情形時有權就該股權優(yōu)先受償。
2 股權質押的常見法律問題及實務參考
2.1 登記是否為股權質押合同的生效要件
按照《擔保法》第78條第3款的規(guī)定“以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質的,適用公司法股份轉讓的有關規(guī)定。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于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
按照《物權法》第226條的規(guī)定“以基金份額、股權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以基金份額、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登記的股權出質的,質權自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辦理出質時設立;以其他股權出質的,質權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由上述可知,以股權進行出質的,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履行法定的程序,才能設立質權。《物權法》施行前的質押行為,應按照《擔保法》的相關規(guī)定,即“以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質的,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于股東名冊之日起生效”;《物權法》施行后的質押行為,應按照《物權法》的相關規(guī)定,即以有限公司的股權出質的,“質權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2.2 負責股權質押登記的行政部門
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股權出質登記辦法》第3條規(guī)定“負責出質股權所在公司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股權出質登記機關。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企業(yè)登記機構是股權出質登記機構”,故負責股權質押登記的行政部門為我國的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1]。
2.3 被法院或其他由權機關凍結的股權能否出質
按照《物權法》第223條的規(guī)定“可以轉讓的基金份額、股權可以出質”;按照《擔保法》第75條的規(guī)定“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可以出質”;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股權出質登記辦法》第5條的規(guī)定“申請出質登記的股權應當是依法可以轉讓和出質的股權。對于已經被人民法院凍結的股權,在解除凍結之前,不得申請辦理股權出質登記”。故,被法院或其他有權機關凍結的股權不能出質。
2.4 股東可否以其擁有的本公司的股權出質
因《公司法》將公司分為有限公司及股份公司兩種基本類型,故下面按兩種情況來討論。
2.4.1 股份公司股東可否以其擁有的本公司的股權進行出質
按照《公司法》第142條第3款的規(guī)定“…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股票作為質押權的標的…”,故股份公司不可接受本公司股東以其擁有的本公司的股權出質。
2.4.2 有限公司可否接受本公司股東以其擁有的本公司的股權出質
對此問題,我國《物權法》、《擔保法》、《公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均未做明確規(guī)定,理論上有爭議,存在兩種觀點。endprint
第一種觀點認為不可以,其主要觀點為,我國法律雖未對有限公司明確規(guī)定本公司股東可否以其擁有的本公司的股權進行出質,但按照《公司法》第143條對股份公司做出的規(guī)定“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股票作為質押權的標的”的立法精神,以及《外商投資企業(yè)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guī)定》([1997]外經貿法發(fā)第267號)第6條第1款的規(guī)定:“…投資者不得將其股權質押給本企業(yè)…”,可推斷出我國法律禁止有限公司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股權質押給本公司。
認為可以的主要觀點為,現行《公司法》、《擔保法》、《物權法》都未明確規(guī)定有限公司是否能接受本公司股權作為質押標的有效性的問題。且上述幾部法律并未禁止有限公司的股東以本公司的股權為本人或第三人的債務向本公司提供質押擔保,且也未違反法律基本原則與社會公序良俗,根據民事行為“法無明文規(guī)定即合法”的法學原理,該質押行為應屬有效。
經查閱《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裁判規(guī)則理解與適用?擔保卷》(2011版),該書第452頁明確指出“有限公司的股東或投資者不得將其擁有的股權質押給本公司”,鑒于該書的作者江必新為現任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且該書屬于最高人民法院支持編纂的實踐指導類叢書,故在目前理論有爭議的情況下,實務中建議以該書觀點為準。
2.5 在質押無明確約定及登記的情況下,股權質押是否對股份的孳息產生效力
孳息是相對于原物而言的相對的法律概念,即按照物與物之間是否具有派生關系來作以認定區(qū)分,派生出來的為孳息,派生之所出者為原物。
按照《最高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44號)第104條的規(guī)定:“以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出質的,質權的效力及于股份、股票的法定孳息?!盵2]股份質權的效力及于股份的孳息,能夠更好的維護質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使設立質權時并不需要特別就股份的孳息進行另行約定或登記。股份、股票的質押一經生效,其孳息便產生同樣的質押效果。
2.6 股權質押合同可否以口頭形式訂立
根據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可將合同分為要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非要式合同是指不要求必須具備一定形式和手續(xù)的合同。
按照《物權法》第210條規(guī)定“設立質權,當事人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質權合同。質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三)質押財產的名稱、數量、質量和狀況;(四)擔保的范圍;(五)質押財產交付的時間。”第226條的規(guī)定“以基金份額、股權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笨芍蓹噘|押不能采用口頭形式,應當符合書面要式和登記生效的條件,即以股權出質應訂立書面合同。
3 結語
股權質押以其不影響出質物的利用而又能夠擔保較大數額債務的優(yōu)勢,自誕生之日起便受到融資者的熱捧。且股權質押的使用率也越來越高,故特將一些常見問題及法律依據、法理分析進行歸納總結,以期在實務中對讀者能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江必新,何東林.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裁判規(guī)則理解與適用·擔保卷[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
【2】最高人民法院物權法研究小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理解與適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