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琦
《賣炭翁》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新樂府詩,詩人通過賣炭這件小事深刻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平,借助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勞動人民的辛酸和悲苦。由于它主題突出,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語言通俗易懂,故事簡潔完整,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曾經入選初中語文教材。
筆者上學時曾經學過這首詩,至今仍能熟練背誦,參加工作后又數次教過這篇課文,在讀和教的過程中,往往陶醉于賣炭翁的藝術形象描寫,側重于對《賣炭翁》故事情節(jié)的回味與闡釋,至于詩中的細節(jié)描寫卻沒有細究?,F在重讀這首詩,忽然發(fā)現“回車叱牛牽向北”一句中“北”和“回車”二詞用的令人費解。查閱歷史典籍,無論是對《賣炭翁》的批注還是賞析,有關這兩個詞的解釋似乎與《賣炭翁》原意并非十分吻合。此文現就這個問題提出一些想法請方家斧正。
要理解“北”字的含意,首先要弄清楚《賣炭翁》所寫的方位?!顿u炭翁》中有三句話出現方位名詞,即“伐薪燒炭南山中”、“市南門外泥中歇”和“回車叱牛牽向北”。其中“伐薪燒炭南山中”點出賣炭翁燒炭的地點;“市南門外泥中歇”是說賣炭翁一大早拉著炭車趕往集市,當牛困人饑的時候,就在市南門外歇息。這里的“南”字一是交代賣炭翁燒炭的地點在長安城的南面,二是說明賣炭翁拉著炭車往北面走,所以它無歧義,很好理解,而“回車叱牛牽向北”句中的“北”字卻難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翩翩而來的“兩騎”不問青紅皂白,調轉牛頭把炭車牽向北面。既然賣炭翁本來就是往北去的,為何還要說“牽向北”?
我們知道,歷史上中國是農耕社會,封建王朝一直重農抑商,唐朝也不例外。但唐朝時商品經濟已經相當發(fā)達,而且人們日常生活也離不開商品交換,所以朝廷一方面限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關注商貿活動,于是在長安城開辟了東、西兩個商貿區(qū),這些商貿區(qū)就稱為“市”。市周圍有墻有門,是個獨立的區(qū)域,把商貿活動限定在這個特殊區(qū)域內,嚴禁在“市”以外進行商品交易。“市南門外泥中歇”中的“市”就是指商貿區(qū),賣炭翁就是在這“市”的南門外歇息。相關資料表明,唐朝皇宮在長安城中軸線朱雀大街的北端,說它在城北是確信無疑的。然而,按常理,“兩騎”來了以后牽著牛車拉向宮中就是了,很好敘述,也好理解,何來的“牽向北”?在此筆者冒昧地臆斷,這里的“北”字應該不再是指通常意義上的方位。我們知道,現在在農村還有這個習慣,南北并列的兩個莊子,南莊的人稱北莊為北頭,北莊稱南莊為南頭,久而久之,“南頭”、“北頭”便成了這兩個莊子的代名詞。既然皇宮在長安城的北面,也許唐朝時長安城里的人們習慣把“北”作皇宮的代名詞。據此,“回車叱牛牽向北”中的“北”實際上就是指皇宮,而不再是表示方位。
如果“北”字這樣理解有一定道理的話,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回車”一詞。賣炭翁本來就在往北走,而且皇宮也在北面,為什么還要“回車”呢?
從“回車叱牛牽向北”這句詩的敘述看,“回車”恐怕至少應該有以下三種解釋:一是從“市”南門到皇宮要走一段回頭路,所以要“回車”。如果是記實文學,對回頭路這樣的細節(jié)也許會交代,可是《賣炭翁》不是記實文學,對于惜字如金的詩來說,這個回頭路不大可能反映出來,所以這種理解理由不充分;二是從“市”南門到皇宮要繞過“市”。《新華詞典》上關于“回”的注釋有八條,其中第一條就是“曲折環(huán)繞”。按照古代用語習慣,把環(huán)繞說成“回”是很正常和普遍的,但是這樣理解十分牽強。從地理位置看,長安城里的“市”周圍都是筆直的街道,從“市”到皇宮不必繞行,也許有人會說要去皇宮需繞過很多街道,這樣說也沒有道理,如果是這樣,何必車還在“市南門外”就說“回車”呢?三是“回車”根本就是古代作家們的習慣用法。關于“回車”,歷史典籍里屢見不鮮,比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道盡涂殫,回車而還”;漢鄒陽《獄中上書》:“邑號朝歌,墨子回車”;《三國志·魏志·陳矯傳》:“‘若臣不稱其職,則請就黜退,陛下宜還。帝慚,回車而反”等等。這些典籍里的“回車”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調轉車頭的意思,而是一個習慣用語,比如上文的“道盡涂殫,回車而還”,既然“還”何須再說“回車”?“帝慚,回車而反”,“反“與“回車”豈不重復?相信這些用法不是古代作家們的疏忽。由此看來,古代通常把改變原來目的地的行為叫做“回車”,白居易可能就是沿襲這種用法。
以上對《賣炭翁》中“北”和“回車”兩個詞理解的理由是否成立?這種理解是否就是白居易寫《賣炭翁》時的原意?筆者不敢枉斷,只有寄希望于語文教師同仁不吝賜教。
(作者單位:湖北襄陽市襄州區(qū)張家集鎮(zhèn)中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