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第八中學 吉林德惠 130300)
新課改對于初中課程進行全方面的改革,教師的教學任務也隨之得到了加強。需要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實現(xiàn)有效的轉變。以多重角色重新感受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對初中歷史課程進行反思和完善,從而使歷史教學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對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同時將教學課堂中以教師為主轉為以學生為主。初中歷史教學任務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還需要學生掌握知識的技巧,在教學過程當中,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從而得到具有系統(tǒng)性的歷史知識。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適合學習、擁有和諧氣氛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師格局初中歷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得到更好的學習。
教師應當將自身的角色定義為引導者,而不再是過去一般的傳授者。教師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不能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卻忽略了學生之間的想法和認識。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只知道不斷的接受知識,卻不知道如何運用知識,這與培養(yǎng)學習機器也沒有差異了。當前初中歷史課堂當中,需要師生之間形成雙向交流,促使教師能夠對學生有充足的了解和認識,及時有效的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的變化對教學方案和教學進度做出相應的更改。并且教師需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才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掌握。歷史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不單單是向學生傳授知識,還需要幫助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挖掘更多的知識內容,讓學生不斷在實踐當中完善自己。教師根據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成為學會學習的人才。當前網絡時代的高速發(fā)展,增加了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教師需要在為學生進行教材內容講解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并且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源,讓學生能夠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增加自身的學習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多媒體手段逐漸融入初中歷史教學過程。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在教學課堂當中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各種優(yōu)勢,為學生呈現(xiàn)更完整、更加生動有趣的知識內容。教師在課堂當中通過利用多媒體不同的技術,為學生營造出適合學習又不缺乏趣味性的學習情境,教師從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對其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得到更多的學習內容,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原則,當前我國初中歷史教學離不開信息技術,但是僅能將其作為輔助手段,不能使其將教師的根本作用取而代之。需要教師能夠對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熟練的掌握和操作,同時結合教材的內容知識,不能過于偏重多媒體手段的華麗和吸引性,而忽略了需要教授學生的歷史知識。當前大部分的初中教學課程已經引入了多媒體技術,教師需要使其能夠物盡其用,防止使多媒體手段對于初中歷史教學而言成為了有名無實的設備,并且將其運用在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能夠得到其帶來的便捷服務。教師需要因“課”制宜,為不同內容的教學課程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制定適應的教學目標以及方案。并且在多媒體手段使用當中,教師不應該過于依賴多媒體,對其產生依賴性,需要使其和教師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結合。
我國初中歷史課程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教學評價進行完善。以往歷史學科的教學評價方式基本都是依靠單一的考試形式,尤其是期末考試的成績,將其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卻忽略了學生在往常的課堂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采用考試的形式作為的考察方式,太過于單一又片面。考試試卷基本分為幾種較為常見的題型,創(chuàng)新程度不足,學生容易對其起到慣性思維的回答。并且大部分的考試考核內容都是依靠死記硬背的知識點。這樣的考察方式讓學生對于學習的認知只能停留于背書獲得高分。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不能忽略教學價值觀,完善教學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課堂表現(xiàn)、實踐能力以及考試成績。并且教師還需要完善教學課程的資源體系,不斷對知識結構進行完善和更新,并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傳授知識。
我國在沒有完全步入信息時代的時候,歷史教學教材和內容相對穩(wěn)定,教師在熟悉和掌握了教學的模式之后,開始形成屬于自己的固有模式,并周而復始的使用,導致教師成為了“知識權威”。但是,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了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信息不斷的進行更新?lián)Q代,導致教學內容同樣出現(xiàn)了更多內容。當前教育更是國家首要發(fā)展的方向,對其加大重視程度,并且不斷使其推成出新。初中歷史教師需要根據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使自身不斷進行學習,充實自身,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從而滿足當代教育界對于教師的實際要求。新課改的實施,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學習,而不再是單純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同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性格、文化和道德素養(yǎng)等等,從而成為綜合型人才。初中歷史教師需要不斷充實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才能夠向學生傳授知識,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我國新課改實行和深入,每一個初中歷史教師都需要具備教學素養(yǎng),從而不論需要應對的各種不同的教學課程,都能夠為學生提供質量感的歷史教學課堂。歷史教師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讓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不斷在實踐當中得到不斷的加強,才能夠加強自身綜合實力,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和發(fā)展,我國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也有了更多的現(xiàn)實要求,從而需要歷史教師接受挑戰(zhàn),并采取適當?shù)姆绞浇鉀Q和超越它。初中歷史教師通過加強自身的學習,促使自身在學習和成長當中不斷實現(xiàn)角色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