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威
(江蘇省揚州市仙城中學,江蘇 揚州)
曾經有一位學者對教育是什么進行了回答,他說:“教育就是忘掉在學校學過的所有東西之后,所剩下的東西?!毙抡n改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理念,高中新課改的內容大致分為三個層次:學習領域、科目、模塊。為了配合新課改的推進,“學分制”進入了高中教育管理中,同時,為了解決新形勢下學生的選課指導、品德教育和生活管理等新問題,“導師制”也應運而生。
對導師制進行認識首先要認清導師的含義,我們經常會聽到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這些詞匯,總的來說,導師就是高等學校指導教師的簡稱,是對學生進行某種指導任務的教師。而導師制就是對學生的學習、品德以及生活等方面進行個別指導的一種教導制度。在高中實行導師制,就是對本班級的高中生進行一種個別化的指導制度,它與班主任制共存,兩者能夠相互補充。同時,在高中教育中的導師也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以及日常生活,輔導學生學習,做學生思想上的引導者。
學生作為導師的工作對象,需要導師進行格外的關注。在高中階段,學生還處于青春叛逆期,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感問題,同時加上高考帶來的各種壓力,使得高中生的整個學習環(huán)境帶有一種壓抑性。因此,導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個全面性的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生活狀態(tài),才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方向進行有效的指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輔導,從而幫助學生無所顧慮地進行學習。
高中生本身就像是一個矛盾體,他們已經明白各種人生道理、學習的益處,但是行為與思想上總是出現(xiàn)相悖的狀態(tài)。這需要導師進行一個有效的梳理,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監(jiān)督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常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在“學分制”的教育規(guī)則下,導師可以與其他各個科目的教師進行密切的溝通,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詳細的分析,同時,也要時刻與學生進行交流,掌握每一位學生對于自己人生的規(guī)劃,同時,也包括學生的家庭狀況,然后總結出最適合這位學生的學習計劃以及課程的選擇,幫助學生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學生對于導師來說,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不僅要在生活上給予支持,還要在學習方式上盡力地輔導,在心理上給予充分的保護。
在實行導師制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將班主任制與其相比較,同時也比較容易產生混淆。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對全體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以及對整個班級的日常管理,而導師則不具備管理職責,是對學生的一種指導,它包括勸導與教育的含義與要求,是針對學生個體的一種教育模式。他們之間應該有明確的分工,才能夠相輔相成。
在進行導師任務分配時,由于教師所教授的學科不同,因此教學任務、教學難度都有一定的差別,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教師在教學任務中可能會帶兩個班級,但是其他科目的教師可能會帶3~4個班級。因此,在進行導師分配時,也需要考慮教師自身的實際狀況,避免出現(xiàn)教師身心俱疲、難以承擔的情況。
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也是最為熟悉的人,很多高中學校會將班主任直接任命為導師。其實這樣的做法就相當于將班主任的職責范圍進行擴大,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因此,我認為,可以酌情考慮讓班主任幫助導師進行輔導,但是應該職責分明,相互輔助。導師對于學生來說,就像是一個智能選擇的“超人”,能夠解決各種問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活動是拉近集體關系的重要途徑,導師在對學生進行了解時,可以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活動,幫助學生減輕一定的學習壓力,激發(fā)高中生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在活動中,導師能夠清晰地看出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對學生進行全面性的觀察,這樣才能夠進行“對癥下藥”,找出適合學生的課程選擇。與此同時,也能夠迎合現(xiàn)代教育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歷史教學的活動是我與學生拉近關系的“秘密武器”,也是增加學生對歷史學科熱愛的重要途徑,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歷史故事的演繹、帶領學生參觀本地的歷史博物館等,通過這些活動,讓我了解到導師與教師的共同點以及不同點,他們都可以在活動中體現(xiàn)出來,又能夠在活動中融為一體。
總而言之,存在即合理,高中導師制作為一個新興的制度,其實行是為了配合學分制的存在,就像是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它所帶來的各種異議與問題都需要教育者從理論中探索,在實踐中驗證。不論是高中生的德育,還是心理健康發(fā)展,都需要導師制的實行,為新課改這個最為波瀾壯闊的樂章,進行旋律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