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濤
(大同市新榮區(qū)第二中學校,山西 大同)
卡爾德隆曾經說過,教學的真諦不在于知識的傳播而在于激勵和喚醒。所以在對學生日常教學中,激勵顯得極為重要。近年來我國正在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對小學計算機教學課程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也提出新要求。計算機課程強調實際上機操作,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更注重“生生合作”“師生合作”“互動交流”。激勵教學可以成為小學計算機課堂重要的教學動力,不僅能夠激發(fā)小學生課堂學習的內在需要,更能優(yōu)化課堂進程發(fā)展,提高課堂效率,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后續(xù)教學打下重要基礎[1]。
作為我國學生基礎性教學的重要階段,小學教育承擔著為我國小學生奠定知識基礎的重要任務。由于年齡和心智等方面原因,很多小學生并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格的學習自覺性。再加上小孩子普遍存在愛玩、叛逆、對學習缺乏興趣等特征,在日常計算機教學中,相關指導教師想要完全集中學生注意力,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不輕松。
從現(xiàn)代小學生計算機課程教材上看,教材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大多以枯燥的文字錄入和表格繪制為主,這些教學內容和指導教師單調的教學手段,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因此無論是從學生年齡特性上看還是小學計算機教材上看,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合理加入激勵教學機制,可充分激發(f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能動性[2]。
激勵教學不僅是我國教育課改大環(huán)境下對小學計算機教學課程教學的內在要求,也是改善我國小學計算機現(xiàn)狀、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針對我國小學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具體可以實行以下措施:
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引入激勵教學的前提一定是對教學信息的充分有效把握。在開展小學計算機教學前,相關指導教師必須詳細了解學生計算機課程學習情況,比如學生知識層次數(shù)據資料、學生日常喜好資料以及一些特殊學生的家庭背景資料等。對于這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實際上都是為了在后續(xù)教學過程中可以“對癥下藥”,提高教學針對性[3]。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歷史教學情況的基礎上,指導教師在制定激勵教學具體措施的時候才能知道從哪些方面進行切入,側重點應該放在哪里,從而保證激勵措施的有效性。就現(xiàn)代小學生日常學習特點來看,他們對實際操作的興趣遠大于理論學習興趣。結合這一情況,相關計算機指導教師可以將激勵教學措施與上機操作進行有效結合,給學生提前設立一定計算機課程知識項目,并設立相應的獎懲機制,激勵學生自主完成計算機課程操作項目,從而通過具體動手操作和激勵機制的催化作用,使學生完成高效率學習,提高知識攝入量[4]。
在對學生相關信息進行有效把控的基礎上,還應該借助情感教學的積極作用,輔助激勵教學,推動計算機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學生難免會遇到比較難以解決的計算機問題,甚至一些叛逆較為強烈的學生,從一開始就無法融入激勵教學體系中來,鑒于以上兩種問題,相關指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情感輔助激勵。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心性發(fā)育還未健全,難免會有一定自由向往和叛逆等特殊心性,甚至在課堂中還有可能存在一些叛逆行徑。這些情況并不能說明學生無法參與計算機課堂,指導教師更沒有資格單方面否定其教育價值,所以一旦遇到此類狀況,指導教師應該深入挖掘學生思想狀況和叛逆內因,并且盡量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利用真情實感對學生進行輔助激勵,提高學生對老師的認同感和依賴感,從根本上對學生發(fā)揮激勵作用。
激勵教學是全國教育課程改革大背景下,課程改革重點研究方向,也是未來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不僅是小學計算機教學,所有教學課堂都可以引進激勵教學機制。指導教師必須在充分考量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興趣類型的基礎上,對學生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從而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立高針對性的激勵措施,防止無效激勵的產生,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