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實驗小學 陜西延安 716000)
綜合性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也是一種全新的課型。語文綜合性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途徑的多樣性、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學習目標的綜合性等特點。下面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有效開展語文綜合性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1]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廣播、電視、網(wǎng)絡、圖書館、演講會、辯論會、展覽館、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等。因此教師要積極地開發(fā)課外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課堂以外的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機會,讓其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巨大潛能。如開展“圍剿錯別字——漢字規(guī)范活動”綜合性學習時,指導學生通過觀察、上網(wǎng)搜索、查閱資料、社會調查等方式了解漢字的歷史,搜集古今中外因為寫錯漢字或讀錯漢字而發(fā)生的笑話、造成不良后果的事,社會用字調查,搜集書法作品,學會欣賞作品等問題,規(guī)范了學生用字的意識,陶治了學生的情操,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2]
再如在進行任何一個課文的講解之前,首先要預習課文,初步形成整篇文章的主要構成和作者的中心思想,進而為了更加理解課文,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集文章相關的內容,以及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對于理解文章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閱讀作者相關文獻去圖書館查閱相關內容,拓寬自身的閱讀視線。對這些資料分析整理,指導學生做摘錄卡片、讀書筆記和展示學習成果等。既拓展了教材內容,彌補了課堂教學的空白,也培養(yǎng)了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精神和語文實踐能力。[3]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確定活動主題或內容時就應該根據(jù)學生感興趣、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而定。同時,在活動中,教師要盡量地捕捉和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的對學生做出評價,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見解被信任、被鼓舞、被肯定時,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發(fā)了出來。有了興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我要學”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同時學習小組科學合理地劃分也至關重要。要根據(jù)不同的主題內容機動地劃分學習小組,遵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讓學生選擇其擅長、感興趣的任務自覺搭配,這樣在合作中才更融洽、更默契。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比較充分體現(xiàn)學生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不是一種標準化學習。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伙伴,選擇學習方式,確定學習內容等。但是,這并不等學生喜歡怎樣做就怎樣做,放手讓學生全盤負責的同時,教師也要起到監(jiān)督,引導的作用。綜合性學習強調自主和探究,但要考慮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而且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過程和內容要緊緊圍繞著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展開的,自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作為教師,應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擔任好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要恰當安排,明確內容,從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給予學生適當?shù)狞c撥和引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例如“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愛護環(huán)境周活動”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與興趣相同的同學組成活動小組,分工合作,為了避免大家所選活動內容雷同,教師趁勢提出建議:組間要協(xié)調好活動內容,組內要做到分工明確,心中有數(shù)。提前制定活動計劃,而后大家分頭行動。動手搜集鳥的圖片、查找鳥的種類、歷史及鳥的文化等?;顒又薪處熞欀笇В龑W生拓寬思路,廣泛參與,加強合作,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教師適時做出過程性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的主動性。[4]
總之,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語文學習開辟了嶄新的天地,為語文教學與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因此,作為實施者,我們要不斷探索,更新觀念,大膽嘗試,就一定能將綜合性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