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高級中學 重慶 404000)
本文從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必要性出發(fā),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宣傳終身體育思想以及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三個方面提出了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
首先,落實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高中生正處在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以及思維活躍期,他們對于事物認知已經不再局限在表面的認知,還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以及認識。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單單依靠“好玩”和“熱鬧”來引起學生的關注,即便是被這些元素所吸引,其產生的興趣也很難維持。終身體育意識的落實,不單單可以使得學生深刻認識體育精髓以及本質,還能夠幫助學生強化體育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更加可以讓學生確立正確、科學、健康的意識,這對于學生而言,比起某些體育知識、體育技巧以及理論更加有價值,更加可以讓學生獲益眾生。[1]
其次,落實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產生終身鍛煉的意識。終身體育意識能夠讓學生釋放出終身鍛煉動機,在學生心理產生終身鍛煉內在的動力。動力產生以后就可以推動學生體育教育進步,并且逐漸的意識到終身鍛煉以及終身體育對于人發(fā)展的現實價值以及重要意義。高中階段,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可塑性,容易對很多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體育教師需要充分抓住這個特征,充分利用學生較強的可塑性,將終身體育意識的滲透作為核心,激發(fā)學生堅持終身鍛煉以及自覺學習體育的內在驅動力,并實現學生系統(tǒng)、全面的發(fā)展,使其能夠擁有健康體魄。因為終身體育意識所產生的終身鍛煉意識會長期跟隨者學生,可能會陪伴一生,在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當中會自覺和不自覺的開展體育鍛煉,使得學生可以受益終身。[2]
首先,強化體育教育改革。當前我國很多高中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最大的弊端在于被動教學,不顧學生實際情況,將教學方式強加到學生身上,這會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產生影響。因此,高中體育教學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使得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創(chuàng)造性思維自主設計體育教育形式,充分的技法學生興趣以及思維,營造出更加積極和快樂的教學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導作用,產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其次,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在充分分析高中生體育愛好,轉變體育教學內容,發(fā)揮體育健身性與娛樂性,去除那些繁雜以及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教學內容,避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打壓。還能夠實行選修課制度,利用學生自主性來選擇教學內容,充分發(fā)揮體育獨特的魅力,充分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習的持久興趣。
最后,改革體育考核形式。當前,我國應試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學考核形式的評定。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假如過分關注體育教育質量以及考試的分數,必然會導致學生對體育產生厭惡感。最終會影響到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因此,在體育考核形式上可以使用修學分和學時的形式,只要學生能夠在規(guī)定的學期內修夠全部的課程學時,就可以認定學生體育課程及格。
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確立牢固的體育認識,體育宣傳工作對于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課內外的體育活動有著推動作用。因此,需要充分的使用學校宣傳的陣地,比如黑板報、多媒體以及櫥窗等,充分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強化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拓寬學生體育知識面。同時,還能夠定期的組織相應的體育競賽活動或者是舉辦知識講座。運動會上可以邀請企業(yè)、單位以及家長共同參與活動組織工作中,借此強化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拓寬學校體育對于社會的影響力。除此之外,還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媒體的作用,拓展學生眼界,提升學生體育知識以及體育意識。
創(chuàng)設體育教學環(huán)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愛好以及興趣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實現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目標。學校需要依據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出有利條件,為體育教學活動營造出有助于學生發(fā)展的氛圍。例如:設置體育選修課程、健康教育課程以及體育節(jié)等,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課間以及課外體育活動;積極的組織教職員工進行體育比賽,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比賽的熱情。開展體育知識講座以及體育知識競賽,使得學生可以充分受到體育文化的熏陶。[3]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收到了體育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以及認可,終身體育意識的產生對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高中體育教師需要積極的探尋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滲透終身體育的教育理念,使得學生能夠受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