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所編排的內(nèi)容,契合了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思維特點,特別是低年段教材教學更多地側(cè)重于識文認字,同時還對具體的教學目標做出了細化,將各個細化的目標真正融入具體的教學模塊中,這樣,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能夠擁有明確的方向。之前的教材在識字教學方面將漢字的音、形、義進行了分離,成為各自獨立的模塊,這對小學生的識字會形成一定的困擾,使學生難以在腦海中形成有機的統(tǒng)一。當前的“人教部編版”教材,針對識字教學的策略做出了合理的調(diào)整,既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又更充分地體現(xiàn)了教學目標。
以“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的“日積月累”欄目為例,其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主要以傳統(tǒng)文化的形式進行了展現(xiàn),包括古詩、成語、歇后語、傳統(tǒng)諺語等。這部分內(nèi)容都是我們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智慧的凝結(jié),是應深深扎根于學生內(nèi)心的東西。
例如,在完成《春曉》這篇古詩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學習任務:自主搜集和“春天”這一主題相關的詩歌,并制作成詩歌卡片,在周五的活動課中組織一場詩歌朗誦比賽。學生搜集詩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次學習的過程,既能鞏固課堂中學習的相關漢字,還可以自主認識更多的漢字。教師所組織的詩歌朗誦比賽,也是一個極佳的識字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既有助于學生認識并積累更多的漢字,又有助于豐富古詩文閱讀,使學生更充分地感受祖國語言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獨有的文化魅力。
又如,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的“日積月累”這一板塊中出現(xiàn)了很多諺語,這些諺語大都和天氣相關,都是來自于普通民眾的生活和實踐智慧,也是極為寶貴的民族瑰寶。學生對于這部分諺語的理解,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可以為學生輔助相應的氣象圖片,和圖片一一對應展開識字朗讀,能夠有效降低閱讀難度;還可以根據(jù)諺語預測未來的氣象趨勢,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促使他們更高效的掌握諺語。教師也可以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相關任務:搜集和氣象相關的其他諺語,在教室內(nèi)單獨開辟一個角落,設為“小小氣象站”,將學生所收集的諺語進行集中。另外,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基于所搜集的諺語觀察天氣、預測天氣,準確的預測可以提升他們的成就感,積極鼓勵他們展開更深層次地學習。通過這樣的形式,將課堂學習延伸至課外,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了解更多的漢字,感受古人的智慧。
“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還特別增加了蒙學內(nèi)容板塊,依托于這一板塊展開識字教學,能夠更成功地展現(xiàn)出漢字文化的厚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把握蒙學內(nèi)容,并以此為突破口展開識字教學,并滲透相應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學《天地人》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認知世界;在教學《金木水火土》的過程中,能夠拉近學生和世間萬物的距離,通過《口耳目》了解學生自己;結(jié)合《日月水火》理解并感悟人類乃至世界的發(fā)展歷程;通過《對韻歌》感受豐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極具個性的文化特色。這五篇課文,底蘊豐厚,讓學生浸潤于民族文化中,了解民族元素以及傳統(tǒng)元素,了解漢字獨有的魅力和風情。
另外,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必須充分鏈接蒙學內(nèi)容,讓學生的目光聚焦于民族文化,并實現(xiàn)良好的繼承。例如,《人之初》和《姓氏歌》這兩篇課文,能夠極為突出的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學的典型特征,選編的文本語言簡單流暢,兼具優(yōu)美和韻律感,體現(xiàn)的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更是其文化精髓所在。針對這部分課文的教學,教師首先需要準確把握恰當?shù)难由禳c,這樣才能夠基于一處學習有效地拓展及線、面,完成一連串的學習任務。完成《人之初》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補充其他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或者故事,比如“孟母三遷”“黃香溫席”等。通過閱讀順利完成識字任務,在具體的識字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開展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和滲透??梢宰寣W生嘗試借助《姓氏歌》中的表達,完成對自我的介紹,而在相互介紹的過程中,學生便能了解更多的姓氏以及漢字。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百家姓,讓學生從中找到自己的姓氏。這樣的教學和延伸,能夠促進學生識字量的提升,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更充分地感受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厚度。
“人教部編版”教材的編排目標,既是為了成為有益于教師教學的“教本”,也是為了成為促進學生內(nèi)化的“學本”。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一年級開始就對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引導,使他們可以自主發(fā)現(xiàn)存在于語言學習中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學習,以及更高效地掌握學習方法,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例如,在“書寫提示”這一板塊中呈現(xiàn)構字規(guī)律,編排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充分地揭示和漢字書寫相關的規(guī)律,比如先外后內(nèi)再封口,還有“點”的不同位置代表著不同的書寫順序,等等。又如,在一年級上冊的《語文園地五》這一板塊中,“趣味識字”這個欄目里面包含著各式各樣的順口溜,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通過形象且生動的語言表達,學生更準確地把握了形聲字書寫規(guī)律,即“形旁表意、聲旁表音”,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同時,在“我的發(fā)現(xiàn)”這一欄目中,向?qū)W生展示了三組漢字,它們都擁有相同的偏旁,還在旁邊標示了相應的提示,如口字旁的漢字主要和嘴相關。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接下來的兩組漢字進行自主推理和歸類,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其中的規(guī)律,同時也能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幫助學生拓展和漢字相關的知識。
“人教部編版”教材還倡導學生生活之間的鏈接,特別是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把握學生的生活資源質(zhì)量,才能更充分的展現(xiàn)識字教學的“生活性”。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筆”這個字時,首先給學生呈現(xiàn)了一支毛筆,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同學們,這一支毛筆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每一部分又是由什么東西制作成的?”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一支毛筆由筆桿和筆尖兩部分組成,筆桿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而筆尖是由毛制作而成的。最后,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xiàn)毛筆實物與“筆”字的對應關系圖。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筆”字的意義。在這個案例中,教師鏈接生活中的毛筆引導學生認識“筆”字,充分發(fā)揮了生活資源對識字的輔助作用,從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中,“人教部編版”教材的教學仍然以識字寫字為主。教師應充分把握文本教材,深入解讀教材內(nèi)容,在教學實踐中滲透豐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文化精髓,使學生可以追根溯源,自主完成對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方法的探索和提煉。同時,教師還應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識字教學與學習更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