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東縣宋家塘街道辦事處杏園小學 湖南邵東 422800)
德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靈魂,是學校各項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現(xiàn)代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育人的基礎。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因此,小學階段的德育教學已迫在眉睫。那么,對學生如何進行德育教育才更有成效呢?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粗淺看法。[1]
在教學中,教師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首先要積極地參與到教育工作中去,帶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其次,學校要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尤其是德育教師,接受專業(yè)的德育教育知識培訓,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使其能在學習中不斷尋求出有意義的、創(chuàng)新的教學新思路;最后,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有利于學生接受教育。坦率和孩子們結(jié)成“交心的朋友”,很早就該和他們建立起良性的情感溝通的“橋梁”,只有他們充分地信任,才會把他們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情感都傾吐出來,不會郁積于心。以心靈的溝通來達到孩子們積極思考、增強其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其自我反省與自我完善的意向,使得他們在解決成長過程的問題中快速地成熟起來。[2]
校風是校魂,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學校辦學方向、培養(yǎng)目標、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是集體中長期形成的在價值上、言論上、行動上的共問傾向。良好的校風、班風能增加學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每個學生都有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共同價值的觀念,產(chǎn)生群體動力。教師必須在思想觀念、個性風格、舉止言談、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中身體力行,做好學生的楷模,使學生仿效于教師的人格美,從而促使學生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教師要正確處理好與學生平等相處的心理關(guān)系,讓學生從心里感到他們的老師是真正的朋友。這樣,學生對老師就會產(chǎn)生信任感,并在交往中可以溝通師生情感,師生感情就會相互作用,并使師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思想和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心靈上的互動功能。
小學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陣地在課堂。課堂教學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新的課程標準也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各學科教師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向?qū)W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因此,筆者在所擔任的音樂教學中,將音樂教學與小學生品德教育相結(jié)合,在完成音樂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力求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學習《升國旗》歌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我問:“孩子們,你們是不是想親眼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下面老師領你們到天安門廣場觀看隆重的升旗儀式吧?!焙⒆觽兛吹皆谇f嚴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肅然起敬,仿佛親身體驗到了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這樣激起了每個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更好地理解了歌曲內(nèi)在的涵義,無形中也受到了情感的陶冶,進而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效果。
不同年齡層次的小學生的思想觀念也不同,在制定德育教育目標和計劃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首先要讓學生感覺到思品課以及語文、數(shù)學等其他可以滲透德育教育的課程,要與自己的生活相關(guān),與自己的思想貼近,才能夠更容易的接受和認可。小學生還處于心智發(fā)育的懵懂時期,對于是非對錯還沒有明確的認識,因此,需要老師去細心的引導,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學習到道德的觀念。從事小學生德育培養(yǎng)應該是低調(diào)而高效的,例如,幫媽媽洗腳、捶背等小事,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小學生對父母的孝順情況。針對小學生需要系統(tǒng)學習德育知識,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適應小學生學習的德育讀本,便于小學生正確系統(tǒng)的學習德育知識。
勞動不僅解決了人的衣、食、住、行問題,更多的陶冶了人的情操。在學校德育建設者方面勞動教育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平時多組織學生幫低年級搞衛(wèi)生、清潔衛(wèi)生區(qū)、打掃教室、建設校園文化,利用學校的勞動基地讓學生觀察植物生長,并參與生產(chǎn)勞動,這樣讓學生懂得一切財富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認識到勞動是光榮的,并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以及養(yǎng)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例如利用農(nóng)村的有利條件,讓學生從家?guī)б恍┌鬃?、黃豆籽、蒜籽等,老師手把著手教會下種的方法,并讓學生自己澆水,養(yǎng)大。孩子們看到自己種的種子出土、發(fā)芽、長大,都感到萬分欣喜。有的學生經(jīng)常去看看自己種的苞米、黃豆、蒜,還有的學生經(jīng)常自己澆水。通過此類的勞動實踐培養(yǎng)了小朋友從小愛勞動、會勞動、能勞動的高貴品質(zhì)。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為德育滲透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我利用學校舉行的重大節(jié)日活動,力求推動德育活動的開展。例如,在“雷鋒活動月”中評出“學雷鋒標兵”;組織學生爭當國旗手,參與升國旗儀式;組織學生義務勞動;參觀烈士陵園;參與關(guān)愛老人的活動;等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能使學生樂于學習德育知識,,進而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
綜上所述,小學德育教育任重道遠。我們要在實踐中完善領導管理體系,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要實現(xiàn)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偉大目標,。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要重視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爭取在教學中不斷進步。教師應把德育教學工作落實到實處,不斷提升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受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為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