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愫生
孔子曾在《禮記》里講道“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民間俗語也有云“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可見男女愛情自古就與飲食密切攸關(guān)。愛情如各種不同的食物,有各自的滋味。每一段愛情都是不同的菜,而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同火候做出的不同的味道。而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比一個人對食物的愛,更真摯,更深厚,更熱烈,更回味無窮,更天長地久。
好的愛情,就如飲食,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對于愛情婚姻的選擇,猶如對飲食的選擇,年輕時,不太在乎他人怎么看,怎么評價,也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腸胃;經(jīng)歷滄桑,才會懂得聽他人的勸,才會考慮是否營養(yǎng),是否適合心靈的養(yǎng)生。未來的生活是自己的,只有選擇適合你的飲食,你才能不虧待自己。
管不住自己嘴的女人,也管不住自己的心。有的人挑食,就只吃愛吃的好吃的;有的人就只愛吃一種菜,每次吃飯都點那一道菜;還有的人什么都吃,見到吃的就往嘴里塞。智慧的女人,會搭配著吃,主菜、配料、調(diào)料都勻著吃一口。愛情也一樣,有時我們只有在品嘗各種滋味后才知道怎樣搭配才會使味道最好。
在飲食性格里,命苦的孩子愛吃糖,所以大多數(shù)女人心里苦更嗜甜食。而喜歡吃甜食的男人多性格溫和,愛喝湯的男人則默默無聞。在各種史記和文學(xué)、影視作品里,古代和民國的貴婦人常喜食的零食都是桂圓、桂花糕,都帶著貴氣和好意頭,而姨太太和青樓女子都是嗑瓜子的低下形象?!都t樓夢》里,你見過林黛玉、薛寶釵嗑過瓜子嗎,都是桂圓、桂花糕;而王熙鳳嗑瓜子,是她本身就是一個潑皮性格,但她出身好,如果不是家世,她當(dāng)不了正主。趙姨娘嗑瓜子的形象,又是另外一種景象。人和食物也是一種氣場的連接,你選擇了何種食物,也給你帶來何種的氣場和影響。
對愛不能貪心,對飲食亦如是,要不就吃壞了胃。女人一定不能貪吃,貪吃的女人一般心比較貪,記得從前看過一本書,講了很多貪吃的女人和性格之間的關(guān)系,后來經(jīng)過觀察驗證,確實如此。愛情如果是食物,我選米飯,簡單潔白的米飯。有一天,你會想換口味,想吃饅頭,但,最終你還是會回到米飯的餐桌旁。有一天,你可能會厭倦它的平淡無味,卻會在嘗盡千種美食后,止不住的懷念平實的米飯。不漂亮,不高檔,卻始終在照顧著你的胃。
即使甜蜜如巧克力又怎樣呢?當(dāng)真是絲般感受,香濃爽滑,天天吃,頓頓吃,整日黏糊,愛情也會因為溫度過高而融化。雖然有一種說法,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jīng)擁有!但那不是愛情中人的初衷!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廣東人喜宴上有一道甜品是蓮子百合糖水,取其“百年好合、連生貴子”之意。我每次喝這糖水,都會在心里暗笑,廣東人可真不含糊,婚姻的目的一下子就昭然若揭。而新疆的男人出遠門,家里的女人會在前一天晚上和了青稞面,用家里的大鍋烙上一張臉盆大的馕——干而實在,沒有水分,不容易變壞,面搓得厚實,充饑最好。天亮了,把做好的馕切成一塊塊,用布一包,給男人帶上就可以上路了,雖然吃起來索然無味,但在沙漠里卻是最好的食物。這就是老百姓的愛情。
飲食至理中,可無糖,不可少鹽。雖然鹽沒有糖那么甜蜜,但鹽卻是滋養(yǎng)生命的關(guān)鍵。過于挑食,固執(zhí)著不適合自己的食物,只能愛如飲食,咀嚼到傷。這是多少男女歷經(jīng)滄桑后的領(lǐng)悟。所以世上的人才會在尋找伴侶的過程中,經(jīng)歷挫折,我們應(yīng)該理智去面對和處理,不應(yīng)一點小挫折而輕易放棄自己所愛的人,沒有任何事情是一帆風(fēng)順的,有時候有些挫折,才會知道原來對方在自己的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有人說,愛情是餃子餡兒,婚姻是餃子皮兒,餡兒不夠大餃子就不夠好吃。但是,如何搟皮兒,如何做餡兒,如何包出一手好餃子,卻需要我們用一生來學(xué)習(xí)。
摘自《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