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 1949年以后,臺灣地區(qū)在強人威權與專業(yè)技術官僚(technocracy)領導下,經(jīng)濟社會得到較好發(fā)展。這些專業(yè)技術官僚得以躍升舞臺,實有其錯綜復雜的思想/歷史過程。本文取觀念脈絡的研究手法,論證專業(yè)技術官僚的面世,特別與孫中山構思權能區(qū)分,主張專家政治之論述密不可分,同時也得到知識界的呼應。專業(yè)技術官僚的角色在1949年之后始終占有一席之地,藉由整體歷史的脈絡進行觀察,對孫中山的思想世界及其遺產(chǎn),應可提出更恰當?shù)恼J識。
* 本文系筆者日文文稿之改寫版:潘光哲(著),望月直人(訳),〈孫文「専門家政治」論と開発志向國としての現(xiàn)代中國國家の起源〉,日本孫文研究會(編),《孫文とアジア太平洋ネイションを越えて》,《孫中山記念會研究叢書》(東京:汲古書院,2017),頁54-71。
在20世紀中國憲政史上,張知本(1881-1976年)的地位眾所公認。①然而,仔細清理他的“憲政想象”(constitutional imagination)②會發(fā)現(xiàn),孫中山的學說,其實是張知本的思想資源。在張知本看來,五權憲法是孫中山“在政治學說上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其根本精神為,對于一國的政治,把“權”與“能”分開,使人民有“權”,一切政治的設施,都要以全國人民的意志為依歸,而政府不敢專制獨斷,故謂之“全民政治”;孫先生又主張政府有“能”,“則治理政事的人,便非政治專家不行”,故謂之“專家政治”。張知本本乎“專家政治”之意,更抒發(fā)個人獨創(chuàng)的見解,認為軍人的技能是戰(zhàn)術,要軍人當大總統(tǒng),便是使之“棄其所‘能’,而強為其所不‘能’,結果便是一無所‘能’”,因而憲法應該規(guī)定“軍人非退職三年后,不得當選為大總統(tǒng)”。③張知本立基于孫中山學說開展的這等“憲政想象”,意義所在,是否引發(fā)回響論爭,并不重要;反倒是他詮釋孫文的學說,襲用諸如“權能區(qū)分”和“專家政治”等等概念,卻是意蘊豐厚,畢竟,反觀孫中山的論說文本,他確曾使用過“五權憲法”和“全民政治”這兩個詞匯,④“權能區(qū)分”和“專家政治”卻不是他本人使用過的概念。⑤相對地,即以“專家政治”一詞而言,⑥那是中國知識界同識共曉的“規(guī)范詞匯”(the normative vocabulary)⑦;如羅隆基(1896-1965年)早在1929年就倡言“只有專家政治,才能挽救現(xiàn)在的中國”,⑧筆鋒所指,其實乃是建立黨國訓政體制的國民黨政府。⑨即使用心方向和羅隆基有如南轅北轍,張知本詮釋孫中山的遣詞用語,卻是與時代思潮合拍同調(diào)。
這樣說來,在當時的思想氣候里,即便各種政治力量,各方有心之士,對中國未來的前景所向,自有認知,各有期待;彼此之間的理念交鋒,匯聚而成的意識形態(tài)之爭,根本上都在這些“規(guī)范詞匯”開拓的思想空間里,相互沖激。然而,“專家政治”這個概念之理論與實踐,在當時的場景里,即令眾說紛紜,同爭共競;群聲并唱之際,竟爾成為“公民認識論”(civic epistemology)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⑩歷時既久,傳承繁衍,“專家政治”竟至“概念延展”(conceptual stretching)之局,諸如專業(yè)技術官僚、發(fā)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等等概念,已然成為詮釋理解歷史的概念工具,不證自明。就現(xiàn)實言之,身受專業(yè)(科技)技術教育者,大量躍升領導階層,專業(yè)技術官僚掌握國政權力,已是共同現(xiàn)象,至今依然。因此,我們應該超脫既定的歷史認識框架,放寬視野,不以1949年為限,掌握整體歷史的脈絡,才能更為恰當?shù)乩斫鈱O中山的思想世界及其遺產(chǎn)。
留學日本,爾后回臺灣擔任過國民黨黨史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的陳鵬仁,因翻譯日本學界研究孫中山、中國革命史及現(xiàn)代史的成果而蜚聲于世,卻也因為職務的關系,必須扮演孫中山的詮釋者的角色。如他聲言,孫中山的“民權主義之民主政治是全民政治與專家政治,而不是歐洲民主政治的代議政治與階級政治”,基本論調(diào),和當年張知本的闡述沒有太大的差距。
在1930年代的國民黨陣營里,鳴唱同樣音符者比比皆是,他們注疏申論黨國意識形態(tài),好似“文化御林軍”的角色。本來在1910至1920年代論壇上居有一席之地,對五四新文化運動著有貢獻的高一涵(1885-1968年),當時擔任國民黨政府監(jiān)察委員,倡言現(xiàn)代政治變成專家政治之必然,以“政治專門化”“政治技術化”作為今日政治的標語,仍復引據(jù)孫中山“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與“國家,根本上要人民有權;至于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于有能的專門家”等等述說。擔任過立法院代理院長的邵元沖(1890-1936年),則說孫中山主張“政府要有能”,那么,“要使政府方面有能,就要使政府方面任何服務人員都有能”,所以“主張專家政治”理所當然。楊幼炯(1901?-1973年),早年既以撰述《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政黨史》等專著而知名,也是孫中山思想的詮釋者,在孫中山百歲誕辰時,他便有《國父的政治學說》之作,同樣也申論孫中山權能分開的學說就在實現(xiàn)專家政治,并呼吁“今后政治的革新,是以實現(xiàn)‘專家政治’為旨歸”。擔任過臺灣行政院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并長期出任逢甲大學董事長的高信(1905-1993年),在1930年代是還未入政界而任教于國民黨黨校中央政治學校的青年教授,依復引據(jù)孫中山“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的界定,論證“管理眾人的事”,當然必須“委于具有深究的專門家”。因此,他批判國民黨政府居然“收攬一班‘門外漢’來當治黨治國的‘專家’”,結果“弄成現(xiàn)在這個失了革命性的黨政府!令熱心的革命青年,只有放聲一哭”。筆鋒雖然激烈,其用心所至,還是以國民黨必須實現(xiàn)“專家政治”之理想為期望。
身為最高領袖的蔣介石,更需要以對孫中山之詮釋,使他作為“革命接班人”的地位愈趨正當。蔣介石教導參加峨嵋軍訓團的學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與必須遵奉的中心思想”乃是我們總理的遺教。特別開展詮釋,關于孫中山五權憲法部分,他即強調(diào)孫中山所說“權與能的分別”之用心,是既讓“人民要有充分的控制政府管理國事的‘權’”,又要使“政府要有萬能的治理政事造福全民的‘能’”,前者可以“實現(xiàn)‘全民政治’的理想”,后者能夠“推進政治,增進效能而實現(xiàn)‘專家政治’的理想”,因此“從根本上調(diào)和歷史上人民與政府間自由與專制沖突,而建立一個完全為‘為民所治’的萬能政府,為全體人民謀最大的福利”。
總體而言,孫中山營構的“革命政治論述”,期可產(chǎn)生說服力量,并重行建構政治/社會世界之意義所在,確實涵括簇新的“革命語言”與“政治實踐”,確實曾經(jīng)得以熔鑄群體,打造認同。如胡適的觀察,國民黨在孫中山去世后,依舊把他的遺教奉作一黨的共同信條,極力宣傳,立為“共信”,北伐成功的革命歷史,“證明了只要能奉行一個共同的信仰,革命的一切困難都可以征服”。不過,后繼者的再詮釋,遣詞用語必然未可跳脫世眾同識共曉的“規(guī)范詞匯”之網(wǎng)羅,對于“專家政治”之詮釋與想望,正是一例。
倡言“專家政治”的羅隆基,筆鋒矛頭,當然指向國民黨政府的黨國訓政體制??墒牵缢约旱臉税?,“只問行政,不管主義”,如孫中山所言,“政治的目的,是在管理眾人的事”,那么:
什么人有管理的知識及能力,我們小民就歡迎誰來管理。“黨治”亦可以,我們先問問談“黨治”的人,是否先能“治黨”?!坝栒币嗫梢?,我們先問問訓練我們的人,他們政治上的知識,是否可以為訓。換言之,我們要問問管理眾人的事的人,是否為管理上的專家。
同樣倡言“專家政治”的胡適,向約見自己談話的舊友宋子文提出“改革的意見”,就將“充分實行專家政治”(凡是交通、考試、衛(wèi)生、農(nóng)礦等部門“均宜用專家”)作為“改組政府”的原則之一,他更坦白說“我們的態(tài)度是‘修正’的態(tài)度:我們不問誰在臺上,只希望做點補偏救弊的工作。補得一分是一分,救得一弊是一利。”可以說,羅隆基與胡適立論的基礎,都不是絕對否定黨國訓政體制的現(xiàn)實。所以,國民黨人以“專家政治”之期望來詮釋孫中山的理論,與它的批判者設定的理想,彼此之間的距離,其實并不那么遙遠,甚至于可以匯聚合流,軟土深掘,將“專家政治”的觀念,深植厚栽為“公民認識論”的要素,復且傳承相衍,似無終點。
同是黨國訓政體制的批判者,著重的面向,各有千秋,卻都是“專家政治”的鼓吹者。胡適聲言,不該將孫中山的一切學說奉為“金科玉律”,如孫中山的“知難行易說”就是“一班不學無術的軍人政客的護身符”,因為“治國是一件最復雜最繁難又最重要的技術”,一班沒有現(xiàn)代學術訓練的人,絕對不可能統(tǒng)治一個沒有現(xiàn)代物質(zhì)基礎的大國。解決之道,“只有充分請教專家,充分運用科學”。而羅隆基批判的現(xiàn)實是:“中國目前政治上紊亂的狀況,根本的罪孽,是在不懂政治的人,把持國家的政權,不懂行政的人,包辦國家的行政”,遭受“武人政治”與“分贓政治”這兩種“惡勢力”的“夾攻”。所以他主張:“只有正當?shù)倪x舉和公開的考試,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專家政治。只有專家政治,才能挽救現(xiàn)在的中國?!?/p>
較諸基本上以筆代劍來批判國民黨政府的胡適與羅隆基,張君勱(1887-1968年)與張東蓀(1887-1973年)則進一步組織政黨——國家社會黨,以謀出路,絕不放棄聯(lián)合各黨派組合“舉國一致”政府以抗御外敵的理念。他們就算曾主張“國民黨以政權還諸國人,退為普通政黨之一”,不完全承認國民黨黨國訓政體制獨霸政權,乃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他們倡言之“修正的民主政治”,還是看重“專門家”的地位:
我們主張不僅是借重專門家的知識;并且必須使專門家占有地位,這個地位是不為黨派作用所左右,或政潮所沖動。這樣的主張不僅在于使政務各部都由專門知識來處理;并且亦在于使政務的大部分因為由專家設計,便可堅實穩(wěn)定,不至于時常發(fā)生無謂的變化。
張君勱更強調(diào)與構想專家的決策者角色。他主張,為實現(xiàn)“集中心力之國家民主政治”,自應組織由公民選舉產(chǎn)生的“國民代表會議”,而且“國民代表會議之議員,宜規(guī)定其中之若干成,須具有農(nóng)工商技術家或科學家之資格”;“關于行政及經(jīng)濟計劃,除國民代表會議議定大綱外,其詳細計劃由專家議定”,因為“議員中加入專家,行政計劃由專家定之,所以使行政趨于專家化或科學化也”。綜言之,對張君勱這些積極參與實際政治活動的人物來說,當他們號召與說服群眾支持一己,從而擴張勢力之際,“專家”的作用與地位,乃是必須列入思考立論的必有之義。
既不是黨國訓政體制的思想敵手,也非“文化御林軍”的一般論者,也不質(zhì)疑“專家政治”之意義,對其內(nèi)容與應用,則往往認為有他山之石,可供采擇。署名“騰霞”者,始終是《國聞周報》的重要寫手,就是一例。他發(fā)表《整頓吏治模范之美國專家政治制度》一文,認為當時國民黨政府標榜以“刷新政治,整頓吏治”為大政方針,確實必要之至,即自美國名史學家查爾斯·比爾德(Charles A.Beard,1874-1948)主編的《趨向文明》(TowardCivilization)一書里擷取精要,特別是基本上摘譯改寫了收錄于華萊士(L.W.Wallace,1881-?)的“政府管理工程”(Engineering in Government)一文,藉以闡釋“專家政治”為什么是近代政治上必然的趨勢。為了強化立論,他還自做文章,如述說美國國務院的海外領事館,“每月收到國內(nèi)商人的詢問,平均五千份”,還算忠于原著表述;接下來一句,“騰霞”話鋒一轉,稱譽曰:“美國的這些領事都有商業(yè)的專門知識,都受了長久的訓練,故能勝任,美國對于國外貿(mào)易如此重視,商業(yè)組織如此完密,無怪金元的勢力統(tǒng)治了全世界”。其實,這句話根本就是原著沒有的論說。總言之,“政府統(tǒng)治的工具,厥為組織、技術同科學方法”,如何以這些“工具”來管理眾人之事,“都非專家不能討論執(zhí)行”。所以“騰霞”呼吁建立起這樣的共識:“政府應切實推行考試制度,選拔真才”,青年應該“務實求學,自能致用……全國人民應養(yǎng)成尊崇專家之風氣,相信專家政治”?!膀v霞”的心血與觀念,想來也是《東方雜志》編者認可的,所以摘錄了他的這篇文章,還加上按語表示能夠“供注意整頓吾國吏治者之借鏡”,期可流傳廣播。
一般報刊之評論,同樣為“專家政治”之理想性大張旗鼓。1931年的《申報》批評說中國“今日之政治,蓋可以一言為斷,曰:‘官僚政治’”。任官者“是否有為政之能,為政之才;是否才能稱其職,職能盡其才,非人所問,尤非小民所敢問”。要打破此等局面,只有“從政必以專家……從政者應各有專長,各有專責。有才必為國用,而國亦必用其才。使從政者各能稱其職,各能盡其能,夫然后庶政盡舉,國家之機能得以靈活而無礙”。因之呼吁“黨政領袖能以絕大之努力,下絕大之決心,摧毀官僚政治之根基,厲行專家政治。慎勿令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而徒令人感喟愴傷于無窮”。
約略而言,自從1930年代起,展現(xiàn)于中國言論舞臺上的“專家政治”論說,既是國民黨黨國訓政體制本身,也是這個體制的批判者乃至一般論壇中人,都不會否定的理想追求。從此,在“公民認識論”的天地里,“專家政治”的價值意義,絕對占有一席之地。只是“專家政治”之實踐萬一落空或失敗,又該如何?連自組政治勢力的張君勱與張東蓀在立言之際,似乎都不曾思考要依據(jù)“修正的民主政治”的何等原則,讓“專家”負擔“政治”責任?至于以“專家政治”為至高理想的論者,乃至于被奉為一代民主宗師的胡適,大概都不會設想“專家政治”是否可能僅僅會是一場夢幻。“民主實踐”與“專家政治”之間的落差,更在他們的思考之外。
“文化大革命”期間去世的李平心(1907-1966年),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與近現(xiàn)代史研究領域里,應該都占有一席之地,仔細閱讀他的史學著作,其實往往也帶有濃烈的戰(zhàn)斗意味。如他的《中國現(xiàn)代史初稿》(1940年),居然辟有一節(jié)討論“‘專家政治’能夠滿足中國人民的需要嗎?”儼然質(zhì)疑仿佛為世眾共識咸信的“專家政治”論說,即為一例。在李平心看來,“要建立一個健全的現(xiàn)代國家,必須要有許多賢能的專家”。然而,“專家政治說”之實際,卻只是“用新式的寡頭政體來代替真正的民主政體”,絕對必須批判,因為“假如民眾不成為國家的本位,只是無條件的信任專家,怎能擔保他們不背叛自己的利益?”所以,必須“讓人民發(fā)現(xiàn)和選舉自己的治國專家”,更必須“在民眾中間培養(yǎng)和訓練專家”。那么,“使一切人民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有接受實際政治訓練的平等機會,同時有參加競選和服務國家的平等資格。這就必須用真正人民本位的民主憲政來代替官僚主義的包辦制度或所謂專家政治”,便是應有之義。質(zhì)言之,李平心其實不是懷疑“專家”與建立“健全的現(xiàn)代國家”之間的關系,而是期待在真正人民本位的民主憲政架構里落實“專家政治”。
比較李平心的思考與孫中山的關切,旨趣意蘊基本并無二致。反觀孫中山本來的思路,用今天的話來說,乃是“民主實踐”的闕限與其補救方案;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即是:
歐美學者現(xiàn)在只研究到了人民對于政府的態(tài)度不對,應該要改變,但是用什么方法來改變,他們還沒有想到,我現(xiàn)在把這個方法已經(jīng)發(fā)明了,這個方法是要權與能分開,講到國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權;至于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于有能的專門家。
政府的一動一靜,人民隨時都是可以指揮的。要像這種情形,政府的威力便可以發(fā)展,人民的權力也可以擴充。有了這種政治和治權,才可以……造成萬能政府,為人民謀幸福。中國能夠實行這種政權和治權,便可以破天荒在地球上造成一個新世界。
就理論上說,“專家政治”與真正“民主實踐”之間,應該存在著這樣的辯證關系:公民能夠有效且盡責地控制政府的決策,而政府能夠充分滿足公民的集體需求。孫中山和李平心的思索主張,意趣庶幾近之。但既有的歷史經(jīng)驗與現(xiàn)實處境卻是“專家政治”與真正的“民主實踐”背道而馳,水火不容。專家政治只會是那些僅僅勝任和擅長一個領域的專家的政治;民主則是每一個人依據(jù)自我的經(jīng)驗來參與制定決策,而不是靠什么技術專長。偏偏在現(xiàn)代社會里,“眾人之事”的決策,技術色彩越來越凸顯,公民的的主權日漸受到侵犯。呼喚民主,擴大民主,意味著希望人們將參與決策視為一己之責任;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客觀條件下,人們卻日漸失去制定決策的資格,顯明易見。在民主理論的脈絡里,約瑟夫·舒姆派特(Joseph A.Schumpeter,1883-1950)對民主的討論廣受重視,被認為是競爭式民主精英論(competitive elitism)之宗師。他視民主不過是一種方法與程序,乃是藉由競取人民的票選而獲得決策權力的一種制度安排,選民不能決定議題,也無法支配政治精英的意向,這是現(xiàn)代社會專業(yè)化的必然現(xiàn)象?!懊裰鲗嵺`”瀕于此局,如何補缺彌失,則在關懷之外。在世界脈絡下,孫中山和李平心的主張,其實是對“民主實踐”之問題所在,思索擬構補救方案。
對比之下,現(xiàn)代中國“專家政治”之詮釋與想望,實以犧牲孫中山的本來關懷為代價,僅止側重“專家政治”的一面,對于如何落實真正的“民主實踐”思考不多。在當下的生活世界里,描述專業(yè)技術官僚得以掌握國政權力的歷史過程,勾勒“發(fā)展型國家”概念的歷史進路,固然有助于我們開展歷史的詮釋理解。但是,專業(yè)技術官僚、發(fā)展型國家等等概念,同樣往往對如何落實真正的“民主實踐”,置于九霄云外,向無關懷,展現(xiàn)“凡存在必合理”的闕限。那么,反省討論專業(yè)技術官僚、發(fā)展型國家等等概念,不能不注意它們應該是由“專家政治”之理論與實踐的“概念延展”的成果,絕非不證自明,它們作為漫長的歷史過程與現(xiàn)實需求相互糾纏的產(chǎn)物,應該被歷史化,予以理解。
* 本文勾勒孫中山“專家政治”論的誕生問世與其流傳廣播的歷史過程,當可顯示,如果以“脈絡化”的進路,或能更為恰當理解孫中山的思想世界及其遺產(chǎn)。對關心“孫中山研究”的學界同好而言,本文之作,“野人獻曝”,希望略具這樣的提醒作用。
①張知本與二十世紀中國憲政史之關係,以中村元哉之研究為精要:中村元哉:《中華民國憲法制定史にみる自由.人権とナショナリズム―張知本の憲法論を中心に―》,《近きに在りて》,號53(東京:2008年5月),頁16-28;中村元哉:《國民黨“黨治”下の憲法制定活動——張知本と呉経熊の自由.権利論―》,中央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編),《中華民國の模索と苦境1928-1949》(東京:中央大學出版部,2010),頁43-80;中村元哉:《相反する日本憲政観美濃部達吉と張知本を中心に》,劉傑、川島眞(編),《対立と共存の歴史認識:日中関係150年》(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13),頁171-190;中村元哉:《世界の憲政潮流と中華民國憲法張知本の憲法論を中心に》,村田雄二郎(編)《リベラリズムの中國》(東京:有志舎,2011),頁225-244。
②憲政想象,意指憲法在為什么會構成現(xiàn)代政治權威之泉源的脈絡里,吾人對于思想、文本與行動之間的多重交錯關系,究竟如何認知的方式,從而成就了某個現(xiàn)代政治共同體的憲法,也使得憲法文本得以擁有“創(chuàng)造世界”(world-making)的力量,參照:Martin Loughlin,“The Constitutional Imagination”,TheModernLawReview, Vol. 78, Issue 1(January 2015), pp. 1-25.
③張知本:《憲法問題:怎樣才是五權憲法》,《東方雜志》第31卷第8期(1934年4月),第7-15頁。
④“五權憲法”見孫中山“五權憲法”(1921年3月20日),《國父全集》,(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3年,第2冊,第412頁;“全民政治”,如“人民能夠實行四個民權,才叫做全民政治”,參見孫中山“民權主義”第六講(1924年4月26日),《三民主義》,《國父全集》第1冊,第151頁。
⑤茲舉原文一例:“……歐美學者現(xiàn)在只研究到了人民對于政府的態(tài)度不對,應該要改變,但是用什么方法來改變,他們還沒有想到,我現(xiàn)在把這個方法已經(jīng)發(fā)明了,這個方法是要權與能分開,講到國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權;至于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于有能的專門家……”見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五講(1924年4月20日),《三民主義》,《國父全集》第1冊,第136頁。
⑥研究討論中國“專家政治”的成果,以鄧麗蘭之研究為精要,如鄧麗蘭《域外觀念與本土政制變遷: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知識界的政制設計與參政》,《中國社會史研究叢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余例不詳舉。
⑦“規(guī)范詞匯”借用自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的表述,參見:Quentin Skinner,TheFoundationsofModernPolitical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Vol. 1, pp. x-xi(當然,昆廷.斯金納提出“規(guī)范詞匯”的論說與他的思想史方法論密切相關,本文不詳述)。
⑧羅隆基:《專家政治》,《新月》,卷2號2(上海:1929年4月10日),收入《人權論集》(新月書店,1930年),第169-184頁。羅隆基《專家政治》一文收入《人權論集》之版本,與《新月》原刊版本略有出入,本文引用時,據(jù)引文需要,注明出入所在。
⑨參考劉志強《中國現(xiàn)代人權論戰(zhàn):羅隆基人權理論構建》,《人權硏究叢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⑩Sheila Jasanoff以“公民認識論”這個詞匯來表達那些在特定文化里,基于政治和歷史而產(chǎn)生的公眾知識方式,并透過一套制度化的實踐,用以測試與布導那些將成為集體選擇的知識要求(knowledge claims),見:Sheila Jasanoff,DesignsonNature:ScienceandDemocracyinEuropeandtheUnitedState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249,p.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