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緋龍
一
春曉釘在床上整整七年了。
在這七年當(dāng)中,春曉的日子精確到每一個具體鮮活的節(jié)氣。可以這樣說,每年被稱作農(nóng)歷的花朵、光陰的雕刻、天地的秘笈——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開始流傳的二十四節(jié)氣,稀釋了他內(nèi)心無邊的憂郁;孵化出才情與夢想的光亮,盡管光亮幽微且咸澀;更重要的是,氤氳兩千余年的節(jié)氣,讓一位徘徊在絕望乃至死亡邊緣的人,覓尋到一絲生命的味道,是那種淺淡渺小的歡愉,那份飛快發(fā)射又迅疾縮回的瞬間思維自由。
春曉是殘疾人,“足不出戶”這個成語簡直是為他發(fā)明的,是他的標(biāo)簽,他的宿命,他的專利。
春曉家就住在村尾的小河邊,平素河水潺灄而歌,而一旦下大雨,渾黃污濁的河水會漫過河沿,一直鉆進春曉家簡陋的廳堂。為防止意外發(fā)生,原先住在廳堂左側(cè)小房間的春曉被爸媽安排遷往樓上。春曉從此逃離了洪水,隨即也遠離了一樓每天可以瞅見的村民洗刷、吃飯、拉家常、劈柴、鞔鼓、剖雞鴨、曬橙皮、包粽子、縫補衣服等日常生活與勞動畫圖。
春曉的媽媽也是殘疾人,小兒麻痹癥,走起來一瘸一拐。也許,有的人看見后會說好別扭,甚至感覺滑稽,就像在觀看一個小丑笨拙表演一樣。但春曉不這樣認(rèn)為。在他眼里,媽媽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最美的,應(yīng)該和京劇里的青衣角色一樣,充盈著高雅氣息。這跟自己有本質(zhì)區(qū)別。自己甭說手無縛雞之力,根本就無縛雞的條件,整日里悶在床上,悶在昏暗的閣樓,悶在孤獨的網(wǎng)里頭。張眼所望皆為室內(nèi)枯燥的風(fēng)物,窗外景致只能通過耳朵傾聽以及大腦想象,才可形成大致輪廓。不像媽媽,她雖走路不太方便,但畢竟還可做家務(wù),干農(nóng)活,撐起家里一片天;還可走村串戶,訪親會友,讓人生旅途充滿變幻搖曳的趣味。兩種殘疾,點厾出兩種迥燃不同的存在軌跡。
春曉是個從小喜歡詩情畫意的孩子。
他喜歡爸爸背著自己,延伸其高度,讓春曉可以探出嫩藕般的小手,去采摘茶樹上白白胖胖的茶泡、青紅色肥厚的茶耳,那是春曉最愛吃的野果子;喜歡眺望媽媽在遠處水氣彌漫松葉鋪地的松林里撿拾松菇,偶爾聽見媽媽叫幾聲:“春曉,快跟爸爸過來撿松菇啰!好多好大個的松菇!”聲音清脆高揚,劃破雨過天晴的蒼穹,勝過群鳥的啼鳴。
他喜歡烈日炎炎下,爸爸帶著自己覓尋到深山的一株叫不出名字的老樹,其攀援旋繞的藤蔓上掛滿薜荔,好似掛著一盞盞青綠色燈籠。然后爸爸在一根長長竹竿的前端尖細(xì)處,綁緊一把鐵叉,手握竹竿對準(zhǔn)薜荔一旋一扭,薜荔便一顆顆“撲通”墜下。偶爾砸在春曉的光頭上,濺起薜荔果蒂部那些乳白色粘粘汁液,同時濺起他“啊呦啊呦”的怪叫。
他喜歡滿滿一竹籃的薜荔采回家后,觀察媽媽做涼粉的場景。媽媽利索地掰開薜荔的果皮,可看見由海綿狀隔膜圈圍的玫瑰色果肉,接著細(xì)心挖出果肉里齊整排列的涼粉籽。然后,將涼粉籽倒進做好的小布袋里,扎緊口子,放入裝了一半清澈泉水的木盆中,緊接著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以掌心揉搓起來,直到木盆的水面泛起越來越粘稠的漿液,再倒入調(diào)拌的食用堿,蓋上白紗布。約摸半個鐘頭過去,春曉飛快地跑過去掀開白紗布,他應(yīng)該像新郎揭開紅蓋頭瞥見羞澀的新娘一樣心花怒放。春曉只瞥了一眼神奇般結(jié)晶的清透涼粉,盛夏里討厭的暑氣便四處潰逃無影無蹤。
他更喜歡爺爺坐在板凳上講二十四節(jié)氣。曾經(jīng)作為農(nóng)活的好把式,而今已年老體衰的爺爺熟識每個節(jié)氣的時間點,在這個點上該干什么農(nóng)活,有哪些植物在葳蕤哪些花卉在吐芳,有哪些民諺在叫響哪些童謠在傳唱,有哪些特色民俗活動在開展,有哪些野生動物在捕食,有哪些鳥類與昆蟲在鳴唱……甚至,每個節(jié)氣的天氣狀況如何,溫度濕度多少,出門得戴上一頂草帽還是斗笠,該穿多少衣服,人體會產(chǎn)生哪些反應(yīng),適合進補什么食物,有哪些野菜可以采摘,要注意防備何種疾病等等,爺爺都如數(shù)家珍,談吐起來氣韻昂揚、節(jié)奏鏗鏘,似乎身體里的衰敗與病痛也驟然停止了生長,讓春曉對變幻莫測意趣盎然的節(jié)氣產(chǎn)生濃厚興趣。有時,春曉覺得自己好像面對的是一個人與一群人。前頭是講得噼里啪啦眉飛色舞的爺爺,其背后是一群人,一群穿著“驚蟄”“春分”“芒種”“大暑”“立秋”“白露”“小雪”“冬至”“大寒”等文化衫的小孩,在做著擠眉、揪耳、摸鼻、瞇眼、揮手、擺臂、跺腳等動作。浮想聯(lián)翩中,春曉兀自哈哈笑了起來。爺爺納悶地問:“春曉,干嘛傻笑呢?”春曉便一邊做著擠眉、揪耳、瞇眼、揮手、擺臂、跺腳等動作,一邊用詩一樣的語言回答:“爺爺嘴里吐出的節(jié)氣一個個嘣地一下活了,就像我一樣大的小鬼,他們在跟我做游戲、朝我做怪動作哩!”爺爺頓時明白,原來愛看童話書愛聽神話故事的春曉,竟把他講的一個個節(jié)氣想象成童話與神話里的小人精。于是,爺爺也哈哈大笑,嘴角泛起的漣漪頓時四處洇散,下巴灰白的胡須也一顫一顫的,仿若仙翁。
二
人生的無常,命運的多變,往往惡作劇一般集中起來,撲向毫無思想準(zhǔn)備的家庭,讓生命的樓宇瞬間坍塌,成為憂戚痛楚的廢墟;讓快樂輕靈的翅膀迅疾折斷,成為夾在歲月隱秘處黯淡萎縮的標(biāo)本。
就在春曉11歲那年,正讀小學(xué)六年級,他生了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病,全身疼痛難忍,不久身體蜷曲,無法行走,經(jīng)醫(yī)院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去過許多醫(yī)院,看過不少土郎中。西藥、中藥輪番上陣。也做過按摩、針灸,用過一些偏方,家中已是負(fù)債累累,可還是效果不佳。有大醫(yī)院的外科醫(yī)生說,可能得開刀,但需要幾十萬元資金。也許可以成功,也許手術(shù)會失敗,加重病情,直至完全癱瘓。得去哪兒尋找這筆天文數(shù)字的治療費呢?再說尚且存在相當(dāng)風(fēng)險。春曉爸媽于是暫時打消了為兒子動手術(shù)的念頭,只是堅持按照醫(yī)囑買藥給兒子吃。
從此,天性浪漫的春曉書也讀不成了,只能禁錮在先前的浪漫回憶中,禁錮在一大堆花花綠綠的藥品里,過著似乎望不到盡頭的無趣悲苦生活。
好在家中還有完整保存的課本,還有爸爸買的幾十本童話與神話書,像《安徒生童話》《搜神記》《西游記》《聊齋志異》《阿拉伯神話集》《格林童話》《鄭淵潔童話集》《愛麗絲夢游仙境》《木偶奇遇記》等書籍,即使書頁已經(jīng)發(fā)黃或破損,春曉也無比愛惜,整整齊齊碼在床邊的朱紅方桌上。
好在窗外還有二十四節(jié)氣,它們忠實地守護著每個枯寂的白晝與黑夜;守護著春曉輕舞飛揚的想象力,就像守護暴風(fēng)驟雨中那株柔弱飄搖的小草。
好在春曉還有爸媽爺爺三位親人。他們好比三角形的三個點,連成一線,將自己圈圍在穩(wěn)定三角形里面。雖然畫地為牢,但濃濃愛意滋潤春曉煩憂的心事,讓他感覺外面精彩的世界依然存在。
光陰輕手輕腳踩過春曉光潔的額頭,一晃三年過去了。家中又發(fā)生重大變故。爺爺患上糖尿病,又花費一大筆錢,還是走了,連同那些歡蹦亂跳的節(jié)氣故事。爸爸因要還債,還要給春曉治病,聽說已遠赴廈門打工。家中只剩下媽一位親人了,春曉感到越來越孤獨,孤獨得甚至有自閉傾向。
第四年,立春。窗外,響起一陣陣鳥鳴。春曉聽得出,哪些是黃鸝鳥的啼鳴,哪些是喜鵲的歌唱,哪些是蠟嘴雀的叫聲。
雨水時節(jié)。又有鳥的聲音從遠而近,從天空閃電般傳入地面:“呷噢,呷噢……”一只、兩只,很多只鳥在叫。這是大雁的歌聲。春曉透過窗欞框住的一小片淡藍天空,能想象出大雁排出“人字形”或“一字型”的隊列,在薄寒的天際奮力翱翔。
立夏了,媽媽告訴春曉:“好久好久以前啊,善良的女媧娘娘發(fā)現(xiàn)人間有的娃娃熱天會出現(xiàn)疰夏癥狀,就變作一個郎中,交代百姓讓自己娃娃胸前掛上煮熟的雞蛋或鴨蛋,這樣就可以避免疰夏。”于是,媽媽做了幾個雞蛋放在春曉床頭。雞蛋是媽媽放入添加茴香、肉鹵、桂皮、姜末等配料的茶水里燒煮的,蛋殼還用紅紙浸染了,宛如孩童紅撲撲的臉。春曉貪婪地嗅著,舍不得吃。
小滿到了。
“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這個時節(jié),以往春曉健步如飛時,爸爸會帶他提著長長的木勺子,去附近水渠往自家田里戽水。踩在冰涼濕滑的泥巴里,春曉感受不到身體有啥不適。但如果上到田埂小憩,春曉發(fā)現(xiàn)腿肚子上吸附著軟綿綿的螞蝗,就會下意識尖叫起來,神情夸張恐怖,惹得爸爸一陣訓(xùn)斥:“有骨頭的還怕沒骨頭的,蠢蛋!”今天是小滿,春曉看著床前掛的日歷想,這么涼的天,媽一個人早早出去戽水了,真怕她的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加重。
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葉片寬厚,莖稈脆嫩,花色橘黃??嗖嗣蛛m苦,但滋味苦中帶甜,就像這個世界大部分人群的命運。甜是生活的衍生品,苦才是人生的本原。
透過窗欞照射進來的嫩暖陽光,春曉又想起與媽媽去采摘苦菜的情形。田野里次第分布金色的油菜與青碧的桑樹,村民有的在田地中央舂打收割下來的油菜籽,有的攜幾帶女忙著采擷鮮嫩的桑葉。晨光熹微,把搖搖晃晃走在前頭的媽媽圈在一幅油畫里,宛如童話中的仙女。春曉跟在后頭,一邊欣賞媽媽的背影,一邊蹦跳著捉蝴蝶。
回到家,媽媽將苦菜洗凈,準(zhǔn)備做午飯。春曉則將采擷的桑葉放在紙盒里,層層疊疊的綠浪中,翻騰著一朵朵黃白的浪花,伴隨窸窸窣窣的下雨聲,那是即將結(jié)繭的春蠶在咀嚼春天。
春曉嘆了一口氣,好像驚嚇到床頭紙盒里一只春蠶,它停止進食,微微抬起笨笨的腦袋。春蠶是村里的狗娃送給春曉的。這個狗娃,就住在附近,常常放學(xué)回家書包都沒放下就來看春曉,給他零食吃并講一些校園趣事。而每天上午,總有村民像約定了一樣,輪流將新鮮桑葉悄悄放在春曉的家門口。到底是哪些人?才讀小學(xué)三年級的狗娃也看見過部分村民,但他懂得保密,就是不告訴春曉。好心的村民是想讓自己感受春蠶咀嚼春天的曼妙聲音呢!春曉眼眶里有一朵朵淚花在次第綻放。很快,他就可以分享蠶兒結(jié)繭的歡欣了。
小滿之夜,春曉呆呆地眺望窗外。只見皎潔的月色宛如絲綢鋪展開來,他能想象一輪皓月鑲嵌在碧藍的天空。夜鶯在幽幽地呼朋喚友,春曉在想:
“夜鶯也跟我一樣孤獨嗎?”
有一天,墻角的蟋蟀在絮絮叨叨,想跟自己套近乎。“怕熱吧,躲這來了,我才不理你們呢!”春曉自言自語,他憑經(jīng)驗告訴內(nèi)心:小暑到了。
當(dāng)大暑來臨時的深夜,春曉發(fā)現(xiàn)幾只螢火蟲從窗外飛進來,淡黃的光亮在房間里旋舞,這多像自己與同學(xué)們在跳集體舞??!回想起歡愉的校園時光,春曉真想大聲哭出來,又怕吵醒樓下的媽媽,只好將腦袋壓住枕頭,盡量克制住哭聲,晶瑩的眼淚一滴滴滲出,慢慢地浸濕了枕頭,也浸濕了螢火蟲的光亮。猛一看,螢火蟲就像幾顆大淚珠。
已是霜降。虎頭虎腦的狗娃咚咚咚跑上樓,人影未至,清亮的童音先期降落在春曉床頭:
“春曉哥,我?guī)Я朔砼c柿子給你吃?!惫吠藓沃箮磉@兩樣吃的?!他分明帶來大自然清新蓬勃的氣息,帶給春曉每個節(jié)氣最期待最鮮亮的希望。
窗外涼風(fēng)習(xí)習(xí),飄來一陣有氣無力的蟬鳴。春曉瞄了一眼床邊廖大爺送的兩個大玉米,他知道,應(yīng)該立秋了。他想起上小學(xué)前,也是立秋時節(jié),自己與村里幾位調(diào)皮蛋去山洼廖大爺家的地里偷玉米。清晨,點綴了一粒粒露水的金晃晃的玉米真甜呀,春曉一連幾天都去偷。起初,廖大爺還以為是野豬造的孽,但有一次天還蒙蒙黑,廖大爺就蹲守在地里抓賊。結(jié)果,其他調(diào)皮蛋跑得快,只逮住春曉。媽媽毫不留情,不僅賠償了廖大爺?shù)牟糠謸p失,還將春曉發(fā)誓不再偷盜的保證書貼在家門口,讓村民監(jiān)督。
寒露來了。房間陰陰的角落泛著白光,那是一朵朵細(xì)小的霜花在朝自己微笑,春曉咪了一口媽媽用野菊花泡的熱騰騰的茶水,嘴角也回應(yīng)一絲笑意。聽媽媽說,好幾位村民今天在幫咱家割晚稻??勺约阂稽c幫不上忙,還算個小男子漢嗎?春曉嘴角的笑意須臾凋謝,眉頭瞬間爆裂了一道短細(xì)的皺紋。
冬至了,媽媽端了一大碗麻糍上樓。這些以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蜂蜜等食材制作的小吃,色澤鮮白,剔透滑嫩,香甜可口,是春曉的至愛?!耙膊恢奈缓眯娜擞么釉o這么多的麻糍,放在我家廳堂的八仙桌上,哎!”媽媽長嘆一聲,聲音里浸潤著感激、愧疚,還有幽幽的惆悵、淺淺的幸福。
三
第五年立春到了,春曉終于有了爸爸的消息。整整一年了,他才收到爸爸從廈門寄來的第—封信:
“春曉:
對不起,一直在外找工作,沒空給你打電話,更沒空給你寫信。哦,我想以后還是只跟你寫信吧!你媽不會用手機,要聯(lián)系得用村民的手機,太麻煩人家了。
立春了,氣溫漸漸變暖,咬春(吃蘿卜)必不可少,這是一種傳統(tǒng)習(xí)俗。但小心倒春寒,要多吃大蒜、芹菜、洋蔥等帶味食物,可殺菌,預(yù)防感冒。你整天呆在床上,缺乏運動,抵抗力差,要注意保重身體。
家里春耕開始了吧?要告訴你媽干活別累著,要休息好。我在廈門過得挺好,只是今天看見一位報春人走近我租的房子發(fā)春貼子,聊了幾句,我流淚了,有些想家。
春曉,我會隔一陣子寫封信給你。你都不用回信,你躺在床上寫字不方便。
海邊有小孩在放風(fēng)箏,咯咯咯地笑,真像你小時候!爸爸想你!”
谷雨前幾天,春曉收到爸爸的第二封信:
“春曉:
快到谷雨了,沿村而生的一排柳樹長得更高更漂亮了吧?遇到微風(fēng)一定會飄起雪花般的柳絮,你小時候最喜歡追著去捕捉柳絮。夜里能聽見杜鵑的叫聲嗎?如果杜鵑叫個不休,會不會影響你睡覺?我家小池塘的浮萍更多了更綠了吧?這些日子下雨了嗎?田野與森林里的布谷鳥開始家家布谷不停地叫吧?你那些小學(xué)同學(xué)送的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課本與課外書聽說你一直在看,堅持自學(xué),說不定哪一天咱家有足夠的錢幫你治好病,你還可以重新下床走路,去考一所中專甚至大學(xué),圓一個夢。
春曉,記住布谷鳥的提醒:家家布谷。而我家不僅要布下谷種,還要撒播希望種子,那就是希望你堅強,一步步好起來!”
處暑到了,爸爸的信也到了:
“春曉:
處暑過,暑氣止。這些日子暑濕較重,要多提醒你媽去村頭小溪邊洗衣服時穿雨鞋。她常汲雙拖鞋去,腳底浸冷水,對她的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治療很不好。她任性,只有你勸得住她。
又到了中元節(jié)放荷花燈的時候,要記得在你媽做的荷花燈上寫上咱一家三口的名字。還有,家門前的棗樹今年結(jié)的紅棗多不多呀?別在意村里調(diào)皮蛋或者麻雀偷吃紅棗,一個人要大度寬容一點。你記得叫你媽拿幾顆最大最紅的棗子放在你爺爺?shù)倪z像前,他生前可喜歡吃紅棗了。”
爸爸的信伴隨著大寒的凜冽朔風(fēng)悠悠而至:
“春曉:
大寒見三白,農(nóng)民衣食足。家里沒有下雪吧?其實下雪好,雖然天氣更冷,但可以大量殺死病蟲害,村民來年的豐收才有盼頭。
出門在外,我好想念在家時你媽用晚稻米、花生、紅棗、白蓮、板栗、臘肉片等熬成的臘八粥,那個味道呀,真讓我流口水!
聽說家里的母雞孵了一窩小雞,粉嘟嘟的。就怕大冷天,雞崽扛不住。等春暖花開,它們便可以自由活動了。”
以后,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春曉都會收到爸爸的來信,而且都在一個特殊的日子(節(jié)氣)前幾天信件抵達家里。有時,信里啥都沒寫,只夾了一張水彩畫。春曉想,爸爸真能耐,他以前不是只會畫鋼筆畫嗎?啥時學(xué)會畫水彩了?爸爸的畫雖然是當(dāng)下節(jié)氣最常見的農(nóng)村場景,但有模有樣,有滋有味,好像經(jīng)過了一定的專業(yè)培訓(xùn)。
譬如:霜降。
是一幅村民在收割后的田間勞作的情形。線條樸拙,但想象豐富,意境悠遠,又充滿生活情趣,說明爸爸多么鐘情鄉(xiāng)村深諳農(nóng)事。整幅水彩畫場景開闊,可看見田埂上有人在挑著稻谷,田地中央有人在拔秸稈。畫的右上角寫了兩行字:
霜降見霜,米谷滿倉。
滿地秸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
譬如:清明。
畫面被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一分為二。左邊,是一群掃墓的人,可望見紙錢紛飛,仿佛能聽見隱隱約約的哭泣聲;右邊,是一群采摘“明前茶”的人,似乎可以聞到茶葉淡淡的清香。左右兩個世界涇渭分明,一個沉湎于懷想與憂思之中;一個沉浸在收獲與愜意里頭,暗喻人生的不可捉摸,充斥著兩面性,讓春曉不由得感佩爸爸的良苦用心。
譬如:驚蟄。
畫面呈現(xiàn)三個農(nóng)村勞動場景?!按豪醉?,萬物長”“春雷驚百蟲”“到了驚蟄節(jié),鋤頭不停歇”。這時的村莊,一片繁忙。油菜地里,幾位村民在忙著清溝瀝水。附近的矮山,隱隱約約出現(xiàn)人影,在為茶樹施肥剪枝,以促使更多嫩芽“砰”地擠出枝條,享受陽光雨露的恩賜??匆姶司?,春曉仿佛聞到悠悠茶香。近一點,是一個農(nóng)家小院,有兩位手藝人在鞔鼓。春曉曾聽爺爺說過,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使勁敲擊天鼓,人間遂利用這個時機來鞔鼓,以應(yīng)天意。春曉的家鄉(xiāng)就叫鼓嶺村,素有鞔鼓傳統(tǒng)。鞔鼓,張革冒鼓之意,分為硝牛皮、畫鼓腔、拼鼓身、刨腔口、蒙鼓皮、安架、踩鼓、試音打釘、打底上漆等十幾道繁雜工序,既包含木工、畫師、油漆匠的技巧,更需具備詩人的奇異想象、音樂家的跌宕樂感與舞蹈家的輕靈身手。
譬如立冬。
這是春曉再熟悉不過的鼓嶺村。雖已進入冬季,但這里依然青山綠水,氣候宜人。屋前草坡,綻放星星點點的叫不出名兒的野花。山上的楓樹并未凋敝,還有一些楓葉在霍霍燃燒。遠處的霜霧依稀繚繞,并可望見一棟飛檐翹角的廬陵風(fēng)格民居的黑褐屋頂,炊煙裊裊?!傲⒍a冬,補嘴空”,春曉立馬想起“好吃不過餃子”的民諺,以前自己一家子團團圓圓做餃子吃餃子的快樂情形。那香氣彌漫的炊煙之下,也許就有當(dāng)下的主人在生火煮餃子。春曉想到這些,嘴角開出一朵小山菊。
有一天,春曉忍不住對媽媽說:“爸爸咋還不回家看我們呢?他離開都兩年多了,也不打一個電話,就知道給我寫信,寄些水彩畫給我看,他不要咱母子倆了嗎?”
“不會的,”春曉的媽媽眼里噙著笑(但春曉卻看到媽媽緋紅微笑里深藏的黑色憂傷),“你爸爸只是想在外面多掙些錢,好集中起來治好你的病。聽村里人說,從廈門回來一次,要花費不少路費,你爸爸舍不得哩!另外,你爸爸的聲帶長了一塊息肉,講話沙啞,打電話聽不清楚,就別難為他了。”
春曉懂事地點點頭,很快又幽幽地說,“可我還是想聽見他的聲音,看見他現(xiàn)在的樣子,”春曉悶悶不樂,“我好懷念趴在爸爸背上采茶泡、茶耳的日子,哎!我都快記不清爸爸長啥樣子了!”
四
釘在床上的光陰,就像一根繩索,既捆縛春曉的肉體,又禁錮他的靈魂。雖然,勤勞細(xì)心的媽媽每天想著法子做好吃的,讓每個節(jié)氣傳統(tǒng)意義上常備的美食盡可能努力做給春曉吃;雖然,媽媽每天不厭其煩地幫助春曉翻身、擦洗、換衣服,讓可惡的褥瘡遠離;雖然,大多數(shù)節(jié)氣來臨之際,春曉會收到來自廈門的信件,感受爸爸那穿越時空的關(guān)心,至今已經(jīng)收到幾十封信了,但是,春曉內(nèi)心的苦楚并未減弱,反而有增加的趨勢。有時,春曉居然想到自殺這個可怕字眼。一了百了,徹底自由?!皨寢屨k呢?我可能是她活下去的最大支撐。她那樣愛我,如果我就這樣走了,誰陪媽媽說話?我是不是太自私了?!贝簳孕膩y如麻。
時間過得真快,春曉生怪病已是第六個年頭了。
這一年,爸爸的信件明顯少了點,有時幾個節(jié)氣的內(nèi)容合成一封信。除了讀信,春曉還有事做。駐村鄉(xiāng)干部送給他一部收音機,他可以每天聽聽新聞廣播。春曉最喜歡聽夜晚的談話欄目,讓苦楚在主持人充滿磁性的嗓音前一點點地稀釋,乃至短暫消逝。他尤其欣喜的是,窗外的鳥鳴聲似乎多了起來,讓自己糟糕的心緒在慢慢好轉(zhuǎn)。媽媽說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的緣故,村里栽了許多樹,還種了一大片花草。因為童年時,爺爺告訴春曉大自然各種鳥叫聲,并惟妙惟肖地模仿過,加上自己看了大量童話書的緣故(書中往往會描寫一些常見鳥雀的美妙聲音),所以春曉熟悉每個節(jié)氣有哪些鳥兒在叫,怎么叫,甚至熟悉個別母的公的鳥兒叫聲有哪些不同,它們高興或憤怒時、孤獨或結(jié)群時、進食或求偶時的叫聲也不同,就像熟悉媽媽每天一次次上木板樓梯的腳步聲—樣。
立春了,樓下的燕子好像在輕聲跟自己說著悄悄話:
“吉骨……吉骨……住……”
雨水這個節(jié)氣,最吸引春曉的是公鷓鴣叫聲“嘟噠嘟噠噠……”,母鷓鴣回應(yīng)“咕咕……咕咕……”它們也會交談呢。春曉突然覺得自己似乎不該側(cè)耳傾聽公鷓鴣與母鷓鴣的私密談話,他臉上洇了一層微淡的紅。
驚蟄時節(jié),有時春曉會聽見貓頭鷹或者烏鴉的叫聲,凄厲清冷?!翱﹪D嘍,咯嘍嘍……”,“吱哇苦呀,呱呱呱;吱呀苦呀,呀呀呀”。
有時會聽見野鴿子的“咕嚕咕?!竟尽九尽甭?,畫眉鳥的“啾咕啾咕”聲,云雀的“滴溜兒”叫,夜鶯的深情詠嘆“啾啾……啾啾哩……”。
還有喜鵲的叫聲“鵲……鵲鵲……”簡單明快,節(jié)奏感強。黃鸝鳥的“嘀哩哩,嘀哩哩……”真的太美妙了。
春曉聽得最多的鳥叫當(dāng)然是春分時麻雀“吱喳……吱喳……”聲音單調(diào)簡明,無休無止。
“咕咕嘎嘎”“咯咯咯”……清明前后,春曉可經(jīng)常聽見野雞的叫聲。野鴨的聲音差不多,一般“嘎咕嘎咕”叫喚。
谷雨時節(jié),可聽見草鶯的歌聲:“落落落落噓”;聽見布谷鳥急促的提醒“咕咕布谷……咕咕布谷……光顧打鋤光顧打鋤……”;聽見白頭翁的奇怪聲音“咕嘟?!距絿!?。幸運的話,還可聽見斑鳩談情說愛時公的叫“咿咿”,母的叫“啾啾”。等到雙方混熟了,熱乎了,就換成“咕咕”的聲音。有時它們也會吵架呀,聲音尖利:“氣嘟嘟……嘟!氣嘟嘟一一嘟……”最后終成眷屬,則愉快地唱起歌:“滴咕兒滴咕兒……”。聽見喜歡站立于桑樹枝條的戴勝鳥一連串“呼……勃勃,呼……勃勃……”的叫聲,起伏跌宕,別有韻味。
芒種時,伯勞鳥叫聲悠長“嘀兒……啾……啾啾……”。小暑到了,窗外清涼的高空,回蕩老鷹“啾……啊兒……唄……”高亢遼遠的歌聲。
到了秋天,天氣漸涼,春曉居然在處暑、秋分、寒露、霜降等節(jié)氣,也聽見環(huán)頸雉、燕子、麻雀、綠頭野鴨、斑鳩、夜鶯等鳥叫。冬天了,萬物蕭瑟,一些隱隱約約、時斷時續(xù)的鳥叫聲,依舊伴隨立冬、小雪、冬至、大寒等節(jié)氣的來臨,點點滴滴滲進春曉敏感的耳膜。他于是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還是一臉憨笑:“是鳥兒怕你孤單來陪你!甭想多了,鳥兒都喜歡你嘞!”
五
第七個谷雨到了。
村里來了一群統(tǒng)一戴著黃帽子,穿著紅色馬褂的年輕人,他們是栗芝帶來的志愿者。栗芝是市里一家單位下派的干部,專門負(fù)責(zé)扶貧攻堅工作的村第一書記,一位青春勃發(fā)的大學(xué)生。這天集中來看春曉,帶了不少食材,又送給他一些書籍及學(xué)習(xí)用品。中午時分,大家一齊動手做家宴,有人還去溪邊摘野蔥野芹菜,終于做成一頓香噴噴的晚餐。這真是與眾不同的愛之宴呵!一桌或熟悉或素不相識的人歡聚一堂,說夢想,談堅強,敘舊事,空氣里有股濃濃的親情在流溢。
春曉讓一位志愿者背下樓。他難得這么開心,家里從未來這么多客人。春曉一直淺笑著,羞澀地看著大家爭先恐后地夾菜到他碗里。他很少說話,說得最多的是兩個疊音字“謝謝!”媽媽在一旁不時擦眼淚。
這是春曉過得最快樂的一個節(jié)氣。
愛,在汩汩流淌。“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薄耙粓銮镉暌粓龊保搅水?dāng)年秋分,春曉跟許多小孩一樣,在床前桌上玩著“豎蛋”的游戲,他等來的不是帶霜的雁兒,更不是寒涼的秋雨,而是一聲久違的春雷,在干涸的心田催生出夢想的花朵。在栗芝發(fā)動下,全縣志愿者共為春曉籌集20余萬元善款,當(dāng)然也包括鼓嶺村的志愿者。栗芝等人帶春曉來到南方的一家大醫(yī)院,成功實施了髖關(guān)節(jié)轉(zhuǎn)換手術(shù)及膝關(guān)節(jié)牽引理療。手術(shù)十分順利,春曉又可以站起來了!
然而春曉并不知道,在他“釘”在床上漫長難熬的時間里,全村人隱藏了多少秘密?!
春曉的爸爸為了還債,更為了盡快治好兒子的病,鋌而走險參與偷盜,剛上手就鋃鐺入獄。村里考上廈門一所大學(xué)的小美,一直在默默充當(dāng)“編外父親”的角色。由春曉媽媽電話告訴家里情況,小美代筆。在縣城教美術(shù)的小松老師,一直在教春曉媽媽描畫各個節(jié)氣時段鄉(xiāng)村生活的水彩畫,然后再交給小美分批寄出。鄰村擅長口技的溫大爺,是春曉爺爺?shù)纳昂糜?,七十多歲了,在第六年春曉最落寞瀕臨崩潰的邊緣,他執(zhí)意要填補春曉爺爺離世的空白,認(rèn)真模仿各個節(jié)氣的鳥叫聲,即使寒風(fēng)呼嘯,也堅持來到春曉的樓下學(xué)鳥叫。還有許許多多帶給春曉好吃的好玩的村民,他們到底是誰?沒有人告訴春曉。村民把這個巨大的秘密刻進廣袤的大地,刻進偉大的母愛,刻進歲月的傷口,就為了一位孤苦少年,能夠枯木逢春,重續(xù)夢想。
也許,春曉很快就會知曉一些秘密,但也只能知曉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永遠無法知曉悠遠的節(jié)氣中所包含的一切幽邃秘密……
(責(zé)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