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穎
(陜西師大附屬中學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61)
生活廢棄物應用于化學的實例
蘇 穎
(陜西師大附屬中學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61)
本文主要介紹部分生活中廢棄物代替化學儀器進行試驗,如輸液瓶、軟塑料瓶、注射器、氣球等,意在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鼓勵學生動手用身邊的物品做化學實驗,推廣綠色化學,倡導人們保護環(huán)境。
生活廢棄物;化學儀器;環(huán)保;綠色化學;興趣
課程改革大力倡導在各學科中開展探究式學習?;瘜W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的體驗探究過程,在中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意識?;瘜W教學離不開實驗探究,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形式,有了實驗的輔助,可以使得知識的獲得更加的直觀和形象。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化學實驗都要在實驗室中使用專用器材進行。一方面,專用器材大為玻璃等易碎品,使用不當可能造成儀器損壞。另外一方面,也限制了實驗的推廣,約束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因此,在一些要求并不過高精度的實驗中,恰當地使用生活廢棄物代替部分化學儀器可能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化學實驗中發(fā)揮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下面就介紹一些生活廢棄物在化學實驗中的具體應用的實例。
醫(yī)用輸液瓶為1200℃下燒制而成的高級鈉鈣玻璃,具有化學性質穩(wěn)定,干凈,衛(wèi)生,透明度高,便于觀察等優(yōu)點,同時,其配套的橡膠塞幾乎可達到完全密封。二者配套可用于有刺激性或有毒氣體實驗中。
在進行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很多教師因為氯氣的毒性而放棄演示實驗。改進后可先在輸液瓶中收集滿氯氣,蓋好橡膠塞,用注射器將適量混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注入,可看到,瓶中黃色氣體逐漸變淡,混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紅色逐漸消失可證明氯氣與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此過程中聞不到氯氣的刺激性氣味。
在證明氨氣溶于水顯堿性的實驗中,先在瓶中集滿氨氣,蓋好瓶塞,用注射器注入適量蒸餾水,振蕩數次,再用另一支注射器注入少量無色酚酞試劑,可觀察到無色酚酞試劑變成紅色,則證明氨氣溶于水顯堿性。
除此之外,此儀器還可作為氣、液反應時的裝置,或萬用瓶,集氣瓶等儀器。
使用軟塑料瓶可以驗證二氧化碳、氨氣、氯氣等氣體溶于水的性質實驗。
收集一滿瓶氣體,迅速加入適量水后擰緊瓶蓋,震蕩數次,可明顯觀察到塑料瓶發(fā)生形變,由此可得出該氣體具有水溶性,若用數個塑料瓶同時進行試驗,則可比較各氣體的溶解度的大小。此儀器還可用于驗證氨氣與稀鹽酸,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等氣、液之間是否發(fā)生反應,具體做法同上。
廢棄的醫(yī)用注射器在經過清潔,消毒后可成為十分有用的儀器。
注射器以其較高的精確度,可以代替膠頭滴管、滴定管等儀器;需要添加氣體藥品時,注射器因為方便使用,容量適中,氣密性較好等優(yōu)點可以代替集氣瓶或小試管。例如,在進行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實驗中,50或100ml的大號注射器可一次性吸取數量可觀的過氧化氫溶液,同時具有隨時控制反應劇烈程度,反應的進行與否的優(yōu)點。除此之外,玻璃制的注射器刻度精確,誤差小,完全可以滿足分析化學對精度的要求。
氣球具有價格低廉,氣密性良好,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因此,氣球常用作氣體收集裝置,例如:使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一氧化碳通常無法完全反應,如果不經處理,一氧化碳可能會使實驗人員中毒,假若使用酒精燈點燃尾氣,可能會因為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而導致爆炸或者因為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致使一氧化碳無法被點燃,從而造成尾氣處理失敗。因此,可在硬質玻璃管后接一氣球,收集尾氣。使用氣球可防止尾氣泄漏,符合綠色化學物無污染的要求。
粉筆是由硫酸鈣的水合物制成粉末后壓制而成的,因此,粉筆中分子間距較大,所以粉筆可以吸收少量液體。利用此原理,可以演示焰色反應:先將粉筆分成較小的幾段,在酒精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取出其中一根粉筆,置于蒸發(fā)皿中,點燃,用干凈的鉑絲或光潔無銹的細鐵絲沾取待測藥品,置于火焰外焰處灼燒,可明顯地觀察到焰色反應。相較于酒精燈火焰易受鈉元素影響而顯黃色,粉筆的火焰則因鈣元素無法發(fā)生焰色反應而為藍色,從而使得焰色反應現象明顯。
在金屬的學習中,電線的導線銅絲,電池的外皮鋅皮,以及鐵釘、鐵絲,還有電話線中的鋁線用來進行金屬單質的化學性質的實驗;金屬氧化物與酸的反應中,三氧化二鐵可用生銹的鐵釘替代。
還有進行酸堿鹽性質實驗教學過程中,廚房中的白醋可以用來代替酸做相關性質實驗,堿面、小蘇打、草木灰,可用來代替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鉀做鹽的性質實驗,食鹽可用來做氯化鈉的性質實驗。
總之,使用生活中的廢棄物代替化學儀器可以降低實驗成本,以此呼吁人們勤儉節(jié)約,增強廢物利用意識;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利用身邊的物品做一些家庭趣味實驗,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并通過明顯的現象加強學生的理解;推廣了綠色化學,鼓勵人們改善實驗步驟,提高藥品利用率,減少浪費,減少污染,倡導環(huán)境友好型化學。
[1]孫寧軍.生活中廢棄物在初中化學實驗中的再利用[J].教育設備與實驗,2013,(9):30-32.
[2]陳沈華.變廢為寶巧探究[J].實驗教學研究,2011,(2):74-76.
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624(2018)01-0198-02
蘇穎(1980-),女,漢族,陜西戶縣人,碩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