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軒
自強不息才青年
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那么,“自強不息”的內(nèi)涵是什么,“自強不息”要求怎么去做,我對其有不一樣的認知和思考,這便是當下應具備的青年精神。
“自”,代表著一種自信自立。這就是要胸中有夢想腳下有路徑的信心滿滿。古有南宋抗金英雄岳飛青年時刺字“精忠報國”的大抱負,近有少年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大志向,今有習近平扎根陜北梁家河的大理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勇氣與力量!這是對自身夢想的堅定不移,對偉大抱負與理想的毫不動搖。偉人如此,青少年的自信更是尤為重要。一個人唯有自信自立了,才能行得正,方可行的遠。
“強”,毫無疑問代表著強大、堅強、自強。我們都正處在美好的青春年華,這正是為未來積蓄力量、為明天奮發(fā)有為的時光。只有自身強大了,才會抵御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才能輕松面對任何挑戰(zhàn)。青年一代若沒有經(jīng)過千錘百煉,不能夠成材成器,沒有自強與堅強,就不能夠立足社會、服務民族、報效國家。
“不”,則代表著勇于批判和質(zhì)疑。意思是對矛盾問題發(fā)聲,大膽表明出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古人早有“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之言論。盲目從眾、疏于辨析只會活在他人的影子里,可我們需要的是自己的精彩。對不良現(xiàn)象發(fā)出批判,對不良誘惑學會拒絕,對暴露問題作出思考,對矛盾觀點作出表態(tài),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說“不”。真理面前沒有什么誰對誰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是唯一的選擇,尊重真理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國家更好。
最后的“息”,我并不理解為“停止、平息”,而應是一種“沉著、冷靜、踏實”。在當今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空氣中充滿著浮躁與不安,因此“息”便顯得更難能可貴了。肩負責任、胸懷目標,穩(wěn)健地行走。每一步都踩實走穩(wěn),不去急于求成,不去投機取巧,這才是前行的根本,也是青年人應有的生活態(tài)度和奮斗姿態(tài)。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蔽ㄓ凶詮姴幌ⅲ趴梢宰孕抛粤?、才可以強大堅強、才可以勇于批判、才可以穩(wěn)健前行。這才是意氣風發(fā)的我們,這才是風華正茂的青年一代,這才是自強不息的青年精神。
擔當
人活在世,一生中沒有一天是輕松的,每個人的肩上都承載著或多或少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各自不同的角色,在這樣的時候必不可少的就是擔當。
有些人的擔當,撐起了家庭中的責任。
巾幗英雄花木蘭,年紀輕輕,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化解了家中的難處。她也是年僅十幾歲的妙齡少女,還正是青春美好的年華,正常本應該是“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而卻只能無奈過上“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的危難生活。《紅樓夢》中鳳辣子王熙鳳,處事圓滑而又大膽,自身就極具超高的管理和領導才能,在偌大的一個榮國府中,待人處事料理游刃有余。既關心著可憐脆弱的黛玉,又也會整治頑劣的寶玉,還能哄得老太太整天笑口常開,把府中上上下下姐妹們都打理到位,從而也把賈府打理得有條不紊和諧昌盛。
有些人的擔當,撐起了社會的責任。
還記得當年的“感動中國”人物張莉麗,被稱為“最美教師”?,F(xiàn)在自己回憶,想想當時的情景,幼小的孩子玩耍著沖向馬路,遠處飛馳而來的汽車,誰也沒有料到如此的突然情況,完全還沒來得及減速,不遠處的她奔向前去,一把抱住孩子,而自己卻未躲過危險。高位截癱,失去雙腿,轉(zhuǎn)眼間一個年輕鮮活的美人就成了永生的殘疾。我們都該明白,她那瘦弱的肩頭,殘缺的身體,擔當?shù)膮s是大寫的社會的責任。
有些人的擔當,是決定了國家命運。
細數(shù)歷史,從古至今,多少人的生命關聯(lián)著這樣一個泱泱大國??菇鹈麑⒃里w,在個人和國家之間毅然選擇了后者。無數(shù)次的廝殺疆場,兩軍陣前,付出與犧牲、辛勞與艱苦,還有朝廷的昏庸及小人的險惡,都不曾阻擋他報國的忠心。誰能料到,岳飛最終竟死于“莫須有”的罪名之下。還有那家喻戶曉的楊家將,以及后來的“穆桂英掛帥”?!罢l說女子不如男”,三軍出了個女元帥。軍令如山,紀律嚴明,歷盡艱難,大破敵軍的狡猾陣法,打敗南蠻,用過人的才干守護了一個國家的尊嚴。解放戰(zhàn)爭時期,董存瑞憑借一只手,托著炸藥包炸碉堡。耳邊雖戰(zhàn)火紛飛,他卻全然不顧,因為他的心里只有唯一一個念想,那就是勝利!而那上面,卻是國家,卻是民族的使命!
我們都需要去擔當,時代呼喚需要有擔當?shù)奈覀儭W屛覀兂砷L,讓所擔重任更穩(wěn)。
走心教育
假期閑暇,我去了附近的小書店。老板娘三十多歲,說起話來溫柔有禮。正欲付錢,柜臺后面探出一個小腦袋,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喊著媽媽,還沒等小孩出幾聲,老板娘突然聲音提高八度,“趕緊滾里邊兒去!”隨即,一把把孩子推進里屋。我著實被嚇了一跳,這態(tài)度簡直與剛才判若兩人。只聽見孩子在里屋不敢大哭,只是小聲抽泣著,很是令人心疼。
離開書店,我坐上了公交車,窗邊一對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年輕的媽媽指著窗外教著孩子說,“斑-馬-線”“紅-綠-燈”“人-行-道”……孩子懵懵懂懂地搖著小腦袋跟讀著。眼前一畫面讓人覺得既和諧又幸福。
回到家,我不禁又想起了今天的兩對母子了。都是年輕的媽媽,都是年幼的孩子,言行舉止卻有著天壤之別。
我們身邊有千千萬萬的家庭,有千千萬萬對母子。人人都在教育孩子,這樣滲透進生活里的事,看似簡單、大家都會做的事,又真正有多少人可以做好呢?
小書店的第一位母親,既缺乏耐心也沒有愛心,只會一味地嚴厲呵斥。換位思考孩子的心里得有多害怕,多無助,每天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提心吊膽,他以后的成長道路上難免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設想若是在良好的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又是怎樣一種結果,孩子如沐春風陽光快樂,日后自然想必是知書達理的陽光少年。
當然,近年來,熊孩子做壞事的新聞也屢見不鮮。仔細想一想,孩子的年幼無知的確可以被原諒,可真正一次次悲劇的背后是熊孩子身后的熊父母們。小孩子行為思想出了問題,父母要么放任自由不管不問,要么盲目粗暴,只會打罵,肯定是治標不治本。這樣的教育不但是失敗的,更是無知的。
現(xiàn)如今有一部分家長,都會忽視對孩子們正確的教育。小孩子們小時候行為思想若是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家長們簡單粗暴盲目打罵、惡語相向挖苦諷刺,覺得自己在教育批評孩子。實際上,這真的并不是一種健康、有效的教育方式。這樣做,只會使孩子失去自信,變得自卑、內(nèi)心遭受打擊和傷害,難以成功進步。
人人都在教育,人人都會受到教育。教育真的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輕松搞定的,需要家長們對孩子充滿愛心、耐心、言傳身教,走心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