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霞
(寧津縣張大莊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山東 寧津 253412)
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玉米每年因受病蟲害影響,減產(chǎn)超過15%。加強玉米病蟲害防治,是確保玉米健康茁壯生長、提高玉米產(chǎn)量的重要手段。山東省德州市地處魯西北黃河沖積平原,境內(nèi)大面積種植玉米,而且玉米常見病蟲害存在諸多特性,現(xiàn)就玉米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展開具體分析。
瘤黑粉病作為玉米常見病害之一,主要發(fā)生于玉米稈、葉及穗部。其癥狀為在上述部位形成大小與形狀不一的瘤狀物,瘤狀物逐漸膨大且變黑。瘤黑粉病的成因主要有氮肥使用過量、病菌處理不當及預防措施不正確等。
黑穗病是一種真菌病害,玉米黑穗病在穗期癥狀較為明顯,表現(xiàn)為雄穗部位小花受害、基部膨大并形成菌癭,并且在病害后期能夠見到病穗的絲狀殘余維管束組織,這也是其區(qū)別于瘤黑粉病的特點之一[1]。
大斑病癥狀為玉米下部葉片病發(fā)并延伸至全部葉片,受到大斑病害的玉米葉片會產(chǎn)生凋零、干枯乃至死亡等現(xiàn)象。大斑病大多產(chǎn)生于玉米抽雄后,受耕作習慣、氣候環(huán)境等多重因素影響,如夏季溫度高且雨水少時,容易發(fā)生大斑病。
玉米銹病對玉米葉片有較大的危害,更嚴重時可影響玉米苞葉、葉鞘及雄穗。其癥狀為初期葉片上會出現(xiàn)黃褐色夏孢子堆,后期則會出現(xiàn)棕褐色的冬孢子堆。
紋枯病也是一種常見的玉米病害,對玉米產(chǎn)量有著極大的影響,直接影響玉米對水分及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技y枯病的玉米會出現(xiàn)籽粒不飽滿、空殼及植株倒伏死亡等現(xiàn)象。
粗縮病的出現(xiàn)會對玉米生長產(chǎn)生非常嚴重的影響。粗縮病大多發(fā)生在玉米苗期至成株期,傳播媒介為灰飛虱,其癥狀為初期在心葉兩側出現(xiàn)透明線點,并且隨著生長線點越來越多,葉背部分出現(xiàn)白色凸起,心葉在此期間多為卷縮狀態(tài),玉米植株生長受到抑制。
在德州市玉米種植過程中,常常會由于土壤環(huán)境、氣候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xiàn)諸多蟲害,如螻蛄、金針蟲等,均容易導致玉米缺苗。再如高粱條螟、稀點雪燈蛾、玉米蚜等,都對玉米生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2.1.1 瘤黑粉病防治措施。玉米瘤黑粉病防治應采取預防為主、減少病菌源的措施。首先,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秸稈用作肥料時需要充分腐熟,田間管理期間應注意在病瘤未變色時及早割除,以減少病菌源。其次,選取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避免偏施氮肥。發(fā)生病害后,應將病發(fā)部位病原菌“瘤子”實施人工去除,進行深埋或者焚燒處理。
2.1.2 黑穗病防治措施。可選取抗病豐產(chǎn)的玉米品種;非寄主輪作,并使用三唑酮或者多菌靈拌種;此外,可人工摘除病穗并帶出田外深埋或者燒毀。
2.1.3 大斑病防治措施。首先,消滅初侵染源,做好中耕除草、清潔田園等工作。其次,通過藥劑進行防治,具體可在發(fā)病初期或者抽雄期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50%福美雙、70%代森錳鋅及50%多菌靈并結合高脂膜連續(xù)噴灑兩三次,每次需間隔7 d。
2.1.4 玉米銹病防治措施。在玉米銹病發(fā)病初期,可交替噴施固體石硫合劑、三唑酮及腈菌唑等,可有效緩解玉米銹病病菌的致病力。
2.1.5 紋枯病防治措施。針對紋枯病的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藥劑,具體可用種子質量0.02%的浸種靈拌種后堆悶24~48 h;田間病株達到3%,應667 m2用5%井岡霉素水劑400~500 mL兌水50~70 kg噴霧,隔7 d噴一次,促進病苗恢復,噴灑重點為玉米植株基部。
2.1.6 粗縮病防治。粗縮病防治除了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外,還需要在藥劑防治上做到以下幾點:播種期使用含有內(nèi)吸性殺蟲劑的玉米拌種劑,對種子進行處理;及時噴施殺蟲劑,以10%吡蟲啉30 g/667 m2+5%菌毒清100 mL/667 m2噴霧,既能夠減輕病害,又可起到殺蟲作用。
2.1.7 蟲害防治措施。針對玉米蚜蟲等破壞力較強等玉米蟲害,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在玉米地里投放天地,或者噴灑農(nóng)藥,殺死蟲害。例如,針對蚜蟲可以通過瓢蟲或者食蚜蠅等蚜蟲天敵的投放,展開生物防治。再如,為了防治玉米螟,可使用高效顆粒劑預防,或者采取赤眼蜂生物防治技術,也可以通過葉蜘蛛、瓢蟲等天敵進行防治。總之,針對不同蟲害,應選擇性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有效防止各類病蟲對玉米的侵害。
玉米病蟲害防治既要做到專病專防,同時也要做好日常預防工作。首先,在玉米品種的選擇上,應選取抗病耐病能力較強、高產(chǎn)、株形緊湊、耐密植的品種。同時,在玉米播種前,應當做好滅茬處理,并且可以在秸稈粉碎后把整塊土地進行深翻,有效降低土壤中病蟲寄生率。針對施肥工作,可將氮肥的10%、磷肥的40%以及鉀肥的45%、硫酸鋅肥的40%作為種肥。
其次,加強田間管理。播種玉米時均勻噴施40%乙·阿和劑3.00~3.75 L/hm2或者33%二甲戊樂靈乳油1.5 L/hm2進行除草;苗期可使用40%樂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霧,預防灰飛虱等蟲害,也可有效防治粗縮病等病害。開花期可使用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霧等有效預防棉鈴蟲、黏蟲等蟲害,同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500~1 000倍液噴霧可預防大小斑病等病害。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需加強施肥時間與肥料用量的科學管理,針對玉米灌溉等采取合理手段??傊?,要有效做好預防工作,加強田間管理,確保玉米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生長。
針對德州市玉米種植而言,應結合以往經(jīng)驗以及地方土壤、氣候特性,分析玉米由播種、生長至收獲等各個階段的常見病蟲害,掌握其病因及所帶來的危害,進而采取針對性的防治與預防措施,有效控制各類病蟲害的危害,確保玉米健康生長,進而提高玉米產(chǎ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