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兵 高仕明
(1.新泰市國有土門林場,山東 新泰 271200;2.新泰市林業(yè)局,山東 新泰 271200)
油松是我國常見的植物種類之一,在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提升居住適宜度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油松從幼苗到成才的生長周期較長,因此,如何利用移植技術使其更快、更好地生長是林農重點關注的問題。筆者根據(jù)自身多年工作經驗,從移植時機、幼苗選擇、后期培養(yǎng)等多方面對油松苗木移植關鍵技術進行了詳細論述,希望能夠為油松移植成活率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同時為加快城市綠色建設步伐做出相應貢獻。
由于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qū)的氣候、環(huán)境條件有所不同,因此,在對油松苗木進行移植時,需要根據(jù)不同區(qū)域的地理及氣候條件,選擇最佳移植時機??傮w來說,油松苗木的移植在其休眠期或者幼苗生長后期為宜,因為此時苗木基本處于停滯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營養(yǎng)較少,對樹木移植較為有利。另外,選擇休眠期的主要原因在于此時外界氣溫較低,葉面蒸騰作用相對較小,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油松苗木移植成活率。
對于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而言,3月中旬土壤開始解凍,4月中旬苗木開始發(fā)芽,要想在春季進行油松苗木移植,應選擇這一時期進行[1]。自9月中旬開始,我國北方地區(qū)氣溫逐漸降低,苗木逐漸進入休眠期,因此,要想在下半年進行油松苗木移植,應選擇9月中旬以后至冬季之前進行。在實際移栽過程中,移植過程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保證幼苗成活率,需要按照計劃盡快開展移植工作。
由于生長環(huán)境不同,油松苗木的某些生物學特性略有不同,因此,在選擇油松苗木進行移植時,需要優(yōu)選本地培育的苗木。如果本地油松苗木的數(shù)量不能滿足移植需要,應在工程項目地所處緯度以北的地區(qū)選擇。在苗木選擇過程中,除了需要考慮生長地的不同外,還需要針對其胸徑、樹高、冠幅、樹形、樹相和樹勢等進行綜合考慮,通常選擇1~2 cm高的幼苗進行移植,如果苗木高度超過4 cm,其樹形、葉片、枝干等相對較為飽滿,不適宜作為移植對象進行進一步培養(yǎng)。一般應選擇樹形飽滿、樹勢強壯、沒有人為損傷和病蟲害危害、主干及側枝頂芽飽滿以及葉色正常的苗木[2]。選擇好移植所需的苗木后,需要在樹干上標記樹冠的朝向,以便栽植時按原方向栽植。
選好移栽時間、地點和苗木后,為了保證起運方便和樹形美觀,需要在保證枝下高的基礎上,對苗木的枯死枝、病害枝及人為損壞的枝條進行清理,在清理過程中需要保證頂芽不會受到傷害。而且需要對苗木的枝條進行修剪,保證剪口平滑,并要涂抹適量的豬油進行保護[3]。
苗木起挖及運輸過程對后期苗木培育影響極大,在正常季節(jié)移植起苗時,土球直徑一般為胸徑的8~10倍,夏季為12~14倍。在起挖苗木前15 d澆一次透水,使苗木的根、莖、葉吸收足夠的水分,并使土壤保持濕潤,這樣做不僅能形成土球,而且能夠降低土球損壞概率。之后土球要制成“蘋果”型,隨后對土球進行包扎。此外,起苗過程需要避開干燥、炎熱的天氣,一般在清晨或者16:00以后挖掘為宜,以減少苗木水分損失。在苗木運輸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用防曬網對苗木進行遮蓋,防止其受風吹、日曬影響而導致水分過度流失;另一方面需要適時對苗木進行噴水,保濕降溫,減少葉面蒸騰。
栽植穴必須在移植前挖掘好,栽植穴要比所栽苗木的土球大30 cm左右。挖穴時,首先需要徹底清理土地內的磚瓦及雜質,防止其影響苗木正常生長。其次,需要根據(jù)土壤情況及時更換土壤,如鹽堿度較高的土壤必須進行更換,更換后需要適度進行松土處理,增加土壤通透性。最后,需要對土壤進行施肥,營造出油松苗木所需的生長環(huán)境。
當油松苗木移植到需要種植的地方時,需要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栽植,起苗到栽培之間的時間應小于24 h,并且盡量避開高溫天氣,選擇無風的陰天進行移栽,這樣有助于苗木盡快適應土壤環(huán)境。栽培時,應注意保護好苗木,要輕擺穩(wěn)放,保留草繩,保證土球不散。栽植時要注意調整好樹木的“陰陽面”,填埋高度比土球高出10 cm為宜。填土時要做到分層回填,先填熟土,再填生土,要分層搗實,避免形成空穴。最后需要在苗木的外圍筑一道樹堰,便于進行灌溉。
苗木移栽完成后,需要立即進行灌溉,并用生根粉對新栽油松進行生根調節(jié)處理。栽后第3天需要再次進行灌溉,根據(jù)其生長狀況,10 d后再次進行灌溉。澆水后的次日把苗木根部的裂縫用土填完,防止裂縫進一步擴展。澆水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澆一次水就徹底澆透,不能讓苗木在缺水環(huán)境中生長。對于新移植的油松苗木的管理時間一般為3 a,當年移植的苗木需要格外注意,一旦發(fā)現(xiàn)樹葉變黃或者缺水,就要及時進行灌溉。
生長季節(jié)栽植時,應采取以下措施,加大管護力度。一是葉片噴水。苗木移植后,需要采用噴霧器對其葉片及時進行噴水,一般早晚各噴灑一次,10:00前和18:00后為最佳噴灑時期[4]。二是清理雜草。為了使新移植的苗木有足夠的養(yǎng)分,需要及時除草,防止雜草的生長阻礙苗木正常生長。三是應用樹木輸液技術,一方面為了使新移植的苗木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另一方面增強其抗病害蟲能力。在使用輸液技術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需要注意幼苗的大小,當苗木胸徑不足5 cm時,不得使用該技術。二是輸液周期應保持在3個月以上。三是輸液后注孔要用傷口愈合劑或泥土堵實。四是病害蟲防治。病蟲害是油松苗木移植后所面臨的一個關鍵性問題,由于新移植苗木的抵抗力較差,因此極易受到病害蟲的侵襲,一旦不能及時采取有效對策,那么苗木將會枯萎、死亡。為此,林農需要定期給苗木打藥,并在此過程中對每棵樹木進行仔細檢查,加強養(yǎng)護,以達到提高樹木抗性、避免病蟲害侵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