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麗
(牡丹江市人民公園,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單位(包括機關、事業(yè)、大型企業(yè)、部隊)的園林綠地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單位的園林綠地不僅能夠為工作人員創(chuàng)造良好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使其工作時間得到放松和精神享受,也給外來訪客留下美好印象,提高單位的知名度和榮譽度,同時,對于綠化美化市容、維持生態(tài)平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與其他類型綠地相比,機關事業(yè)單位綠地規(guī)模小、較分散,其園林綠化需要突出特色及個性化。這些單位常位于街道旁,其建筑物又是街道景觀的組成部分,因此,園林綠化要結合文明城市、園林城市、生態(tài)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創(chuàng)建工作,結合城市建設和改造,逐步實施“拆墻透綠”工程,拆除沿街同墻或用透花墻、欄桿墻代替,使單位綠地與街道綠地相互融合、滲透、補充、和諧統(tǒng)一。
1.1.1 一般單位綠地。一般機關單位綠地重點為入口處和辦公樓前,綠化面積一般在5 000 m2以下,在綠地設計中應注意把綠地的實用性與裝飾性結合起來,既可采取封閉型綠地布置方式,又可結合休息設施設計成開放式綠地形式。在封閉型綠地中,綠地本身可以是等高的,也可以處理成微地形起伏,增加一些變化。開放式綠地中的休息設施要少而精,綠地以不對稱的規(guī)則式為主,如有標高變化,可采用錯臺形式,結合花池、欄桿、座凳等使臺階變化錯落有致。
1.1.2 大型單位綠地。除大門入口處和主辦公樓前進行綠化外,還有較大面積的集中綠地及各辦公樓間和附屬用房旁的綠地。綠化面積一般在5 000 m2以上。這種大型機關單位的主辦公樓前綠地,一般采用規(guī)則式布局,通過綠化裝飾和襯托主建筑物或者樓前廣場設立的噴泉、雕塑、組合式花池等,因此,植物種植效果要給人以簡潔、色彩明快的感覺。
1.1.3 部隊單位綠地。部隊機關單位綠化類似于大型機關單位的綠化,但也有其特殊的方面,如部隊機關單位大部分有訓練場地或活動場地(籃球場)等,這些場地的周圍應種植高大挺拔的喬本,以起到遮陰及防風固沙的作用。種植形式可以是成排成行的帶狀種植,在無人活動的地段可以與花灌木間種。
單位園林綠地建設是城市普遍綠化的基礎之一,對保護城市環(huán)境、改善城市面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是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單位園林綠地除具有其他綠地所共有的功能外,還具有特殊作用。
由于單位類別不同、大小不同,從其占地面積到主體建筑物的體量各不相同,因此,其綠化形式和綠化投入各不相同。但是,不管是哪一類單位,都應遵循以下原則。
1.3.1 綠化為主,突出重點。單位的庭院應以綠化為主,這不僅增加了城市的綠地覆蓋率,而且使機關單位內部處處充滿生機,使人們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免受塵土飛揚的侵襲,仿佛置身于花園之中。同時,用綠化襯托、裝飾主體建筑物,遮擋不美觀場所。因此,單位不論是綠地率還是綠地覆蓋率都應高于城市綠地指標。
1.3.2 為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室外休息與活動環(huán)境。良好的室外環(huán)境散發(fā)出清香的氣息,使人仿佛置身于花園之中,這樣能很快消除疲勞,精神振奮、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因此,在機關等單位進行綠化時,要在樹立本單位形象的基礎上,盡可能滿足工作人員對室外環(huán)境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在工作人員集中活動的地方,開辟小型活動場地,周圍用鮮花、樹木裝飾。為保證環(huán)境的清潔,改硬質地面為嵌草路面。
1.3.3 布局合理,聯(lián)成系統(tǒng)。占地面積較大的單位,園林綠地設計應納入單位的總體規(guī)劃。運用一般與重點相結合以及點、線、面相結合的布局方法,使各部分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提高美觀性和實用價值。
單位綠化應在總體設計原則的指導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綠地率,并細致地做好各部位的綠化設計。不論綠化面積大小,機關單位主要包括入口處綠地、辦公樓前綠地、附屬建筑旁綠地、較集中的庭院休息綠地和道路綠地等。
大門是單位形象的縮影,入口處也是單位綠化的重點之一。在入口軸線對景位置可設計成花壇、噴泉、假山、雕塑和樹叢等。大門外兩側綠地,應由規(guī)則式過渡到自然式,并與道路綠地中人行道綠化帶相結合。入口處及臨街的圍墻要通透,也可用攀援植物進行綠化[1]。
辦公樓綠地可分為樓前裝飾性綠地、辦公樓入口處綠地及樓周圍基礎綠地。根據(jù)空間與場地大小,大門入口至辦公樓前往往規(guī)劃成廣場,供人流交通集散和停車綠地位于廣場兩側。若空間較大,也可在樓前設置裝飾性綠地,兩側為集散和停車廣場。辦公樓前綠地以規(guī)則式、封閉型為主,對辦公樓及空間起裝飾、襯托、美化作用;以草坪鋪底,綠籬圍邊,點綴常綠樹和花灌木,或設計為模紋圖案,富有裝飾效果。辦公樓前廣場兩側綠地,視場地大小而定,場地小宜設計成封閉型綠地,起綠化、美化作用,場地可建成開放型綠地,兼休息功能。辦公樓入口處綠地一般結合臺階,設花臺或花壇,用球形或尖塔形的常綠樹或耐修剪的花灌木,對植于入口兩側。綠化設計應簡潔明快,綠籬同邊,草坪鋪底,栽植常綠樹與花灌木,低矮、開敞、整齊、富有裝飾性。在建筑物的背陰面要選擇耐陰植物。為保證室內通風采光,高大喬木可栽植在距建筑物5 m之外,為防日曬,也可在建筑兩山墻處結合行道樹栽植高大喬木。
若單位內有較大面積的綠地,其綠化設計可以庭園方式出現(xiàn),在庭園設計中要遵循園林造園手法,并結合本機關單位的性質和功能進行立意構思,使其庭園富有個性化。園內以綠化為主,結合設計主題放置簡單的水池、雕塑,增強視覺、聽覺效果,并結合安排道路、廣場、休息設施等,以滿足人們的散步與休息活動之用。庭院綠地是單位內一處較大且集中的綠地,對改善機關內部的環(huán)境條件起到很大作用,同時其也是職工及來賓的室外休息、活動場所。設計時,需做到立意構思新穎,體現(xiàn)時代氣息和地方特色;功能全但不雜亂;植物選擇要有地方特點,植物配置錯落有致、層次分明、色彩豐富??傊ㄟ^綠地設計為職工和客人提供優(yōu)雅、清新、整齊的工作、休息環(huán)境。單位庭園綠化時,如有條件可開辟籃球、羽毛球的活動場地,場地周圍可種植高大喬木以供遮陰,同時要與庭園綠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庭園空間。
庭園設計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入口綠化設計。入口應設在方便工作人員出入的地方、數(shù)量兩三個,入口的位置應適當放寬道路或設小型集散廣場,入口標志設計要新穎、簡潔、靈活,要與園內內容與形式相吻合,內設花壇、假山石、景墻、雕塑和植物等作對景使入口處特點明顯,且不同的入口簡繁不一,避免雷同。二是場地設計。場地主要分為活動場地和休息場地兩部分,場地之間可利用植物、道路、地形等分隔?;顒訄龅刂锌煞胖靡恍┖喴谆顒悠餍担蚪Y合籃球等場地使用,地面要求平整,場地周邊可設置一些座椅以供休息,在休息設施旁可種植一些高大喬木以供遮陰。休息場地中可設置一些亭、廊、花架、圓桌和圓椅等設施,場地可設計成帶圖案地面,或卵石、嵌草路面,以增強觀賞性。場地周圍的植物種植要有藝術性,充分體現(xiàn)出植物色彩變化、體形之美、組合之美。三是園路設計。由于單位內的庭園占地面積相對較小,游人少,園內主路寬度為1.5~2.0 m即可,小路寬度1.2 m左右,根據(jù)景觀要求,園路寬窄可稍作變化,園路的走向、彎曲、轉折、起伏應隨著地形設計,要自然流暢,不要出現(xiàn)死角。通常園路也是綠地排除雨水的渠道。四是園林建筑與設施。用林建筑和設施也是庭園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應注意由于綠化面積不大,園林建筑和設施的數(shù)量不宜過多,體量不宜過大。園林建筑與設施包括亭、廊、花架、花壇、水池、噴泉、雕塑、景墻、欄桿和桌椅等。這些建筑和設置可結合庭園綠化的需要有選擇地使用,使之與環(huán)境有機地組成園林景觀。
單位綠化存在雜物堆放處及圍墻邊的處理問題。雜物堆放處主要是食堂、鍋爐房附近,這些地方的綠地應注意對不美觀處進行遮擋,一般用常綠喬木、高籬、蔓性灌木組成較密的植物帶,以阻擋人們的視線,可用的植物有圓柏、側柏、大葉黃楊、薔薇等[2]。圍墻邊可種植喬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分層種植,形成綠化帶,以起衛(wèi)生防護及美化作用。
道路綠化也是機關單位綠化設計的重點之一,其貫穿于機關單位各組成部分之間,起既聯(lián)系又分隔的作用。根據(jù)道路分布的實際情況,道路綠化可采用行道樹種植及綠化帶種植方式。采用行道樹種植形式時,植物一般以具有良好觀賞性、分枝點較低的喬術為主,種植時應注意其株距可小于城市道路的行道樹種植的株距,一般在3.0 m左右,同時要處理好行道樹與管線之間的距離。行道樹的種類不宜繁雜,以兩三種為宜。